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雪
伊丽莎白二世在位60余年,从登基之初的低调少女到恪尽职守的模范女王,见证了英国的蜕变与再次起步。关于女王的传记和文章数不胜数,用“精彩”二字来概括女王的人生一点都不为过。爱情上,年轻时的伊利莎白二世国色天香,曾被誉为“温莎皇室六大美人”之一,13岁时与希腊王子菲利普相识并且一见钟情,交往8年之后,于1947年结为夫妇。女王的事业生涯更为传奇,“二战”时期,她不仅当过卡车司机兼汽车技工,而且曾被授予中尉军衔,巾帼不让须眉。生活上,伊丽莎白二世不仅是一位温柔的妻子,还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她有四个孩子。大儿子查尔斯成为王位继承人后迎娶了戴安娜王妃,生下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伊丽莎白二世也升格当了奶奶。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说过,伊丽莎白女王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60多年来,她见证了大英帝国的起伏跌宕,也走过了人生的高低坎坷,但她始终是大不列颠力量和稳定的象征。
没想过当女王的公主
时钟拨回89年前,1926年4月,伊丽莎白二世出生在一个与众不同的家庭。作为老国王乔治五世小儿子的后辈,小公主享受着无忧无虑而又充满了规则与豪华的童年生活。历史学家罗伯特·莱西称:“她是当时王室家族中年纪较小的成员,从小就因为王族的桂冠而备受尊崇,深知王室责任的重大和君主政体的政治法则。但是她从来没有野心或者妄想过有一天要肩负起女王的头衔和责任,在她生命的头11年里,虽然身为皇室成员,并且深深地尊敬她的祖父乔治五世,但那时候她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当上女王,她从没有这样想过。她并不是一个骄傲自负的人,这大概就是她成功的关键所在。但是到了1936年,她称作‘英格兰爷爷的祖父去世了。一开始是‘大卫叔叔也就是爱德华八世继承了王位,但几个月之后,爱德华八世想要迎娶一位来自美国的寡妇,英国人民随即将他赶下了台。那么现在轮到谁来继位?就是口吃的乔治六世。乔治六世对君主制非常的尊敬,特别是君主立宪制度,他也把这些思想都教给了他的长女。”作为英国王位宝座的第一继承人,伊丽莎白自幼在母亲的督导下接受王室教育,在家中修读宪法和法律。年纪轻轻已精通历史、音乐和多种语言。在国家经济大萧条的阴影下,伊丽莎白长大成人。很多年的夏天,她都和普通女孩儿一样,在乡间过着简单的生活,是个尽责、谦逊、平易近人的姑娘。
这种短暂的平静很快被打破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英国硝烟弥漫,城市满目疮痍,人民饱受战火的折磨。王室家族坚持留在伦敦,鼓舞人民的士气。1940年,年仅14岁的伊丽莎白公主第一次在温莎堡发表全国广播讲话,安抚避难中无家可归的儿童。“二战”后期,年轻的伊丽莎白暂别宫廷生活,加入了女子辅助服务团投身战场,在那里,她是标号为230873的伊丽莎白·温莎中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伊丽莎白更加坚毅,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公主也邂逅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男人。
1939年,伊丽莎白在英国皇家海军学校遇到了年轻英俊的希腊王子菲利普,就是这样的一次普通的见面,将两颗年轻的心拉在了一起。为了与伊丽莎白成婚,菲利普王子放弃了希腊王位的继承权,心甘情愿做伊丽莎白公主背后的男人。国家在“二战”炮火的洗礼中伤痕累累,战后重建时期,人们士气低落,城市百废待兴,举国上下都在期待着一场盛典来振奋精神,走出战争的阴霾。1947年11月20日,一场盛大的婚礼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上演,全球超过两亿听众收听了婚礼的实况广播。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评价道:“这场婚礼是我们在艰难的跋涉当中,看到的一抹亮色。”伊丽莎白公主和菲利普王子的大婚,成为这个国家的新希望。如今,伊丽莎白二世和丈夫爱丁堡公爵的婚姻即将迈入第68个年头,成为英国有史以来第一对庆祝钻石婚的君主。他们对彼此尊敬忠贞,互相扶持,将王室的责任、家庭与婚姻,牢牢地维系在一起,铸就了一段英国王室“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传奇。
