双学位党

2015-10-16 13:02王思远
大学生 2015年19期
关键词:双学位辅修华中科技大学

王思远

7月29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翻译13级侯广鑫把新买的五本工商管理双学位专业书放上书架,准备开始新一轮奋斗。从8月2日起,他要在8月31日开学前修完财政与税收、宏观经济学、财务报表分析、市场营销学和组织行为学五门课程。一门课差不多连续上五天,第六天考试,再开始下一门课。因时间紧迫,整个暑假侯广鑫都没回家,担心一放松就难以适应白天上课、晚上复习,完全没有周末的假期补课生活。

侯广鑫还算幸运,毕竟他在本校上课,他所在的班上有选修武大双学位的同学,每次上课还要额外多花两个小时在路上。他的同学,华科大学记者团李晗静说,每个周日下午武汉大学新闻学双学位课程结束后,自己就从困倦的状态中切换一个频道,开启“战斗模式”。碰上阴雨天,冷风吹得大街上人际寥落,但光谷地铁站里的氛围却热情不减。她被裹挟在四面八方涌来的人潮中一步一步地挪出地铁口后,迅速踏进雨幕中。因为担心公交堵车,无法赶上当晚华中科技大学学校记者团的例会,她总是绕道地铁站,一路连走带跑。

一室友说,李晗静每个周末都过得极为相似:早上六点多出寝室,周六晚上七八点回来准备第二天的例会,周日通常是晚上九点以后,有时过了十点才会出现,一回来就瘫在床上。华中科技大学翻译系课程压力够大了,但她还担任记者团的总编,又选修武大的双学位,在室友的眼中,李晗静简直是铁打的。但李晗静却觉得,自己和普通的“双学位党”没什么区别,都是在为心中一点小小的执念奋力坚持着,不同的是这份执念的来源,有的是兴趣的诱惑,有的是实现跨专业就业的动力,还有的是对武装自己的渴盼。

早上七点半,一辆340公交车缓缓驶入八一路珞珈山隧道,水泄不通的车厢立刻躁动起来。李晗静努力站起来,想找一条通路,旁边一位男生见状立刻劝止,说:“不用急,大家都在武大下。”果然,几分钟后,车厢仅剩下六人,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在窄小的校门口排起了长龙。

李晗静的闺蜜,哲学12级的邵雪,一年前便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双学位大军。以前看到她通过微信诉说睡眠不足、没有周末和假期,学习任务重的辛酸时,李晗静总要连打一串偷笑的表情,但现在,她也尝到了个中滋味。

选修原因:双线并行和统筹兼顾

侯广鑫提到的跨学校修读双学位的情况是武汉特色的七校联合办学,这给了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每年11月左右,报双学位成了同学间的热门话题。

1999年,武汉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签订协议,成立为期七年的“七校联合办学”联盟(简称“七校联办”),规定七校大学生可以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七校联办已完成两轮办学,2015年1月9日,七所高校联合办学签字仪式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新一轮七校联办也随之启动。16年来,七校联办开办的专业由25个增至50多个,参加该项目的学生人数由每年1300多人增至5000多人。据武汉大学公布的数据,2013级本科生共计7478人,其中1373人参加了2014年双学位报名,相当于每5.4人中就有1人报名。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但从人才的培养角度讲,高校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尽可能地为学生发展打下前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训练基础,就要吸纳其他高校的优势”。原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袁新平是七校联合办学模式早期参与者,在他看来,高校间互取所长,就能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培养更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2014年武大辅修专业报名人气榜上,金融学以225张申请单遥遥领先,新闻学、法学也颇有人气;华科英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华师心理学、中南财大会计学等专业也是七校学生报名辅修的热门。另外,中国地大的中国地球科学和环境资源领域、华中农大的生物誉满全国,也有不少选修者。

获七校联办双学位证书的条件是要修满50个学分,修满25个学分的同学可以获得辅修证书,跨校辅修每学分收费统一为100元,校内跨专业辅修为80元/学分,考试不通过,每门课还要缴纳100元/学分的补考费。

七校联办给武汉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跨校奔波需要大量时间,课程密度高、压力大等问题也让不少同学觉得很累。邵雪选修的双学位承载了她对改善就业情况的期待。这个每次谈及未来规划,都忍不住说“都这个专业了,还有啥未来啊”的开朗女孩,在选修了武汉大学的法学双学位后,目标一点点地明晰:跨专业考法学研究生,并以此为就业方向。邵雪放弃哲学专业方向的就业,想法简单单纯,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双学位,但更多“双学位党”想依靠双学位的文凭或所学知识提升竞争力,采取“双线并行”“统筹兼顾”的做法。

