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群
摘 要:电影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反映了人类生活,同时高于人类生活。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电影电视的产生和发展给人类的文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和冲击,使全球文化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全球人类文化沟通的桥梁。中国电影在走向世界的跨文化过程中面临了需要的挑战,本文从分析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困境并且提出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电影;跨文化传播;电影艺术
电影是大众传播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人类文化传播中特殊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近些年来电影文化传播方式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人类在文化上沟通的一架桥梁。在我国的电影院线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上映,同时我们国家所拍摄的电影也逐渐走出了国门,开始在国外上映,电影文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没有国界的,电影艺术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价值是属于全人类的。然而,由于世界各地的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我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困境,其核心价值还不能被其他文化环境下的国家所接受。我国的电影业整体发展目前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需要更多走出国门向全世界去传播的机会,本文就当下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困境去分析,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1 电影艺术的本质
电影是在摄影技术的基础上加入各种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处理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化的视听艺术制品,具有艺术属性和商品属性两个特征。从艺术属性上来看,电影是一门与摄影艺术相似的艺术门类,但同时有高于摄影艺术文本,电影的制作过程需要在摄影艺术文本的基础上加入剪辑组接、声音和数字技术制作的画面等多元化的媒体元素,进而形成具有视听影响和传播价值的艺术制品。电影作品首先是艺术品,艺术品的本质是传播文化价值,所以电影的制作过程要充分考虑其艺术内涵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电影作为艺术品的同时还是一种商品,作为一种一种商业性的传媒方式,其传播活动中会形成一个繁荣的文化经济市场和规模庞大的文化传媒产业。由于艺术品在传播过程中有其自身独特性的存在,所以电影作品在上市的过程中关注其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艺术价值,其本质还是要通过艺术表现的形式向受众展示电影作品内容中蕴含的人文文化和艺术内涵。总而言之,电影是一种商业性极强的艺术作品,是一种文化经济市场中的商品,也是商品流通市场中的艺术品,电影传媒机构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艺术和商品两个属性。
2 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困境
1.受众的中西文化差异 与冲突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电影也正在走出国门,去寻求艺术价值传播的最大化,同时也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在当前我国电影在国外的受众之中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之中形成了自己极具特点的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这种文化上差异造成了电影受众在艺术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上的差异,这也是我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出现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非常多元化的,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宗教文化以及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这方方面面的文化差异表现是我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一定要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世界的文化正在加速融合在一起,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冲突和碰撞的现象会无可避免的出现,一道宏大的国际文化互动景观正在全世界民众的面前呈现。对于我国的电影传媒机构来讲,在跨文化传播自己的电影艺术作品之时要充分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与冲突性。不同的文化领域之间在存在差异性的同时也存在冲突性,具体表现为价值观念、制度规则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其中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是造成跨文化传播困境的一大原因。
2.受众中西艺术观念上的差异
电影受众文化上存在的差异必然会造成艺术观念上的差异,这种艺术观念上的差异也是造成我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困境出现的一大原因。当前,有很多影视制作人在创作有异国文化背景的影视作品时,只会按照在当国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惯有思维和价值观去理解和重构,这样的作品在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必定是不佳的,其原因就是中西方艺术观念上的差异所造成的。中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差别非常大的,中国的艺术是以天人合一、兼容并蓄为理论基础,表现形式以细腻的主观情感表达见长,是一种更加强调“意会”的写意表现形式;而西方的艺术更强调对事物本质的客观呈现,是一种更加注重写实的表现形式。中西方艺术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决定了中西方电影受众艺术观念上的极大差异,电影制作人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
3 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的对应策略
1.坚持传统,丰富内容
我国现在有许多的电影制作人为了实现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目的,没有底线的去想办法取悦外国观众,完全弃我国的文化传统于不顾,这样的做法未免有些急功近利,其结果往往也是不好的。电影作为一个文化艺术门类,首先是要传承并发展我国的人文和文化价值理念,而且传统的文化中有电影制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财富,若只是为了实现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目的一味去迎合外国受众的审美需求,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但不会帮助我国电影行业冲破跨文化传播的困境,反而会让我国的电影作品越来越没有特色。我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不仅仅只是为了更好的经济价值,还要担负起传承我大中华人文价值观念的责任,所以坚持传统的前提下寻求突破才是解决困境的正道。
在我国的电影文化市场中,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很多影视制作人急功近利的去盲目复制电影市场上影响力很大的雷同作品,尽管很多作品制作精良但是过于雷同的电影创意会让受众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这样内容乏味、创意单调的电影作品必定不会有市场,更不要说去作为跨文化传播了。电影内容包括电影制作人的创意、内涵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我国的影视制作人在电影策划过程中,要抱着更大的野心和远见去调整作品的创意思路和文化价值方向,使之从内容的角度去适应跨文化观众的需求。总而言之,我国电影要想突破当前跨文化传播的困境,要在坚持传统立足本土的基础上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并且加强作品的制作质量,从而曾强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2.开拓全球化视野,关注人类心理共性
对于现在许多的外国观众来说,他们并不是不能接受中国的电影,而是实在看不懂我们的电影,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电影没有把握住人类心理的共性。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特点决定了我们的电影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很写意,这样的作品在国内可能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但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却是很难进入外国受众的视野。作为影视制作人必须要开拓自身全球化的视野,继而用全球化的眼光去选取更多的国际性题材,尤其是关注能够反映人类共性心理的一些题材,表达人类共性心理的题材着力于反映人类共同的情感,可以引起全人类的心理共鸣。综上所述,开拓全球化视野,关注人类心理共性是帮助我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突破困境的有效手段,电影制作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调整自己创作思路。
3 结束语
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更多的影视作品去进行跨文化的传播,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电影跨文化传播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但是电影传媒结构作为电影制作人要积极的应对,中国优秀的影视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跨文化传播,中国的形象才能让更多人认识并想要加深了解。
参考文献
[1]李伊伊.“真人秀”电视节目形态的跨文化传播思考[J].华章,2014,(16):343
[2]李礼.韩国综艺节目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J].理论界,2014,(05):128-130
[3]朱宏,王丽.华语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电影文学,2014,(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