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雯
你以为自黑成“单身狗”,就可以在孤单的路上自由地孤单?事实上,趁寂寞而入,更是赚钱好风口。
Part ONE 享受单身
谁说单身就一定是“狗”?
——一人食
城里人这么玩:寂寞的夜里,唯有美食不可辜负。“一人食”其实是一个视频外包团队,他们会甄选普通人的拿手菜,制作成文艺小清新式的烹饪教程视频,再发布在视频、社交平台上。最重要的是,这些菜式都用简单的食材、简单的方法制作,分量仅够一人食用,倡导“一人也要好好吃饭”——简直让广大单身族们瞬间感到温暖爆棚。
除此之外,粉丝们也可以把自己创作的餐点发布到“一人食”的公众号上,在那里寻温暖,一起从“单身狗”向“单身贵族”进阶。
边玩边赚钱:1.制作美食视频,植入广告;2.出版食谱,针对粉丝销售;3.粉丝经济,聚合“单身贵族”,销售相关产品、食材等。
Part TWO 陪聊经济
朋友,再聊十块钱吧!
—— 偶尔
城里人这么玩:人都会有心事,总需要倾吐的窗口。“偶尔”作为一款售卖时间的App,誓做倾述界的Uber。这个App上,有类似于专车司机的“氧气主”,他们基本都是一些“聊天达人”,经平台考核后,来出售自己的时间;而相当于乘客的用户需要充值,用虚拟货币“氧气币”购买自己喜欢的“氧气主”的时间,或是让“氧气主”抢单,选中后双方就可以开始聊天。
“氧气主”和用户能通过App以文字或语音交流。目前,“偶尔”已经有20万注册用户,超过10000位“氧气主”,主要是18~20岁的年轻人群。
边玩边赚钱:前30分钟试聊免费,之后便开始计费(3元人民币可兑换300氧气币)。这种服务型社交尝试的付费聊天模式,也算是对陌生社交盈利的一种新尝试。
恋人是假的,温暖是真的?
—— 虚拟恋人
城里人这么玩:网上“虚拟恋人”风靡已久,这其实是一种类似于角色扮演的陪聊。
在各大网店或者社交平台上,“虚拟恋人”商店会招募一批人,分别打上女王范儿、萌妹子、暖男……的标签,让他们作为这种款的“男女朋友”待售。
这种虚拟恋人会让用户体验一段虚拟恋情,实际提供的是叫早、道晚安、聆听烦恼抱怨、陪聊等服务项目。过程中双方不可见面,只能通过QQ、微信、短信等进行联络。交易时间一结束,“虚拟恋人”会主动切断双方联系,极力避免假戏真做。
边玩边赚钱:这种感情服务型电商很容易走向极端,需要恰当的机制来保障“不越界”,陌陌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
Part Three 脱单行动
妹子,今晚约个夜跑如何?
—— 咕咚、悦跑圈、约运动等
城里人这么玩:相亲太俗,陌陌露骨,而共同爱好却能恰到好处地拉近双方距离。城市约跑正是这样的约会好借口,有人在“约跑”中找到了生意伙伴,还有人在跑步中找到了爱情。
这类App通常都是社交LBS服务,通过地理位置识别,发现附近发布约跑信息的人,假如路线一致,便可以互加为“跑友”。不过约跑也各有各的约法:
比如下雨天也能约的咕咚“跑步盒子”。普通跑步机安装上这个智能硬件,就变成了智能跑步机,能将你的跑步数据分享到跑友圈,不出门同样约。
另外,美国的RunKeeper能自动建立运动日志,不只记录运动数据,还会对运动者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得出运动是否恰当的分析,约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边玩边赚钱:1.聚合粉丝,吸引商家投放广告;2.运动咨询,销售相关体育用品;3.销售相关硬件产品,如“跑步盒子”。
吃出来的“第二杯半价”
—— 有饭、EatWithChina(EWC)、爱私厨等
城里人这么玩:相比在线上聊天,“吃货”的友谊可能更加真实。于是“约饭”也是当下颇受追捧的陌生社交方式,近来最热门的模式就是私厨。
私厨分两类,一是到家服务,约厨师上门做菜;二是平台模式,主人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私家菜饭局,表明时间、邀请人数和参局价格,有兴趣的食客提出参局申请后,主人们挑自己喜欢的邀请到家里一起吃饭。从寂寞的角度出发,后者搭建的正是私密性较强的社交饭局。
比如美国的EatWith,它像Airbnb那样让当地居民把自己的餐桌和厨艺分享出来,为食客提供均价30~50美元之间的餐点,让在路上的人们能享用一顿地道的当地美食,并享受居家用餐的温暖。
而有饭是免费为主人和用户约饭局,但会帮主人拍照、拍视频、出书、做运营和品牌营销,把主人从“寂寞约饭人”打造成“明星厨师”。
边玩边赚钱:1.聚合粉丝,平台上的广告植入;2.约饭抽取佣金,如EatWith;3.提供增值服务赚钱,如有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