李晗静的同班同学侯广鑫便是如此。考虑到语言只能作为工具,就业方向不明确,竞争力不强,他修读了本校工商管理的双学位,却从未打算放松本专业的学习。他认为,走上工作岗位英语能成为他的竞争优势。尽管有时为了双学位考试没能完成本专业的作业,或为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翘掉双学位的课,他依然尽力地平衡着两个专业,并以此为乐。

侯广鑫记得,开学的一次课上,班主任和班上选修双学位的同学们聊选修的原因,李晗静讲的理由是最复杂,又是最简单的,“有的想跨专业考研,以双学位为就业方向;有的想用双学位的知识辅助本专业的就业。只有李晗静,觉得双学位既是转行的潜在可能,又是辅助本专业的工具,最后她说,也许这些用场都派不上,可她就是喜欢,想了解。”侯广鑫说。

入学之初,李晗静邂逅了新闻,顺着惯性,她的喜爱一点点加深,直至不系统学些专业知识就不甘心。咨询老师、学长学姐,几乎没人支持李晗静的想法,有的人认为新闻学专业性不强,对就业帮助不大;有的人说她已积累了实际操作经验,浪费本专业的时间得不偿失;也有人担心她忙不过来,太累……最后,一位大她两级的学姐坚定了她的想法:“也许尝试后会后悔,但不尝试肯定会后悔,喜欢就去吧。”这句话让李晗静成了班上唯一跨校选修双学位的同学。

那天,李晗静的班主任看着这个常因采访或编稿不能按时参加班级活动的女孩,忍俊不禁地笑着说:“真想看看你能坚持多久。”班上同学也跟着笑,在他们的印象中,李晗静喜欢折腾。到底能坚持多久呢?李晗静说,她自己也很想知道。

坚持着坚持着就过来了

上午11:30,老师在结束了有关新闻事业的讲授后,立刻开始新一章的内容。李晗静注意到,一百多名学生中坚持抬头看投影的寥寥数人。旁边的女生一直盯着手机屏幕,前排的女生埋头赶作业,坐在她后面的男生早已按捺不住,偷偷离开教室去买盒饭。

“上午下午同一门课,太累了,我常常一下午都听不进去老师讲的内容,只好不停地玩手机,有时把手机都玩没电了。”李晗静的朋友闫雨朦说,虽然在报名本校金融双学位之前也认真考虑过可能遇到的困难,但长期一周连续七天早起的生活,很快便让她的斗志有所削减。“唯一的好处是不需出校门,一下课就回寝室休息,不然体能真的要到极限。”

这样的“极限”,李晗静和邵雪却要时常挑战。

2015年清明节武汉下起了暴雨,水一直没到大腿,李晗静犹豫了一晚上,第二天还是穿着拖鞋和短裤去武汉大学参加双学位的补课。“这次不去,以后碰到类似情况也会有理由不去,慢慢翘课就太多了。”李晗静说。邵雪曾有一次强忍身体不适赶到武大,在回来的公交车上脸色苍白,不得不请求陌生人让座。除了奔波,睡眠不足也困扰着“双学位党”们。侯广鑫说,自己有一棵用来睡觉的树。有一天中午,侯广鑫实在是太困了,教室里吵得很,睡不着。他起身向图书馆走去,一路上感觉自己随时要栽倒,到了图书馆,身边又有同学不停地走动,他只好走出图书馆。“在图书馆附近看到一棵树,站在那儿抱着它睡着了,睡得太舒服了。”(面对记者的诧异,侯广鑫连忙说:“千真万确。”)后来,每天中午侯广鑫都会去找那棵树。在他眼里,这样的经历虽辛苦却更有趣。

已连上三个学期的双学位,体力对昭雪来说不再算考验,撑撑忍忍就过去了。但有些问题,单纯的忍是不够的,还要拼,她指的是双学位结课考试撞上期中考试周。

武汉大学的双学位考试如果挂科,只能来年重考,还要缴纳每学分100元的补考费,而本校考试的结果会直接计入期末加权成绩,影响奖学金评定和保研,同样不容忽视。临考前一周,邵雪时常在上课和躺在床上时思考怎样安排复习时间更合理。因为哲学和法学两个专业要记的内容都很多,且比较艰深,不光要时间,还要状态。担心第二天复习的状态不好,只要还看得下书,邵雪总不愿轻易结束一天的学习,时常过了夜里十二点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李晗静则习惯于在备考阶段随身带着双学位课本,上公选课时,等人时,甚至上专业课的课间,她都随时拿出来看。