乔治六世继位16年后,身体每况愈下。1952年2月6日,56岁的英王因肺癌与世长辞。得知父亲驾崩的噩耗时伊丽莎白公主正在肯尼亚度假,当返程的飞机抵达伦敦机场的那一刻,公主的命运彻底改变了,整个英国都在等待着为她加冕。英国王室历史学家、王室传记作家雨果·维克斯说:“相比其他那些25岁左右的女孩儿,她或许对此有着更好的准备,因为她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永远希望能尽自己的全力……”乔治六世当年临危受命,以安静而不张扬的睿智赋予英国王室新的意义。在伊丽莎白的生命中,父亲是她永远的榜样。出于对父亲的尊敬,伊丽莎白二世的登基典礼足足等了16个月。1953年6月2日,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和白金汉宫成为英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心,大主教把尊贵的“圣爱德华王冠”戴在了伊丽莎白的头上。时年27岁的英国公主伊丽莎白正式加冕为英国的新一任女王,成为继维多利亚女王后大英帝国的第二位女王,也成为英国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其他15个属国的元首。
不问政治的政坛女神
伊丽莎白二世上任时,面对的是一个分崩离析的落日帝国,日渐衰弱的军事与经济强权,以及逐渐瓦解的英联邦。为了拯救“日不落帝国”,在大英帝国向英联邦国家转型过渡的过程中,伊丽莎白二世希望看到一个和睦的国家联盟。登基5个月后,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开始了一次环球探访,为英联邦的成立而四处宣传。她开始逐渐融入国家元首的角色。每一年她都会盛装华佩,主持新一届议会开幕大典,并发表讲话;60多年来她收到过350万封信件,授予了近40万个荣誉头衔和奖项。虽然她从不谈论政治,但风度优雅、雍容华贵的皇家仪态,令她成为英国最好的大使和最重要的外交官。伊丽莎白女王曾被称作“世界甜心”,继位后接待了116位国家元首,出访海外300余次,足迹遍及欧、亚、非各地,成为历史上外访最多的国君。她也是第一个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斐济的英国在位君主。1986年,女王访华,成为第一个在位期间登上长城的君主。英国王室记者裘蒂·韦德赞道:“我真希望能够进入她的头脑中去看看,因为她认识所有的政治家,所有的领导人,所有的国家元首,所有的首相,所有的总统。在过去的60年中,这太不可思议了。”
英国人热爱他们的女王,或许是因为她对于政治保持了一贯的沉默是金,不对事情贸然地做出反应。国力走向下坡的英国,凭借女王的外交魅力维持了在国际社会和英联邦国家内的影响力。如今尽管由于身体原因减少了外访和曝光率,但是89岁高龄的她仍然不愿放弃当年加冕时的诺言,履行王室那份神圣的责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她是一个不变的女王。
唐宁街10号是历代英国首相的官邸,也是政府权力的中枢所在。每个星期,首相都要从这里出发,驶向一英里外英国君主制的中心——白金汉宫。女王与首相相约在这里进行每周一次的对话,这个传统已经保持了300年。在白金汉宫,伊丽莎白二世60年来共接见了12位英国首相:从慈父般的老朋友丘吉尔,到与她关系密切的工党左翼领袖威尔逊,再到人称“铁娘子”的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而年轻的前任首相布莱尔和现任首相卡梅伦在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继位时都还没有出世。对此,罗伯特·莱西说:“我们喜欢这一点……首相,尽管是我们选举出来的,但他必须要在某人的面前卑躬屈膝,这是极具重要意义的。每个星期,手握权力、掌控全局的首相,都必须去向某人报告,并货真价实地在对方面前‘卑躬屈膝,因为那个人代表了比首相更为重要的意义。”英国广播公司政治纪录片制作人麦可·科尔雷尔说:“首相的工作有着巨大的压力,而且也是很孤独的工作。能有另一个人保持冷静,并且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客观的建议、警告或者鼓励,这对你或许是非常有价值的。”
会面期间,伊丽莎白二世更多的是倾听,而极少开口。她与各个首相进行了超过3000千次的会面,她了解英国所有的重大机密,但同时没有人比她更对此守口如瓶,她从不试图影响英国政治,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未经英国政府认可的政治观点。她说:“当他们(首相)到我这里来报告的时候,可以放下负担,如实地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些什么。而我感觉我自己像是一块海绵,所有听到的东西都被吸收了,有少数从另一只耳朵里溜走了,但没有任何资讯会被泄露到外面。”女王的权力在于她的行动,而不是言语。她从未公开干预过政治,但政府运筹帷幄的背后是拥有千年历史的王室,它仍然是凝聚国家力量的象征。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平衡朝野利益的最佳调节者,是英国政坛不可或缺的人物。
