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前进道路上,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5年9月3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语出自《诗经·大雅·荡》:“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意是: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
同为儒家经典的《论语》也记载:“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子张》)认为有始有终,只有圣人才能做到。道家经典《老子》还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可见,在古人眼中,立身行事能够做到终始如一、持之以恒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后人常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来告诫人们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要能够善始善终。
习近平同志此处引用此句,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警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代代相传的事业,决不能开始时信誓旦旦,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忘了初衷,而必须齐心协力为之奋斗到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