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生命线上的滇交行

2015-10-16 01:56高占鹏
时代金融 2015年28期
关键词:滇缅公路交通银行滇西

高占鹏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滇系的蔡锷、唐继尧、李烈钧、龙云等都是雄据西南的实力派,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势力都很难进入云南。抗战前的云南,只有殖边银行、个碧铁路银行、劝业银行等5家地方银行,主力军是本土的富滇银行(1932年倒闭后重新组建“富滇新银行”)和法资背景的东方汇理、中法实业等银行(《云南省志》第十三卷,第152页)。

全面抗战爆发后,全国政治、经济、金融形势突变,西南、西北地区骤然成为战略大后方和根据地,西部金融网络的建设成为国民政府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财政部多次督促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行从速完成西部金融网建设(《交通银行史第三卷》,第38-40页)。在全民抗战的旗帜下,中央和地方背景的银行得以纷纷入滇。1937年12月,中央银行昆明分行率先开业,1938年先后有中国农民银行、金城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美丰银行、重庆商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在昆成立分支机构。

据史料载,1937年抗战前的昆明仅有17万城市人口,全面抗战爆发后,昆明成为大后方,人口迅猛增长,到1939年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到40万人,开始了战时的畸型繁荣时期。1938年,交通银行总管理处派粤行经理温万庆赴昆明,筹备设立交通银行昆明分行。1939年2月22日,交通银行昆明分行在金碧路416-418号正式开业(地点现为省建行大楼),简称滇行或滇交行,由总处直辖,原津行经理徐柏园任经理(徐离开滇行后升任四联总处秘书长)。抗战时期滇交行的职员,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山东、天津等沦陷区撤出的交行老职员。南京陷落后,京行西迁,全部存款及部分资产并入了滇行(《交通银行史料》第一卷第139页),故而滇交行的业务规模上升很快,开业第一年(1939年)存款就达到1434万元,而本土最大的银行富滇新银行1938年底时存款也仅有1560万元。至1944年底,滇交行存款余额达到13亿元,占全国交行存款的1/8强,成为云南当地实力雄厚的银行。

1939年至1941年,交行在全国新设了73家分支机构,而云南仅有昆明分行1家机构。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随着中国沿海地区相继陷落和越南被日军占领,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作为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变得空前繁忙。围绕这条中国联系海外的唯一大通道,为服务抗战的国家战略,交行加快了腾冲-昆明-重庆沿线分支机构的布局。

保山作为滇西交通要道和中国远征军司令部驻地,也呈现战时的畸形繁荣状态。1942年3月10日,交通银行保山办事处成立,成为滇交行最早设立的分支机构。然而仅仅不到两个月,日军占领滇西的芒市、腾冲、龙陵三镇,并于5月4日派出50多架飞机对保山进行了狂轰烂炸,严重威胁着昆明和重庆,同日,交行保山办事处不得已紧急撤销。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开始了滇西大反攻。9月14日攻克腾冲,远征军与盟军阵亡9000多人,全歼日军8000多人,腾冲成为全国沦陷区第一个光复的县城,“腾冲城内不仅找不出几片好瓦,连青的树叶也一片无存”,每一寸土地,都是浴血搏斗得来,这是名副其实的焦土抗战,经过大战后的腾冲城已变成一片废墟。1945年1月20日,远征军攻克边境小镇畹町,滇西各镇全部光复,日军被逐出西南国门(何光文,《试论滇西抗战》,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第1期)。在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之时,保山办事处在1945年1月即复业,3个月后,在一片瓦砾堆上,腾冲办事处开业,交行分支机构第一次开到了西南边陲的国门。滇西抗战悲壮惨烈,气壮山河,而交行人携手共赴国难,冲到第一线做好金融服务,亦让后人可钦可敬,可歌可泣。

民国时期,滇交行陆续设立过14个分支机构,全部都在抗战期间成立,全部都分布在腾冲-昆明-重庆这条抗战生命线上, 滇西依次设有腾冲办事处、保山办事处、下关办事处(其中,1945年在滇缅路上的另一个重镇楚雄曾经筹备过开设办事处,抗战胜利后交行机构回迁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楚雄办事处未开业),滇中依次设有昆明分行、昆明城中办事处、黑龙潭简易储蓄所、宜良办事处、宜良凤鸣村办事处,滇东依次设有陆良办事处、沾益办事处、曲靖办事处、罗平办事处、盘县办事处(盘县属贵州省,但该办事处为滇交行管辖)。自滇西南往滇东北,滇交行的14家机构一字铺开,通过贵州通往陪都重庆,一路为抗战提供金融服务。1945年4月,交行在全国共有159个分支机构,其中滇行管辖14家,仅次于渝行(重庆)、闽行(福建)、秦行(陕西,《交通银行史》第三卷,第55-56页)。1945年9月抗战胜利,滇交行共有职员134人,为人员最多之时(《云南省志》第十三卷,第152页)。