是一国之君,也是一家之主
20世纪中叶,欧洲王室在经济高度繁荣和全球民主化的大潮中经历着一股平民化浪潮。英国王室也借助科技的崛起拉近与民众之间的距离,然而王室的变化还是赶不上时代的脚步,白金汉宫外,一种与保守脱节的流行文化席卷了整个英国本土。这种文化脱节也导致英国王室曾多次遭遇“信任危机”,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7年8月31日凌晨——一宗突如其来的车祸震动英国朝野,死者是戴安娜王妃和她的穆斯林男友。这场意外波及整个英国王室,一向含蓄的英国被一股席卷全社会的悲痛情绪所淹没。但是为了保护自己刚刚丧母的两个小外孙,女王没有从度假地巴尔莫罗尽快返回,也没有做出任何表示。人们很快将对戴安娜去世的悲痛,转化成对女王沉默的愤怒。昔日的“高贵优雅”蜕变成“冷酷无情”,攻击女王的批评声如潮水般袭来。戴安娜王妃去世5天之后,伊丽莎白终于返回了伦敦。在戴安娜出殡的前一天,女王打破惯例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对黛安娜王妃深情致以悼词,慷慨承认了戴安娜非凡的影响力。在戴安娜的葬礼上身着黑衣,女王以从未有过的方式向戴安娜鞠躬致哀,从而重新赢回了英国民众的尊重和拥戴。
如果没有戴安娜王妃的离去,王室也不会有突袭而至的危机感。经过这场近代以来王室最大的声望危机,伊丽莎白女王所具有的普通人感性、柔软的一面也逐渐为公众所知晓,不经意间拉近了王室和民众之间的距离。虽然大多时候女王还是保持着一国之君的庄严形象,但她在公众场合开始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她常常面带微笑,也会为悼念死难者而潸然泪下。女王曾经坦率地承认,君主统治一如政府,只有得到公众的拥戴才能历久弥新,永远地存在下去。
2011年4月29日,威廉王子与凯特的世纪婚礼让英国王室再次成为全球的焦点。王子与灰姑娘的结合让世界看到了这个古老家族开明进步的一面,民众对伊丽莎白女王的支持率也创下历史新高。麦可·科克雷尔评价说:“她的巨大成功源于她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而不是看起来总是像个陈腐的唠叨的守旧分子。但是反过来,她是否能够再多前进一些,或者她是否可以表现出更多一些的任性。不过维多利亚时代,伟大的宪政历史学家白芝浩是这样说的,千万小心,不要让阳光穿透你的神秘感。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平衡。我想她确实让一些阳光照了进来,但同时,她却还仍然没有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
登基和加冕庆典
2002年,整个英国上下都在欢庆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50周年的“金禧典礼”。尽管女王的家族刚刚遭受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和妹妹玛格丽特相继离世的双重打击,但女王依然坚守誓言,不轻言退位。
2012年对于英国来说,意义更是非同寻常,不仅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还迎来了伊丽莎白女王登基60周年纪念日。3月20日,伊丽莎白女王向议会上下两院发表登基60周年演讲:“我有幸见证了一些历史。在我的家人的支持下,我将重新奉献自己,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服务。在现在以及未来。”当时已经86岁高龄的伊丽莎白二世仍未打算放弃自己的职责,坚守着自己年轻时的誓言,鞠躬尽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6月2日至5日,英国耗资13亿,举办了一系列英女王“钻禧庆典”官方活动。庆典活动十分隆重,先后举办了埃普瑟姆赛马会、开曼岛放生海龟、千艘游艇泰晤士河巡展、伦敦大本钟更名“伊丽莎白塔”、全新女王蜡像揭幕仪式、音乐晚会、马车巡游和空军飞行表演等庆祝活动。登基“钻禧庆典”的最后一天是整个庆典活动的高潮部分:伊丽莎白女王参与了作为重大活动之一的马车巡游,接受民众的祝贺。早上10点,女王出现在圣保罗大教堂,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一起参加感恩仪式,随后出席了教堂的午餐宴;白金汉宫门口,上万民众从早上9点就开始等待女王的出现;下午3点,女王携皇室成员乘马车回到白金汉宫,在阳台上向民众挥手致意;随后英国皇家空军表演编队的飞机拖着红、蓝、白三色烟雾飞过白金汉宫上空,王室卫队礼炮轰鸣,将庆典的最后一日推向高潮。“钻禧庆典”活动正式落幕,伊丽莎白二世由此被冠以“钻禧女王”的美誉。伊丽莎白二世发表电视讲话,向英国及英联邦民众发表“纪念日致辞”:“这次钻禧庆典的经历令人难忘,各种活动给了我一个谦逊的体验。令我大为感动的是,看见数以千计的家庭、邻居、朋友在如此欢乐的气氛下共同庆祝。我希望所有这些美好的记忆,可以在以后照亮我们的生命。”
