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霞,徐卓君
订单模式,深度合作,培养新一代职业人
高晓霞1,徐卓君2
(1.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电气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3;2.吉林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1)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米其林中国投资公司签订了相关协议,确立了学校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专业订单培养学生的长效运作机制,目前已经为企业培养了三批人才,这些学生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现在这个合作项目还在进行,为企业培养新一代职业人,不断修改合作方案。本文主要介绍校企合作的现状及米其林订单班的合作背景、目标与思路、内容与特色、组织实施与运行管理、主要成果与发展前景。
深度合作;订单培养;建设;引进;标准
我国高职教育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职业技术岗位的技能含量越来越高[1]。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需要培养一批能迅速适应、补充、调整、提高知识与技能,从而保证满足岗位变化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基本范式[2]。本文以我校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米其林订单班为例,针对该订单班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校已经为米其林培养了三批人才,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第四批学生正在学校学习中。现在这个合作项目还在进行,并且不断修改合作方案,为企业培养新一代职业人而努力[3]。
目前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多个高校的合作经历与经验,总结如下。
(一)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在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上是不同的[4],一方面,职业院校对企业方面的信息掌握得比较少,对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应具有怎样的知识和技能,相关信息并不充分,这就导致了有些企业把实习生当作了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企业主要让学生来做一些具体工作,但并未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缺乏深度合作
职业院校没有及时跟踪市场、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计划未能进行及时调整;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普遍较弱,不能真正帮助企业攻克难关;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大,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都相对比较欠缺,不太受企业欢迎[5]。还应该注意的是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尚不完善,运行机制缺乏协同[6]。
(三)缺乏实践平台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从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直接招聘过来的本科或者研究生[4],他们在实践技能上十分欠缺。职业院校软、硬件建设缺少实质性的载体,大部分校企合作未能建成有效技能培训、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实施平台。
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法国独资企业,与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进行充分的调研与沟通,在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达到了契合。2010年10月,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米其林中国投资公司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校企定向培养协议》《工厂实习协议》《投资合作协议》,确立了学校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专业订单培养学生的长效运作机制。
(一)订单培养模式
我校与企业合作,大多数采用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培养[5]是当前教育部门借鉴企业“订单生产”概念而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由企业根据岗位需求提出人才培养的数量、期限、目标、规格(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学校按企业的“订单”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所需开设的课程,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去“订单”企业工作[7]。米其林订单班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订单班受到学生的高度好评。
(二)校企深度合作
米其林订单班采用的是校企深度合作,校企之间形成积极互利的关系。一方面将校企合作的链条加长,另一方面将校企合作的面扩大,双方接触点增多,相互依赖性也增强,合作程度自然加深[8]。米其林订单班的深度合作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内容,硬件主要包括实训场地、实训器材、师资培训、订单班学生选拔四方面的准备。软件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制定。
(三)人才培养目标
米其林订单班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汽车轮胎制造业自动线及其自动化设备技术维修工,进而可发展为设备维修现场工程师、设备管理或生产管理的基层管理人才。我校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米其林订单班,培养的学生分别是维修电工和维修钳工,目标是培养新一代高素质机电维修人才,米其林也为订单班学生拓展了高层次的职业发展目标。深度合作模式下的订单班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校企融合、工学交替”,在制定和开发符合米其林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探索上,最终找到适合现阶段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模式[9]。在这个框架下,使学校、企业、学生三者最大程度地满足。
(四)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制定“2+1”联合培养模式,即第一、二学年在校培养,第三学年在企业实习。第一学年在校进行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培养[10];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在校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然后由校企共同进行包括综合测评、笔试、面试等多个环节选拔出学生进入订单培养班进行学习;选拔出来的订单学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在校进行米其林专项技能培养;第三学年进行米其林公司“师徒实习,岗位轮换”的企业培养。联合培养出充分满足“米其林”岗位要求的“米其林”职业人,把“米其林”和学校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校企共同制定《米其林班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了学生奖学金、企业实习、考核录用、法律责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依据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组织和实施教育与培养任务。企业定期对培养过程督导检查,学校向企业反馈各教学阶段的计划、进程和实施结果,并根据企业意见进行改进。经过在校的第二年学习后,按照实习协议书规定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由企业提供给学生参与实践的工作岗位,并两名学生配备一位指导教师给予轮岗实习指导,使学生达到实习计划要求。从人才培养理念到知识技能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考核内容标准、师资任教资格、教学条件保障,校企双方逐条进行深度商讨达成共识,形成具有鲜明“企业文化、企业标准”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出“高认知,高技能,高素养”的国际化高端职业人才培养模式[11]。订单班的主要运行和实施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订单班组织与实施的主要过程
图2 实训考核、学生作品及考核标准成绩单
(一)构建融入企业岗位标准的特色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
教学团队对“米其林”公司岗位任职资格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遵循“米其林”公司岗位人才需求规律,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以及适合项目教学的课程自编教材,融入企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校企专家共同制定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将企业标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教学团队的成员与企业专家一起开发米其林“订单班”系列课程特色自编教材。校企的深度合作,引进的新思路推进了专业建设,“2+1”联合培养模式开启了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新的培养模式,为其它专业建设开辟一条新路。