早在滇行成立之前的1938年10月,交行便已在昆明成立了一个特殊的机构——设计处,这个机构与交行总管理处的三部二局平行,旨在支持抗战大后方的交通、工矿、实业的发展。设计处及后来开业的滇交行,联合云南省政府及其他银行,参股和投资设立了云南水泥厂、裕滇纺织公司、云丰造纸公司、中国电力制钢厂等12家实体企业,原始投资额1396万元,随后不断增资,加上法币贬值,至1948年资本重估,滇交行的投资额已达35930万元,这些企业的成立,对云南建立现代工商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省志》第十三卷,第155页)。

水泥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在战时更为重要,云南水泥厂为滇省第一家水泥厂,1939年成立之时,资本金60万元,交行投资占10%,该厂的建成,为抗战时期交通、城市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建材保障。裕滇纺织公司由云南省政府、中行、交行三家合办,创始人为缪云台、贝淞荪和钱新之三人,公司成立于1940年,股本400万股,交行占20%股份,交行董事长钱新之兼任公司的常务董事,而云南省政府没有资金,其所占的50%的股份,实由中、行两行代垫。战时的云南,纱布、大米和锡被称为“实物货币”,裕滇纺织公司建成后,生产供不应求,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和民生物资,成为抗战时期云南重要的纺织企业。云丰造纸公司成立于1941年,由缪云台、钱新之和杜月笙等人发起创建,初始股本120万元,交行投资25万元,占21%,钱新之兼任该公司董事,公司生产的纸张,成为文化、教育、新闻等机构用纸的主要来源,解决了由于日军封锁造成的大后方纸荒问题。

当然,作为民国时期四大银行之一的交通银行,对国民政府的抗战、云南经济民生事业建设的支持不仅仅是投资或参股,更重要的是放款业务的支持,尤以支持滇缅战略大通道建设最为典型。

1938年1月,滇缅公路总工程处成立,随着战局的发展,滇缅公路的建设进展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经过20万云南民工的艰苦努力,8月,全长963公里的滇缅公路勉强修通。在应急通车的同时,边修路边通车,加上日军轰炸,道路不时需要重修。滇缅公路修建困难重重,除高山大河自然环境、纯人力手工劳作外,更大的问题是缺钱。1939-1941年,滇交行先后8次通过抵押放款、拨款垫款、透支、展期等方式,向滇缅公路提供了495万元的资金支持,保证了这条倍受国际国内关注的滇缅公路不因资金短缺而停工。1942年日军攻占滇西腾冲等三镇后,滇缅公路中断,另一条抗战生命线“驼峰航线”开辟,滇交行继续围绕国家战略,全力支持抗战,1945年,为支持航空转运业务,滇交行向战时运输管理局透支5000万元,随后又透支1000万元,支持昆明和通往重庆的滇东曲靖、陆良等地,建设输油管线和油池,全力保障抗战战略物资的运输(《云南省志》第十三卷,第153页)。

1938年12月,滇缅铁路工程局成立,铁路修筑工程全面开工,1940年6-7月日军战领越南,切断了滇越铁路,也切断了滇缅铁路工程的施工材料供应线,工程被迫停工,直至1941年工程才得以重新开工。对这条抗战物资大通道的建设,包括交行在内的各大银行全力支持,滇缅铁路工程局于1940年向各大银行借款500万元,交行承担了80万元;1941年滇缅铁路工程局再次向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借款600万元,四联总处审核后认为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又增加了1500万元。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修筑滇缅铁路失去了支持抗战的战略意义,工程最终未能建成(《交通银行史》第三卷,第123-124页)。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沿海地区及海上交通恢复,滇缅公路的战略重要性不再如战时,云南从战时繁荣状态回归常态,银行业务也大量萎缩,分支机构纷纷裁撤。除昆明分行、曲靖办事处、昆明城中办事处、沾益办事处外,滇交行的其他机构在1945-1946年基本都已裁撤,这一时期滇交行因抗战起而兴、因抗战终而衰,完全与国家之命运息息相关,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令人感叹唏嘘。

光阴飞逝,转眼已是2015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回望历史,百年交行曾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滇交行也在那段特殊的时期,书写了一段特殊的抗日救亡金融史。铭记历史,缅怀前辈,作为新一代的交行人,更应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和民族,同心共铸“中国梦”的交行新篇章。

猜你喜欢
滇缅公路交通银行滇西
弘扬滇缅公路文化 助推区域旅游发展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
走进大美滇西·探寻红色印迹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滇缅公路的历史功绩及时代价值
二战时期英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演变历程钩沉
交通银行
助推滇西乡村幼儿教育事业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