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铭
(成都理工大学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创新鄂伦春戏曲建设为民族团结做出更大贡献
于 铭
(成都理工大学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发展史上都有着不可抹灭的贡献。鄂伦春族民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有着自己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论述了如何建设好鄂伦春民族戏曲,并发扬广大,实现民族团结和伟大的中国梦。
鄂伦春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较少民族,历史上生活在地域偏远的中国北方原始森林中,主要靠狩猎、打鱼、伐木、放排为生,戏曲的表现方式主要是民间说唱和舞蹈,即兴填词,随编随唱。鄂伦春民族信封的主要是萨满教,宗教的祭祀仪式活动对早期戏曲的萌生和促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鄂伦春民族戏曲大部分处于剧种建设阶段,但他们正以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唏嘘。任何事物都需要逐步的发展和壮大起来的,鄂伦春民族戏曲也不例外,很多仁人志士在学习汉文化后,为本民族戏曲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清新的活力,使鄂伦春民族戏曲文化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气象。但鄂伦春的民族戏曲也和许多的民族戏一样,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其生存状态都不被看好。文艺工作者们都在思考着,怎样才能在保留这些民族戏曲特色的同时,力求加入一些新的舞台元素和表现形式,在传统与革新中寻找平衡点,让传统的艺术瑰宝发出勃勃生机。
鄂伦春民族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在长期的狩猎生产生活中,鄂伦春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近些年来,一大批优秀的鄂伦春曲艺作品被挖掘整理出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久居城市的人们,正是通过《鄂伦春小唱》这首歌,才知道遥远的兴安岭,了解到兴安岭上这个少数民族鄂伦春。大型民族舞台剧《勇敢的鄂伦春》是鄂伦春自治旗精心打造的一台民族舞台剧,它以鄂伦春民族原始狩猎生活场景为主线,通过现代艺术手段展示森林狩猎民族的特色文化,是一台民族风情浓郁的艺术演出。但是,鄂伦春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就连很多的鄂伦春民族的族人都不会说母语,年轻一代的鄂伦春族人有的能听懂,但不会说,有的连听也听不懂。为此,我们要从基础环节抓起,加大挖掘和保护力度,创造更好的氛围和环境,使民族瑰宝得以延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的鄂伦春传统演职人员,纷纷离开民族曲艺事业,从事商业创作演出,对民族曲艺产生巨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人员断层,不仅仅是演员、研究人员,剧本创作者同样处于青黄不接中。为此,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和一些知名的戏曲学院和科研单位在学术上进行友好交流,聘请学者到实地讲学,参观鄂伦春的名胜古迹,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鄂伦春独特的民族文化。《鄂伦春小唱》这首歌的作者王肯老师说:“1956年我到鄂伦春采访鄂伦春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发现马上民族那种神奇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同田园民族很不同。民间艺术真实自然地反映民族性格和精神。”其次,要加大民族事业上的投入,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要善于运用先进的手段与传统的乌兰牧骑相结合的方式,让鄂伦春的民族艺术通过媒体、互联网广泛传播,从而让更多的人热爱鄂伦春,了解鄂伦春。
要如何继承,如何发展,才能使鄂伦春戏曲事业真正的紧跟时代的步伐,贴近百姓的生活。就要在大型的群众活动中,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和鄂伦春民族乡开发特色民俗旅游推介会,宣传鄂伦春的民族文化,加大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度。欢迎知名人士和作家深入到鄂伦春人居住的地方,和他们近距离接触,采集第一手资料,展开丰富创作空间,多创作体现鄂伦春远古文明和现代文明相融合的优秀作品,要多方尝试去探索新的演出方式,把楼里的演出搬出来,哪里有市场,就在哪里搭台开戏,变不动为流动,不但到闹市区演出,更要到到老少艰苦村屯和特大城市去演出,让好的曲目为更多的人去欣赏,变被动为主动,形式多样,使传统的艺术走出鄂伦春,走向世界的舞台。
于 铭,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表演系学生,中共成都理工大学学生会党校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播表系党支部副书记,曾在香港青年国际艺术交流节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第八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取得四川赛区流行唱法一等奖,“魅力中国”全国青少年才艺展示活动获得四川赛区流行唱法项目一等奖,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表演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