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成 张爱菊 罗玉柱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41)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研究
李子成张爱菊罗玉柱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1)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高职培养模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必然趋势。分析中高职衔接培养的形式,探讨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提出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项目-企业”培养模式。在中高职教育衔接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懂理论、会操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且,职业院校作为直接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必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中职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近年来,中、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分别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发展型专业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中重点提出“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性意见。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发展交通,大规模公路、铁路建设进程的加速,急需一批适应现代土木工程检测一线需要,从事工程质检、资料管理、安全检查、工程预算、施工生产管理等实际工作的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建筑生产及施工企业,只有配备技术素质较高的材料试验员,才能够更好地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和成本。随着全民教育的发展,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中职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中快速立足和发展,中职学生的继续深造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推进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育中高职的衔接就成为必然。
中高职衔接狭义是指如何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使之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广义拓展含义指向的则是健全职业教育从低层级到高层级或是更高层级教育衔接。目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分段培养3+3 模式
该模式有两种类型:一是中职学生参加高职学校的对口升学考试,根据专业对口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这样,中高职之间没有密切的必然联系,按各自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第二种情况是若干所中职院校与专业对口的某些高职院校进行联合办学的模式,即前3年在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毕业后再高职学校继续学校3年,按合作办学模式,完成两个大阶段的教学任务,这种模式的优势是中高职学校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整合课程体系,具有延续性和针对性。
1.25年一贯制模式
两种类型:一是下延式 5 年一贯制。即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办 5 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第二种是提升式 5 年一贯制。该教育模式选择部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后扩展到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对口情况,依据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办 5 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
1.35年贯通培养模式
两种类型:一是“3+2”贯通培养模式。即中职学校与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联合办学,中职毕业生不参加其他院校的升学考试。前 3 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 2 年在高职学校学习,中高职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分阶段组织实施。但中高职学校任务分工不同,中职学校负责招收初中毕业生,高职院校负责中职生入学招生考试和学生毕业就业工作。另一种是“2+3”贯通培养模式。该模式在招生考试和就业等方面与“3+2”贯通培养模式相同,区别是两个阶段的学习时间不同,学生前 2 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 3 年在高职学校学习。
未来中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要政府带头做起,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各层次职业教育衔接要顺畅,完善各层次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梯度上升的教育格局。要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度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职业人才的成长需求搭建有利的平台。
2.1政府方面
政府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责任,进行改革招生制度,实现高技能人才的非连续性培养。要积极营造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其他部门和组织共同关心关注,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有效的多主体办学新格局。2014年6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明确指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2.2学校方面
各高职院校应主动采取措施,通过一定的招生政策(比如增大对口招生比例等),不仅招收应届中职毕业生,同时可以招收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往届中职毕业生,通过往复培训,工学交替,实现高技能人才非连续性培养。同时从民办高职学校角度,应规范和扶持某些办学能力强的民办高职院校,鼓励发展工科类及面向二产的市场短缺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加快紧缺人才培养。
2.3行业企业方面
一方面相关行业和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主动加强与政府和学校的沟通与交流,切实参与到培养职业人才的过程之中,以高职和中职院校为主体,以企业和岗位需求为归宿,全面整合职教资源,为自己和社会培养大量的更加适用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另一方面,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探索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健全联席会、董事会、理事会等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世界上各种职业教育模式的共同特点。因此在模式设计方面,要强调并加大企业作为实训基地的作用,将职业岗位的提升和中高职两个阶段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根据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制定出“专业-项目-企业”的能力递进式培养模式,见图1所示。
图1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入中职学校的开始对专业还不甚了解,需要因此需要建立参观实训型的实训基地;而且一些专业理论基础课需要开设部分基础实训,要在校内基础课实训基地进行,这一阶段的实训作为基础项目进行设计。中职的后期是兼学兼现场实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理念,因此开设的课程均设有对应于工程实际接轨的教学项目。根据检测工和高级试验工的岗位知识能力设置教学项目。这些项目的设置完全与工程现场一致,包括数据处理及报告的填写等。因此,这个阶段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的时间安排各占一半。
中职阶段学业结束后,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各项专业基础知识,因此采用专业项目为基础,重点开设综合项目,培养综合能力。主要以检测员知识能力水平为主开设项目课程。根据校外实训基地设置相应实训项目,根据学生自主选择项目进行分组实训,使学生在老师理论指导后能分工协作,培养学生主干能动性和业务素养。实训安排也是先在校内综合实训基地进行仿真演练,后期主要在校外综合性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工程检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真实的工程现场,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本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拓展业务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拓展岗位为检测工程师和试验室主任,在这个岗位上,学生必须开拓思维,要逐步了解建筑材料领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具备制定试验、检测技术的发展计划能力;具备母体检测机构授权相关能力;熟悉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及文化、岗位用人标准及试验室管理等具体内容。此阶段对于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有这个实训岗位和实训机会,使得学生真正开拓思维和视野,重要的是能了解自己欠缺的知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继续深造和继续提升的潜能。
中、高职衔接是现阶段科技、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从政府层面应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中高职教育的有效性及连续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指出:分类制定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到2020年实现基本达标。在整合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动各地建立完善以促进改革和提高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引导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建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工作机制。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这对于中高职衔接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
另外,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是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核心。应加强中职和高职阶段知识水平设计,教学内容的选取。同时要加强有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同时实训基地是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多阶段、知识及能力递增的硬件基础,应建立充足的、适合不同培养阶段的、有特色的实训基地。因此,有必要围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系列化的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职业实践氛围。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文件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文件
[3]耿金岭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8
[4]龙德毅.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职业教育,2001.08
[5]祖国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J].职业教育, 2014.06
On the Connection Mode in Cultivating the Major of Vocational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LI Zi-chengZHANG Ai-juLUO Yu-zhu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ShijiazhuangHebei050041China)
Employment-oriented cultivation mode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developing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roving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promoting students’ employment rat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ection mode of cultivation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discusses an innovative route for the connection mode of cultivation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brings forward a cultivation mode of “major-project-enterprise”for the major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 the connec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which is a beneficial exploit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cultivation mode for connec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onnec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cultivation mode
6
A
1673-1816(2015)04-0089-04
2015-10-14
李子成(1979-),男,河北秦皇岛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
2014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1414294)和(1414295),2014-2015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5GJJG313)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