2013年6月2日,英国国王皇家骑兵部队在伦敦绿色公园内鸣炮41响,来庆祝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60周年。这次的加冕低调了很多,女王本人也很低调,没有出席任何公开活动,只参加了一场赛马会。尽管如此,英国皇家邮政还是首次请来了画家为女王绘制肖像画,并且将这幅肖像画制成邮票,和其他五张女王肖像以套票形式发行。在过去的60年里,英国皇家邮政部曾为女王推出过数十种邮票。白金汉宫也举行了一项历次加冕仪式上的礼服、头冠等服饰展览。自从女王在1953年加冕以来,这些历史珍品还是首次聚集在一起。
时尚界真正的“女王范”
不仅加冕礼服博人眼球,女王平时出席各种场合时穿着的服饰也是时尚界的谈资。女王的御用服装设计师斯图尔特·帕尔文说:“女王的衣服由专门的电脑软件管理,她的每件衣服都有名字,通过查询电脑的穿衣记录,女王就不会重复穿上次会见时的衣服。女王的服饰必须耀眼,像明黄、鲜绿、亮蓝这样的颜色用得很多。”连女王自己都说,“如果我穿米色,没有人会知道我是谁。”女王喜欢穿鲜亮而单一颜色的连衣裙。此外,鞋子的安全舒适也是首要考虑因素,按照帕尔文的说法,绝不能令女王“感到不舒服,没法继续走路”。女王还是标准的“帽子控”,与服装同色系的礼帽必不可少,把女王衬托得更加华贵。女王的手包白天多用黑色、白色或米色皮包,晚上则用金色或银色的晚装包。女王白天所戴手套由拉毛棉制成,夜间则戴尼龙手套。女王的伞永远是透明伞,这称得上是她的小嗜好,但伞柄颜色不同,以搭配各色衣服。其实女王自己对于穿着并不是很苛求,她更注重舒适,很愿意听一听设计师的建议。
伊丽莎白女王与电影产业一直颇有渊源,她的故事也曾经多次被搬上大荧幕,以她为主角或是特定角色客串出现的影片层出不穷,而奥斯卡奖更是“逢女王必给”。1969年第一部王室纪录片将宫廷的生活与平民分享;2006年英国女星海伦·米伦凭借在《女王》中塑造的女王角色获得了奥斯卡奖;201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讲演》讲述的也是伊丽莎白女王与乔治六世的故事。2013年4月4日,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的“特别荣誉奖”颁奖仪式在英国王室重要行宫之一的温莎城堡举行。英国著名演员兼导演肯尼斯·布拉纳为女王颁发了特别荣誉奖的标志性“面具奖杯”。女王和菲利普亲王接见了出席仪式的300名演艺界人士,并与他们展开交流。肯尼斯·布拉纳在致辞中感谢女王对英国影视产业的长期支持,并称赞女王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邦德电影片段中的客串演出十分惊艳,希望她今后能多参加电影的拍摄。2014年6月,女王和丈夫探班位于北爱尔兰兰贝尔法斯特的《权力的游戏》片场,参观放置在君临城王座厅中的“铁王座”,最后获赠了一把迷你版的铁王座模型。
在过去的60多年里,伊丽莎白女王见证了彩色电视、移动电话、互联网的出现和流行,她非常愿意尝试各种新鲜事物:1976年女王成为第一个发送过电子邮件的君主;2007年王室首开先河在视频网络YouTube上开通了专门的王室频道;2009年加入Twitter,2010年成为Facebook数亿用户中的一员,英国王室家庭也已经拥有了图片分享网站Flickr的账号。近几年,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伊丽莎白依然活跃于社交媒体领域,希望将王室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拉近和年轻一代的距离。如今王室神秘的光环正在逐渐淡化,在与时俱进的伊丽莎白女王领导之下,新的活力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其中。
1947年伊丽莎白二世21岁生日那天,她向整个英联邦和帝国人民做出一个庄严的宣誓:“现在我宣誓,无论我的寿命是长是短,我将倾尽一生,全身心为英联邦和英联邦的人民服务,我向你们效忠,向我们共同伟大的英国皇室效忠。”今年4月21日是伊丽莎白女王89岁的生日,但是由于伦敦4月的气候欠佳,英国官方根据惯例在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女王祝寿——这一天也是英国的国庆日,女王愿意把自己的生日和国家的庆典放在同一天。因为在她心中,自己所属的王室兴衰,与国家沉浮同等重要。走过一个帝国光辉退去的时代,她仍然是英国人心目中最温暖的符号。女王一如既往的微笑,将继续伴随英国走向下一段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