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钟嵘《诗品》的悲情美

2015-10-12 12:46杨瑞
青春岁月 2015年18期
关键词:钟嵘诗品

【摘要】《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论专著,被誉为“千古论诗之祖”。它所建立的诗学和美学范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在诗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以悲为美”的美学观念,更是与作者的身世遭遇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关键词】钟嵘;《诗品》;悲情美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自觉的时代,其中钟嵘的《诗品》即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作为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专著,《诗品》建构了完整的文艺美学思想体系,而“雅”、“怨”的美学观念则是贯穿作品始终的。钟嵘何以对“雅”、“怨”这两个美学概念如此钟情?这是否与作者的悲剧身世有关?本文试图对此略作说明。

一、《诗品》“以悲为美”美学范式的建立

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专著,被称为“诗话之源”。作为我国诗论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专论五言诗的批评专著,钟嵘共品评汉迄齐梁五言诗人一百二十三人:‘上品十二人(古诗算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

《诗品》中最能体现钟嵘诗学理想的诗人是曹植。‘上品评陈思王曹植诗:“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这是钟嵘心目中的曹植,他把自己的诗学理想都寄托在这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天才人物身上。其中“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正是钟嵘诗学理想的核心。对《诗品》中各诗人、诗歌的择取以及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品评,钟嵘一贯坚持“情兼雅怨”的审美批评标准。

《诗品》是钟嵘文学才情的展现,也是他文学理想的寄托。在《诗品序》中,钟嵘指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这里钟嵘肯定了情感为诗歌创作的重要来源,人的性情受到气和物的触动,就会形成独特细腻的内心感受,再行诸舞咏便形成了诗歌。诗歌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诗人某种精神气质的升华,又是诗家情性的艺术体现,也是诗人个性禀赋的缩影。所以钟嵘在品评某位诗人的诗歌是否符合他的审美标准时,特别注重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尤其是诗歌内容情感上的“雅”与“怨”。“雅”源出《诗经》,而“怨”源出《楚辞》;“雅”代表了雅正和高品味的审美原则,而“怨”则代表了汉魏以来以悲为美的思想。

钟嵘主张诗歌“吟咏情性”,尤其以抒发怨情为主,以怨诗为美。《诗品序》曰:“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在种种人生际遇中,欢愉之情远不如哀怨之情更能震撼人的心灵。《诗品》中凡入‘上品的诗人,其情感的表达多与“哀怨”有关。如评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多哀怨”;评李陵诗“文多凄怆,怨者之流”;评汉婕妤班姬诗“辞旨清捷,怨深文绮”;评曹植诗“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评王粲诗“发愀怆之词”;评阮籍诗“《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颇多感慨之词”;评左思诗“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等。

钟嵘用如此之多的与哀怨情感有关的词语如“凄怨”、“惆怅”、“悲凉”等来品评这些诗人,这类诗人大抵经历坎坷,身世凋零,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精神压抑,性情郁积,形之于诗,则表现为一种哀怨、不得志的情绪的发泄。

钟嵘的审美重心和所推尚的情感重点是“怨”,并且“怨”大都用于品评上、中品的诗人,这是对孔子“诗可以怨”观点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怨”与“悲”相连,形成钟嵘诗歌美学的品评标准,也形成六朝特定的悲怨美学范畴。然而,钟嵘的诗歌美学尚“怨”,却并不主张撕肝裂胆、怨气冲天,而是主张“怨”情要有所节制,要符合雅正的要求。所以,“情兼雅怨”的曹植才成为他心目中的理想典范。

二、《诗品》“悲情美”形成之原因

《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论专著,被誉为“千古论诗之祖”。它与同时代的刘勰的《文心雕龙》一起被称为六朝文学批评史上的双璧。《诗品》所建立的诗学和美学范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在诗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以悲为美”的美学观念,更是与作者的身世遭遇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1、时代因素

钟嵘《诗品》突出“怨”情,以“怨”评诗,是有深刻的时代原因的。自汉末迄齐梁,社会一直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在苦难的现实面前,民众形成了一种极强的忧患意识。面对朝不保夕的生存窘境,人们内心凝结成一种普遍的愤慨悲凉的社会心理,这就决定了诗歌创作表现出忧愤凄怨的情感和慷慨任气的审美风格。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人们转向关注自身。他们或流于清谈,以求全身远害;或整日炼丹服药,企图增加生命的长度。生活在这样一个动乱时代的人们真可谓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钟嵘突出“怨”情,以“怨”评诗,正是这一时代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的体现。

“怨”诗和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它们常常能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种种悲怨甚至使人肝肠寸断的社会现象最易引起人的悲怨甚或凄凉的心理情感。如曹操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反映出当时频繁的社会战乱带给黎民百姓的残酷伤害。又如王粲的《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这亦是写战乱使百姓流离失所,骨肉分离,性命堪忧。这些诗人以心忧天下、情系众生的博大胸怀对社会现实发出强烈的谴责,以表达自己的哀怨之情。钟嵘《诗品》“以悲为美”的美学范式的确立,正是沿着汉魏以降民众形成的愤慨悲凉的社会心理和审美倾向继续向前发展的。

2、自身遭际实堪伤

抒发“怨”情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但同时也与诗人本身的坎坷遭遇有关。钟嵘出身颍川世族,有着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传统。然而,他虽较早步入仕途,却一直位末名卑,郁郁不得志。他的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因而他将自己的才情施之于文学。由于自己也是长期沉于下僚,所以他很能理解那些郁郁不得志的诗人们,为他们凄凉坎坷的身世而哀叹,为他们的政治抱负难以施展而惋惜。他自身也经历了许多悲欢离合:从宋都建康,到后魏永安,再到襄城,他的一生也是久经漂泊,哪里都不是自己永久的安乐窝。推己及人,他联想到“楚臣去境,汉妾辞宫”的历史悲剧;想起李陵“生命不谐,声颓身丧”的悲剧人生;忆起班婕妤《团扇》诗“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的无奈与哀怨……由一己之哀怨,联想到整个社会的怨悱,践行着贯穿汉魏晋宋以来“以悲为美”的传统,在《诗品》中确立了悲情美的审美典范。

钟嵘论诗尤重“怨”情的抒发,这是对孔子“诗可以怨”和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进步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加之吸收时代审美风尚和审美精神,凭借自己对诗歌本质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总结汉魏至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成功经验,以“雅”、“怨”为核心,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诗学理论批评体系。《诗品》在承继中又有创新和发展,为我国诗歌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梁]钟 嵘, 著. 曹旭集注.诗品集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2] 赵国乾. 论钟嵘《诗品》的文艺美学思想体系[J]. 许昌学院学报, 2003,22(1).

【作者简介】

杨瑞(1990—),女,河南新野人,西北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文献学研究。

猜你喜欢
钟嵘诗品
海萌辉二十四诗品纂刻作品欣赏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典雅
诗品出于人品
吴英昌《诗品二十四则·劲健》
1926—2017年钟嵘《诗品》研究论著编目(一)
郑文焯词学理论体系的审美之维
论钟嵘《诗品》中的“怨”
论钟嵘之品谢灵运
钟嵘“寓言写物”的诗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