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古代南方叫鹞,北方称鸢,唐代以前的文献,多称“纸鸢”,此外还有风鸢、木鸢、纸鹞等多种称谓。相传,春秋战国时代,墨子最先发明了木鸢,后来他把手艺传给了徒弟公输班。据《墨子·鲁问》记载,公输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个“木鹊”就是风筝的雏形。到了汉代,造纸术发明,人们就用薄棉质纸糊在细竹扎成的架子上,做成易于放飞的纸鸢。五代时,人们在纸鸢头上装了竹哨,纸鸢飞在天上,风吹进竹哨,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风筝问世后,广泛应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越险阻勘察地形等军事活动。比如古书记载,公输班做木鸢就是为了监视、侦察敌方兵营的情况。而据《事物纪原》记载,汉高祖刘邦征陈豨时,大将韩信“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之远近”,谋划凿地道入宫。南朝时,梁武帝被侯景的叛军围困,有人献计可制作风筝求救。于是宫女“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明代时,人们在一种鸦形风筝内部装上火药,投放于敌营爆炸,称为“神火飞鸦”,爆炸威力相当大。
风筝转化为娱乐工具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宫廷把放风筝当成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唐代路德延在《小儿诗五十韵》中记述了唐代的各种儿童游戏,包括竹马、秋千、踢球、放纸鸢等。到了宋代,放风筝风靡一时,还产生了清明时节放风筝的习俗—— 把风筝放得又高又远,再割掉风筝线,以赶走一年的晦气。北宋皇帝宋徽宗是风筝的热心倡导者,主持编写了《宣和风筝谱》。明清之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花样。除了螃蟹、蜈蚣、蝴蝶、蜻蜓、“福”字、“寿”字风筝等传统样式外,还有《红楼梦》中贾宝玉那放不起来又不忍踩烂的美人风筝。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也认为放风筝就是放晦气。当紫鹃要捡别人放断了线的风筝,黛玉说:“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黛玉希望通过放风筝,放走晦气,驱除病魔,给自己带来健康和好运。
放风筝还可强身健体,宋代《续博物志》中就有“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的记载。放风筝要用到手臂、头颈、腰腿等人体各个部位,全身都可得到锻炼。有一句民间歌谣说得好:“春天到,放纸鹞,老老少少好热闹,健康长寿乐陶陶。”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的一块说明牌上醒目地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风筝能够起飞,巧妙地借助了风的力量。起飞时,下方的空气受到风筝面的阻挡,流速减低,气压升高,把风筝往上托,风筝于是高升空中。风筝升空的原理,给西方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带来了无穷灵感。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借助风筝揭示了雷电的秘密。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受风筝飞行原理的启迪,制作的飞机试飞成功。1907年,美国电话发明家贝尔研制的巨型载人风筝在空中获得成功。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把风筝看作是“中国古代对世界科技发展的重大贡献和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发明”。
墨子的故乡—— 中国山东潍坊被誉为“世界风筝都”。风筝作为一种民间工艺,与古代文明史和科技发展史同步,寄托着中国民众的丰富精神内涵,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符号。(古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