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学合理管护体制 切实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2015-10-10 18:51:54陈仁
吉林农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湿地保护管理体制问题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大气污染情况的加剧以及水土流失情况的严重,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湿地的保护,目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湿地保护;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9.064

我国自然环境类型众多,其中,湿地因其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已经成为全球自然保护的重点对象之一,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们对湿地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关注,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也开始转换为从单一的生物保护到整体结构性保护管理机制。实现了由单一目标管理到多目标综合管理的湿地保护根本目的。

1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现存问题分析

1.1不能合理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湿地资源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湿地保护工程更偏重于政策手段,而缺乏经济手段的有效辅助。目前,我国的湿地保护力度不够,缺乏实效。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不能发挥其根本实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目前,我国的湿地保护更倾向于对相关政策手段的重视,往往忽视湿地利用、资源保护以及利益与市场化手段的平衡和协调,这就造成了湿地生态环境发展退化情况的发生。

1.2湿地生态恢复和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

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生态系统保护建设与国家生态安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湿地生态恢复是我国的一项公益事业,经费应由财政来承担。目前,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与湿地恢复和保护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湿地生态恢复和建设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很难顺利实施,导致湿地的必要基础研究经费和日常保护经费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

1.3动态监测必要手段的缺失

我国湿地管理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导致管理手段不具动态性,使湿地监测体系尚未健全。湿地保护的形式又很少,主要集中在建立湿地小区、自然保护区、重点湿地工程等,而由于监测手段的缺失使得湿地资源的相关信息不能被充分掌握,从而延误治理生态缺水和重大污染的最佳阶段。

2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的对策分析

2.1建立科学健全的湿地研究检测体制

建立科学完善的湿地研究检测体制,能够充分掌握我国湿地情况的变化,它也是作为科学利用湿地资源的必要手段存在的。湿地检测管控系统需要依托先进的3S技术,它能够使该系统更加完善、科学和立体化。此外,可以通过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对湿地保护检测管理方针进行完善。湿地环保部门也可以采取奖励或政策扶持的方法,对湿地保护的个人、单位进行嘉奖,鼓励社会共同投入到湿地保护的工作中。

2.2进一步加强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湿地作为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素有“地球之肾”之称,而湿地保护是一项漫长持久且收益较慢的工程,离不开社会的持续关注,而该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湿地的使用权以及获得的收益要分散于各级地方政府,并按照我国的相关环境资源管理制度,由地方各级政府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来行使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所有权,而各地方政府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合理分配利用并保护水土湿地资源,从而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2.3湿地保护工作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协调

我国资源管理体制的集中和延续主要体现在湿地资源的大部分管理和条块分割体制中。为了解决现阶段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的冲突和矛盾,首先要对各政府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强化。根据对世界各国湿地的保护实践结果表明,部分国家所建立的协调机制都具有跨部门性,例如:委员会制度、政府会议制度等。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协调的手段主要有:紧急磋商、说服、行政指令和建议等。这种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是通过对政府部门间的优化沟通、协作与联合强化建立的,它将要素式管理机制更新为协调式管理机制,使各个部门都能够共同参与到湿地保护工作中来,从而达成合理利用与湿地保护的共识。

3结语

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湿地保护工程收益期相对较慢,造成资金相对短缺的局面。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该体制的建立应由政府做表率,并围绕湿地保护补偿投入方面内容。一方面鼓励投资者持续关注;另一方面开通渠道提高社会关注度,通过公众集资、募捐等方式募集资金,从而提高湿地保护工程的公众关注度,使湿地资源保护工作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宏瑶,温亚利.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10,(03):1-5.

[2]周训芳.洞庭湖湿地保护地方立法评价與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01):32-36.

[3]龙耀.中国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的立法完善探索[C].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13:1-8.

作者简介:陈仁,前郭县林业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猜你喜欢
湿地保护管理体制问题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南宁市湿地保护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22:38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28
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探讨与对策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模式研究
商(2016年1期)2016-03-03 10:40:18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