2014~2015年第二学期双学位结课考试时,李晗静上呼吸道感染,连续几天咳嗽不止,考完试在床上躺了两天。她说,那时的自己满心的轻松,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一般。冒雨上课、带病上课、双学位学习遇到困难、本专业学习出现问题……这些瞬间都让她动过放弃的念头,但躺下休息时,满心都是正能量的想法——很多事情,坚持着坚持着就过来了。记者问卷调查了82名华中科技大学选修双学位的同学,其中,对选修双学位后的生活“很满意”和“决定坚持”的人数比率为95.13%,而“不太满意”和“特别后悔”的人数仅4人,占4.87%。

舍弃和统筹

中午12:45,空气中氤氲着咖啡的香气,坐在李晗静身边的一个女生,皱着眉头咽下了一口,继续在刚刚做完的英语卷子上圈点勾画。喝咖啡,为的是让自己一直保持兴奋的状态,不然下午就顶不住了。李晗静看到,大部分同学都枕着书本睡了,还有一些同学趴在桌上看手机。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13级的杨馨和李晗静同在一间教室上课,她属于“顶不住”的那些人。下午三点左右,趴在桌上睡得昏昏沉沉的她总会选择提前离开,下一次课再补笔记。杨馨坦言,下午总是状态很差,老师讲课有些无聊听不进去,觉得还不如提前回去,说不定学习效率会高些。虽然回寝室后她通常是休息,但下一次课她还是忍不住提前离开。李晗静说,她能理解杨馨提到的感觉,单纯的坚持还不是最困难的,难的是坚持的同时要舍弃,却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值得的。

在周日下午的双学位课堂上,李晗静常常是“分裂”的,因为要和记者团各个部长沟通,整理晚上例会要用的选题,一手记笔记一手拿着手机打字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下午过后,她的脑子一片混乱,仿佛同时想了很多件事,却一时什么都记不起来。偶尔来不及吃晚饭就匆匆赶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中心,努力调匀呼吸后直接报选题的经历,也让她一心疲惫。李晗静说,她曾产生过中止双学位或退出记者团的想法,最后没做出取舍,“总觉得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中途消失了,另一个存在的必要也就不大了,但同时放弃两个,与热爱的事物彻底断了牵系,我舍不得。”李晗静最终选择再放弃一部分休息时间,尽可能协调好这两件事。

这样的放弃,邵雪再熟悉不过。

曾经的她很喜欢找各种理由丰富自己的生活,同学来武汉、看电影、逛街、聚餐,这些小变化都会让她感到开心,她曾计划利用国庆节仅有的三天假期到寺庙体验生活,加入双学位大军后,她时常提醒自己,“这些活动,能不去就不去。”

邵雪大三下学期的生活被跨专业考研的决定滤得单纯:没课的早上七点一刻起床,去自习室待一上午,下午和晚上继续按学习计划进行,自习结束后去操场跑步,她试着享受这样的规律而充实的生活。华中科技大学法学13级的张晗则认为,仅仅牺牲休息时间就能协调的矛盾并不算大问题,她曾因双学位和本专业学习的冲突纠结了近两个月,回首那段日子,仍觉得几乎没有开心的瞬间。

为了拓宽发展道路,张晗选修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的双学位,才上了一两周课,她就感觉生活节奏被完全打乱了。

她的两个室友学习特别认真,中午从不午睡,一直自习到晚上十点以后。因周末连续上课,张晗希望能利用没课的时间补觉,但耳边间或传来翻书或写字声让她无法安心入睡。她本可利用的时间就不多,双学位的内容又有很多没搞懂,一想到这些她就睡又睡不着,起又起不来。张晗说,一位学姐曾遭遇一模一样的情况,最后因担心“两边都没弄好”放弃了双学位,但她觉得中断太可惜。在一次次的纠结中,张晗慢慢学会了把握生活节奏。现在她会把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一件件地详细罗列,去自习室一一心无旁骛地完成。在努力调整后,她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变高了,逐渐学会了管理和规划。

李晗静也在对双学位的付出中有了自己的收获,尽管她一直说协调得并不好,但利用暑假在报社实习的她发现,繁重的任务和突发的状况,已很少能使她慌乱。

猜你喜欢
双学位辅修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二)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一)
地方高校双学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记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欧阳康
我国大学本科双学位教育政策研究
《营销礼仪》课程构建实训主导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为例
京津冀地区外语辅修专业及辅修二学位现状研究和发展建议
中原工学院双学位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