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的孩子学一阵子数学,烦了看会儿语文,累了看看电视,一晚上下来,什么东西都没学到,还常常熬到深更半夜。结果,第二天他精神疲惫,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他的学习方法很不可取,请问,我该如何引导他合理地安排学习呢?
李华
答:首先,要让孩子充分利用白天的学习时间。因为白天人的精神状态好,记忆力强,思维活跃,白天一小时的学习效率相当于夜晚的一个半小时。每天上课前,可以在头脑中先做一个简单的学习计划,制订一个小目标。然后,把学习用品准备好,对所学知识简单预习一下,上课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课。
不要只注重整段时间,不把零碎时间放在眼里。利用好零碎时间,如课前、课后、等车的时间来记忆、复习英语单词,完成一些小任务,这样就可以把大块的时间留给课外的提高练习了。
其次,要统筹安排课外学习时间,分清各项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防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ABC”时间分类法,将学习任务分为A(重要)、B(次要)、C(一般)三类。重要的事情先做,如当天的作业和课堂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次要的事情,如课外阅读或预习等,可随后处理;一般的事情,如超前自学新课文,可按照所剩时间的多少灵活掌握。如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去做什么课外补充练习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所学知识和弄懂课本内容上。但如果课下作业轻松完成,就应该多做一些提高能力、发散思维、拓展延伸的课外题。在头脑清醒、记忆力好的时段,安排记单词、背课文或做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学题;在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时段,安排难度不大但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如听英文、看小故事等,或者干脆闭目养神休息一会儿,等精力旺盛时再坐下认真学习。
另外,在学习时间安排上,有一个著名的公式:8-1>8,意思是从8小时中拿出1个小时进行体育运动、娱乐或休息,表面上只学习了7个小时,但由于精力充沛,其效率远远大于连续不断地学习8个小时。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劳逸结合”。在学习感到乏力、精力不集中、有厌倦情绪时,最好停下来休息,做一些文体活动,等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时,再做下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