(二)促进课程改革和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
1.教学资源得到了开发
以自动化专业的《低压电器》这门课程为例,它与米其林订单班的《电气维修技术》的主要内容非常相似,米其林订单班学生通过上这门课后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故自动化专业把这门课的成功经验推向了全专业。目前这门课程改名为《电气维修基础》,在米其林订单班的课程上简化了相关实训,改革后的课程内容不仅重视基础知识,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通过实物让学生了解电气元件的结构和功能,本课程的重点改革部分是归纳了安全操作规程,并且总结了对电气故障如何进行查找、分析和维修的具体方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同时借鉴了米其林的考核方式,实施单独接线考核和排除故障的考核。已经成功运行了2届,改革后的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维修设备的能力。
2.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方式引进课程
以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维修基础》为例,通过这次合作,改变了机械方向教学活动偏理论的传统模式,引入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加上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有相应的理论支持的同时,对整个机械学科的主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评价体系的设计上,放弃了传统的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的形式,充分考虑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考核。具体的考核方法分五个部分:5s管理和安全操作环节;识图、绘图环节;教学设备拆装和调整环节;钳工基本技能环节;理论考试环节。通过这样的考核设计,能够更全面的衡量学生的能力素质。
(三)校企出资、自主设计,建设现代化实训基地
校企双方出资,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学校与米其林中国投资公司双方各出资200万元,共计400万元,在校内设置400平方米的专用场地,按企业的标准、企业文化合作创建米其林工程训练中心。技能实训系统服从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建造。订单班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米其林专项技能的培训。已经建立的实训基地包括:自动线技术实训室、机械装调基础技能实训室、液压技术实训室、气动技术实训室、电气维修技术实训室和实训准备室等。如图3所示。
教学团队自主设计符合教学需要的实训设备。教师团队与米其林技术人员一起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科学提炼后形成教学实训内容,对车间典型生产设备经过教学设计后形成了技能训练装置。如图4所示。团队任课教师全程完成实训装置的安装与调试,做到对实训装置了如指掌,实现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实训装置、任课教师的高度统一。实训基地严格按照企业“5S”管理运行,教学实训,技能培养准企业化运作。满足了米其林订单班学生的专项技能训练与米其林岗位技能标准零对接的要求以及米其林在职员工的技能培训需求。
图3 实训基地主要实训室
图4 按照企业岗位素质要求,联合开发电气维修高级技能训练装置
(四)校企合作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水平
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紧密融合。校企投入50万元师资培训专项经费,开展为期6个月的上海“米其林”标准、“米其林”教学方法及沈阳“米其林”专项技能培训的共10门课“米其林”订单班专任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培训,经企业考试合格后拿到聘书持证上岗,对米其林订单班学生采用项目教学法,完成“三高”职业人才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高端培养。企业技术人员也承担不少于总课时三分之一的具体教学任务。教师队伍方面真正做到了校企深度融合。
图5 “米其林订单班”学生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技术作品赠送米其林中国投资公司
(五)做强自我,提升合作订单吸引力,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订单培养”模式立足于夯实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以满足企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培养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与责任,以实现职业的飞跃。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各种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其中,获国家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9项。
[1]潘荣江.“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4(3).
[2]邓振义,王云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条件下高职专业标准的创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
[3]章颖,郑苏淮.文化传播类专业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职教论坛,2014(14).
[4]李真.“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深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1(7).
[5]陶言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展望[J].职教论坛,2013(23).
[6]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7]李良.“双三位一体”的高职软件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5).
[8]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3).
[9]卢晓春,李明惠,胡昌送.高职“能力核心+订单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5).
[10]贺丰年.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96).
[11]肖红宇.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评论,2014.
(责任编辑 王傲冰)
Cultivating New Generation of Occupation Talents through PO Training and Depth Cooperation
GAO Xiao-xia1,XU Zhuo-jun2
(1.Changchun Automobile Industry Institute, Changchun, Jilin 130013, China;2.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1, China)
Changchun Automobile Industry Institute and Michelin China Investment Company have signed relevant agreement, which defines the long-term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students cultivation for Automation and Mechatronics major by PO training, three batches of students have been trained, who have got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from Michelin. Currently, this cooperation project is still on going, training new generation occupation talents, and continuously modifying the solu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current cooperation status and the information related Michelin PO class like cooperation background, target and concept, content and unique feature,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key results and prospect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depth cooperation; purchasing order(PO)training; build; introduction; standard
G712
A
1008—6129(2015)05—0050—04
2015—09—08
高晓霞(1983—),女,内蒙古包头人,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工程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