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对某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以来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现状调查发现:高校研究性教学在课程体系、成绩评定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从构建多层次、多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过程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探索适合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课程评价要求,制订引导性和出台有效的课程评价制度,调动学生和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积极性,以提高研究性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对策
本文对某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以来一直开展的研究性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了解课程评价对提高研究性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教师为至少开设研究性教学课程一次以上者,学生为参加过研究性教学课程的同学。大二、大三学生是参加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共占77.85%。参与调查的教师中35~45岁的占50.23%,他们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主体,45~55岁的占25.35%,35岁以下的占20.74%,55岁以上只占3.68%。被调查的教师中讲师职称占51.61%,副教授占42.40%,这两个群体占全部的94.01%,而教授参加研究性教学的人数寥寥,只占5.07%,另外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64.52%,而博士学位只占14.75%。
问卷分为教师卷和学生卷,分别从研究性教学的认识与理解、效果与参与意愿,研究性教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与过程,课程设置与评价指标、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研究性教学课程体系
调查中有20.74%的教师认为现有课程体系不适应、很不适应研究性教学,51.15%的教师认为一般,同样也只有27.77%的学生满意或很满意现有的课程体系,51.14%的学生认为一般,这与教师的看法很一致。针对有的学校在推进研究性教学一刀切的做法,在问到“全部课程中适合研究性教学的课程比例”时,认为这一比例为70%以上的教师只有10.14%,其中90%以上的只有3.23%,57.60%的教师认为这一比例应控制在50%以下。同样的结论在学生的回答中也得到了验证,认为所有的课程中适合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比例在70%以下的学生占78.77%,比例在50%以下的有38.98%。有学生反映,一个学期好几门课程都进行研究性教学,学业负担重,难以有时间保证每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质量。
有关研究性教学课程是开在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或是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对此一直有争论,一些教师认为研究性教学课程与开设阶段无关,应与每个阶段的具体课程相关。调查中有80.18%的教师选择了专业课,说明目前大多数教师开展
的研究性教学课程是在专业课阶段,普及的面还不够广,学生则认为研究性教学重在培养其动手创新能力,其选择最高的是实践(实验)占54.21%,其次是毕业论文(设计)占41.92%。调查中只有12.55%的学生和6.91%的教师认可在普通教育课程进行研究性教学。
2. 研究性教学课程成绩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方式是研究性教学的指挥棒,调查中有55.81%的学生认为学校研究性教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合理,不过在具体考核形式上,教师和学生有一些分歧,较多的学生希望采用实践报告(51.13%)和部分开卷(42.46%),而教师却选择闭卷考试(52.07%)、课程论文(50.69%)较多,只有6.81%的学生对采用闭卷考试认同,说明闭卷考试形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有的老师还提出研究性教学的课程考核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采用设计作品、作业成果、口试、实验操作、案例分析、机考、大作业、课堂参与等形式。
虽然有16.56%的学生明确表示研究性教学不会增加学业负担,但超过半数(52.07%)的学生担心研究性教学会影响考试成绩,不利于评奖评优。另外,在问到你对研究性教学还有什么建议时,有12.03%的学生还反映,在某些研究性教学课程中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最后考核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打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 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评价过程与评价指标
针对当前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有人认为存在评价指标过分追求量化,忽视过程性评价,调查中教师持同意、非常同意的共占51.61%,只有不到10%的人不同意、很不同意。关于“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人员由哪些人组成”,调查显示,学生、同行、督导列在前三位,分别为83.41%、80.18%、42.86%,有的教师认为可以吸收学生家长、企业专家、用人单位、课程组自评等组成。在关于“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是否是只关注教师课堂上的表现,而忽视对学生课后要求和指导环节以及对学生的课后评价较少”这一敏感话题调查之前,预想教师可能不太同意这个观点,调查结果持非常同意、同意的(8.29%、49.77%)竟超过半数、而持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的仅分别为1.84%、4.67%,而学生持非常同意、同意的(7.34%、42.86%)超过半数、持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的也仅分别为13.35%、2.67%,看来教师和学生的答案差不多,似乎教师更肯定这一提法,这显然不符合研究性教学对学生需要大量课外自主学习和研讨的设计要求。
4. 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制度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教育现实,其中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文献指出,高达94.0%的教师和94.9%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评价机制不适应研究性教学[1]。本调查中只有0.92%的教师对学校的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制度很适应,选择适应和不适应的分别为21.66%、18.89%,超过半数的教师选择了一般(52.07%)。在问到如何有效解决研究性教学中的问题时,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师业绩评价制度,高达70.51%,第二位是激发学生的兴趣62.21%,而学生关注第一位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占52.60%。显然,这需要高校重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和教师教学业绩评价制度。endprint
在评价研究性教学效果时,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基本一致。教师回答自己很好、较好、一般、较差的比例分别为6.91%、43.78%、42.86%、2.76%,而学生的回答则相应是6.68%、36.98%、48.06%、4.67%,说明教师对自己开展的研究性教学效果还是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因此,许多教师只要认为课程评价不合理,就不会把主要精力转到教学中来,特别是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的研究性教学。
一些教师不愿意继续开展研究性教学,还在于已经开展的研究性教学效果不好,他们认为是浪费时间、学生素质不够而且不配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49.77%的教师认为学生缺乏相应的研究性学习素养),学生的反馈效果一般(有42.37%的学生认为教师缺乏研究性教学素养,53.8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任课教师能力一般),有的是因为课程性质不适合,但更多是认为研究性教学的课程评价制度不合理。显然,提高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是提高研究性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三、对策建议
1. 构建多层次、多模式的研究性教学课程体系
传统的课程构架具有明显的知识积累倾向,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单门课程知识的完整性,造成课程封闭、门数较多、内容重复,致使研究性学习难以深入,流于肤浅。重构简约的课程体系是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
