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侯晓菊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爱玛》中女主人公形象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侯晓菊
摘要:小说《爱玛》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风格最成熟、结构最完整的一部小说。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角度,来探讨主人公爱玛的个性特征,以期能更好地了解爱玛行为背后的意义及小说的意义。
关键词:《爱玛》;女性主义;个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01-01
简•奥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是英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最为重要的女作家。奥斯汀一生只写了六部长篇小说,而且均在英美读者中广泛流传。奥斯汀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擅长描写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并且对英国女性面临的各种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所以,女性主义观点在她的小说中有着广泛的体现。
《爱玛》(Emma)写于一八一四至一八一五年间,并与一八一五年年底出版,是奥斯汀风格最成熟、结构最完整的一部小说。《爱玛》一书中体现了奥斯汀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对人物的塑造能力和对文学技巧的探索。她对人性切实精准的刻画,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敏锐观察,以及对高超的艺术手法的掌握,至今仍令我们叹服。
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女主人公爱玛•伍德豪斯(Emma Woodhouse)的性格特征,展现其反抗男权压迫,勇于融入社会的精神。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在男权社会中,男女的二元对立意味着男性代表正面价值,而女性只是被排除在中心之外的他者,只能充当证明男性存在及其价值的工具。因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女性角度出发,以女性为中心,讨论女性在家庭及社会生活中的独立、平等和自主等问题。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反对在文学话语中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父权制预设,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伴随着西方妇女解放运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注重妇女作为读者或作者在文学话语中的体验。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们认为,随着女性理解力和思考力的提升,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将得到提高。因而女性主义理论强调女性接受教育,思想独立,并积极融入社会。
(一)聪明智慧,具有出色的判断力
爱玛是一位典型的智慧女性,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在与奈特利先生就哈利特拒绝马丁求婚一事进行争论时,爱玛冷静的判断体现了她的聪明智慧。当奈特利先生洋洋得意地告诉爱玛,马丁“打算娶”哈利特为妻时,爱玛则察觉到求婚中包含着一种大男子主义居高临下的施舍的感觉,完全忽略了哈利特自由地选择婚姻的权利,爱玛回答说“他很乐于助人,不过,他能肯定哈利特有意嫁他吗?”而当得知哈利特拒绝马丁的求婚时,奈特利先生愤怒地说道“那她比我想象的还要傻。这个蠢姑娘到底要干嘛?”爱玛则回击道“男人从来就弄不明白女人为什么会拒绝男人的求婚。男人总觉得只要求婚,女人就一定会嫁给他。”这一系列的回答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了男权社会的本质,在男权社会男人可以自由选择伴侣,而女性则几乎没有这种权利。
(二)及时自勉,具有非同一般的自觉性
小说中,爱玛能客观看待及反省自己的言行,能检讨自己的过错并能及时加以改正。比如,当爱玛得知埃尔顿想追求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哈利特时,她深感愧疚,“坐下来痛苦地思索”。爱玛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犯下了错误,开始自我检讨。又如,去博克斯山游玩时,爱玛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弗兰克当众调情,并且当众讥讽贝茨小姐。事后,奈特利先生严厉地指责爱玛不应该羞辱贝茨小姐。而爱玛也意识到了自己错误,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愧疚,并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她开始检讨自己长时间以来对贝茨小姐的轻视,并决定今后与贝茨小姐平等相待,常来常往。值得称赞的是爱玛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改正。而这种知错能改的高度自觉性也是女性主义者所欣赏的品质之一。
(三)领导力强,很有权威性
爱玛是一位很有权威的女性,她在家庭和社会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在家庭及社会中的地位主要来自于她的智慧。爱玛的父亲神经脆弱,无才无智,家里家外的事都依赖着爱玛。所以爱玛从十二岁起就成为哈特费尔德庄园的真正主人,用她独特的能力管理着这个家庭。爱玛把家里打点的井井有条,成为海伯里村的社交中心,而爱玛自己也成为了海伯里村的领导级人物。这不仅颠覆了一直以来女性从属于男性的传统,而且也彰显了爱玛的权威性。
通过以上用女性主义视角对爱玛的个性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简•奥斯汀在《爱玛》中成功塑造了一位聪明智慧,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而且极具权威的女性形象。爱玛的这些个性特征也反映了她的敢于挑战男权及勇于融入社会的精神,使她成为那个时代具有女性意识的新女性。此外,在分析小说等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