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形势下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出路探索

2015-10-14 06:42李辉梁晓倩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校训校园文化办学

李辉 梁晓倩

摘 要: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梦想的实现依托于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诉求的完成在学校。新形势下,造就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中国梦

科研项目: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教学研究项目 编号:BD20149207

1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1、校园文化的定义。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主体在管理、教学、科研、生活、生产等各领域的相互作用中所创造的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体现了全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群体意识,反映着人们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

2、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校园精神文化自身具有价值导向、规范约束、群体凝聚、心理建构、社会辐射等作用。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文化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校园文化是学生实现其社会化属性转变的重要手段;其次,校园文化是培养新时代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再次,校园文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

2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最早起源于1993年,到2013年已有300多所,在校生100多万人。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是独立学院的名片,承载着独立学院卓越的办学风格,良好的师资队伍和独特的人才培养理念等。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校园文化缺乏特色,办学理念不明确。独立学院成立之初,依托母体校园文化,虽然大部分独立学院都有明确的校训,但是却很少能反映学院特色。众所周知,天津大学校训“实事求是”,南开大学校训,“日新月异,允公允能”。校训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窗口,成为人们了解学校的便利途径。我们能从校训去感受一所高校深厚的文化内涵。但是作为新近成立的独立院校,缺少文化的积淀,校训的形成没有历史的厚重感也缺乏时代感。没有起到文化的导向作用,自然无法发挥其强大的凝聚力。

2、独立学院精神文化不够完整,大学精神缺失。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多数仅以校训的形式体现在文字资料,标语口号或者宣传图片上,而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更无法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更无法发挥文化的凝聚、教化功能。独立学院的存在本身与高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双方办学目的,出发点都不相同,所以,对校园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3、独立学院文化不够深厚,制度建设发展滞后。由于大部分独立学院办学时间不足15年,办学时间短,出于各自学院的特点在借鉴其他高校建设经验中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现在独立学院建设,部分制度建设是借鉴,部分制度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还处于探索阶段。从制度建设角度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潜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还不是很明确。存在着问题发生后,无法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导致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从学生管理角度来说,学籍管理、评优制度、考试制度、选课制度等方面在具体实施中都存在欠缺现象。

4、独立学院校园资源有限,校园文化活动单一。独立学院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虽然教育部对其基本的占地面积,师资人才有具体要求,但是因为其规模的局限性,校园资源有限性,学生活动的展开也存在一定障碍。大型校园活动的展开因为办学性质,学校自身属性和资源问题的存在,无法正常展开。这些导致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活动大部分以本校师生为主。

3 中国梦形势下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梦”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新的能量。青年学生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中国梦”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教育以及校园生活中,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并使之成为社会正能量传播新的源头。

1、用中国梦引导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注重道德教育的内省作用。作为独立院校的存在,必须有独立的校训、校徽、尝试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校歌,具备有校园特色的纪念品。这些将随着学校的发展成为历史而逐渐形成并积淀为学校不可割舍的组成部分,这些也会成为激励学校师生不断努力进步开拓进取的重要部分。

随着90后,00后时代的到来,外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下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身上出现了道德意识淡漠、信仰缺失、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攀比成性等问题。为此,独立学院在运营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导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其社会性。

2、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物质文化,打造标志性校园建筑。打造个性化校园,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标志建筑不应盲目追求占地面积和奢侈程度,要注重体现学术涵养和文化氛围以及给学生营造舒适、安静乐观向上的学习环境。供学生晨读的湖边、休闲娱乐的活动中心、开展班级活动的小会议室、可供举办大型校园活动的多功能厅、适合漫步的校园小径、给偏爱运动学生提供的干净整洁的运动场等。食堂、教学楼、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都应该具备本校特色,成为校园文化宣传的主要道具和坚实的阵地。

3、利用多元化的校园活动手段,形成有序有效的舆论阵地。校园社团建设要多而不同,校园活动方式要活而有序,校园网络平台要新而有意。要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和课外生活,让学生感同身受地融入文化的氛围中,增强其对大学校园文化的认同。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完善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需要校园的一草一木、全体师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共同凝练而成。有了科学的规划方向,有了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的定位,才能使校园文化不断发展。

4、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为梦想的实现保驾护航。良好教学秩序的运行离不开制度的制约与规范,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样离不开制度的完善。校园文化涵盖多方面内容,小到学风,大到校风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何让学生在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如何让教师没有后顾之忧潜心教学和研究,这些都需要由制度去规范。

校园制度文化的完善,一方面要制定和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形成符合自身校情的管理特色;并在发展中结合时代特色不断与时俱进,使校园规章制度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另一方面完善监管制度,切实保证制度的有效实行。

总之,中国梦形势下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梦想作指引,同时要明确前进方向,使校园具有更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成为精英的聚集地、文明的传承地,培养更多国家的栋梁,在实现兴校强校梦想的同时也要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钱晓霞.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5期:79

[2]翟瑞娟,丁东升.中国梦指引下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4年9月.

[3]杨鲜丽.独立学院文化现状及改进对策.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J].2014年10月,第五期.

[4]刘文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概论[M].2001年12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校训校园文化办学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