一是重构研究性教学课程体系。各专业通过修订教学计划,对普通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进行梳理,在考虑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增减、合并一些课程,从整体上构建适合研究性教学的课程体系。二是构建多层次的研究性教学课程。不要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详细规划好哪些课程在哪个学期进行研究性教学,哪些课程目前条件不成熟还不能进行研究性教学,还有哪些课程不适合进行研究性教学,探索适合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研究性教学课程。三是构建多形式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学有法又无定法,研究性教学要因学科专业而异、课程而异,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统一的研究性教学模式,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课程具体教学目标不同,秉持有效教学理念,探索适合课程教学目标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是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等方式,也可以按照课程性质的不同,采用情景式教学,学生通过调研和实验撰写论文,以及以教学任务为中心的实地调研分析,完成校企结合的真实项目等。
2. 构建基于过程性评价的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应遵循主体多元化、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原则,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课程团队、教学设计、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等一级指标去构建[2]。
一是课程团队的评价。要从团队结构和团队素质去观测,它包括有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的明确分工,其中主讲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开阔的学科视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好以及团队协作氛围好,经常性开展有利于教师间相互促进与成长的观摩、研讨、专题报告等活动等。
二是教学设计的评价。可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几个环节入手,教学内容要设计学科主体结构与知识体系、阶段性学习目标,每阶段的教学目标、组织形式及考核方式等课程导学内容。教学组织要组织每阶段学习目标与任务的导学环节,每阶段学习与研究环节,每阶段学习成果评价环节。教学评价要根据每阶段性学习成果形式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确立每阶段自学与研讨课的成果性学习评价以及过程性评价成绩比例(一般不低于40%)。三是教学条件评价。可从课程网站和学习资料两个方面,要有师生互动、网上交流的网上论坛与学习平台,有教学PPT、视频、音频、图片、习题等学习资料的数据库,有学生自主学习、研讨的报告、作品、论文、测试等学习成果的数据库,指定学习的核心参考书以及其他学习资料或刊物等。四是教学成效评价。包括教学效果和物化成果,要求学生的知识性测试成绩不低于非研究性教学的测试成绩,在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等方面表现突出,课程教学得到学生、同行、督导、领导的认可;发表有研究性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或专著,建有与研究性教学相配套的教学手册与学习手册,有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的总结报告。
3. 探索适合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要求
评价是为了促进目标的达成。由于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不同,需要每门课程制定出适合本课程的评价标准、学习要求、评价方式,并在课程学习之前通过合适的方式明确告知学生。
一是明确过程化的学习要求。研究性教学不管采用何种成绩评定方式,关键是落实过程性评价。建议先进行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的试验,每个专业都安排至少一门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课程进行研究性教学,教学效果好再大力推行。二是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协调、综合采用研究性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标准,课程评价要重点考核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对“师生互动”、“师生沟通”的过程建立起相应的评价,将研究性教学与毕业论文(设计)、创新项目、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结合起来。三是确立合理的教学班型。调查中高达96.78%的教师认为班级人数应控制在60人以下,其中有70.05%的教师认为应控制在30人以下。显然,研究性教学的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班级讨论,也降低了教师课外辅导的效果。实际操作中研究性教学的班级人数要根据课程性质来决定,可以是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也可以全过程都是小班。四是建立多样化的评价形式。改变传统的“一考定全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考核评价包括课外学习、课堂讨论发言、项目训练(小论文、小设计等)、总结汇报情况、研究报告、PPT制作情况等,即使是书面考试也可以尽量减少烦琐细碎、开中药铺似的考试命题形式,提倡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答辩等方式。
4. 制订引导性的课程评价制度,调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研究性教学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质疑精神、实践创新能力,如果没有一套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的课程评价制度,研究性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endprint
一是要制订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参加研究性学习,而不担心研究性教学会影响考试成绩。二是将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列入学业评价体系。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提出要求,重视学生成长的过程性,改变传统的偏向于对知识的检查,以及在评优、奖学金、入党、免试保研等方面以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的惯例。三是发挥研究性学习共同体作用,可以在学生中创建共同体,成员在一个时间段对研究性学习的进展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同时还可以引进家长、其他教师和学生进行外部评价,以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四是加强“师生互动”,师生协同完成研究性教学任务。
5. 出台有效的课程评价制度,调动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积极性
研究性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策划者和保证顺利实施的践行者,如果教师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将严重制约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一是建立教师分类指导分类评价制度。教师按照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进行分类。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教师实践教学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等育人成果均可作为教师的教学成果。二是制定学生、专家、同行、领导参与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的制度。加大学生对教师研究性教学效果满意度的调查,注重对教师研究性教学课堂评价的同时,关注教师课后对学生的辅导成效,对“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师德标兵和育人先进个人在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三是设立教学研究与改革基金,加大研究性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力度。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性教学项目的研究,通过激励手段,鼓励更多教师参与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成绩突出的可以申报教学成果奖。四是提供研究性教学课程津贴。对于参与指导学生的教师,特别花时间进行课外辅导的教师,学校可以制定政策在教学时数、补助上有所倾斜,定期评选优秀的研究性教学课程,对于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在岗位津贴、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
参考文献:
[1] 姚利民,康雯.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23.
[2] 王秀华.高校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2(2):91-95.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2014SCG089)]
[责任编辑:周 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