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栽培技术

2015-10-10 18:51:54韩凤芝
吉林农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杂菌木耳黑木耳

摘要: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人工培植,子实体呈耳状、叶状或杯状,薄边缘波浪状,宽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收缩变为脆硬的角质近似革质。我国木耳质量好,产量高,是人们喜欢的菌类之一,也是餐桌上的常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耳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野生木耳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量,所以大量人工栽培的木耳涌现市场,同时人们对木耳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农户也更加关注如何可以栽培出高产、优质的木耳。本文总结了木耳栽培技术,为农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9.063

木耳主要以东北地区木耳最好,品质优、产量高,同时也因为木耳营养丰富、口感清爽而备受人们喜爱。木耳颜色一般是白色和黑色,但是大多数都是黑色木耳,我们最常见和经常食用的就是黑木耳,木耳分为野生和人工栽培,一般市场上销售的木耳都是人工栽培的,对于野生木耳而言,长白山黑木耳最好。本文针对大棚木耳栽培技术总结以下几点:一是木耳的品种选择;二是作床;三是扎袋;四是割口与摆袋;五是温度管理;六是水分与湿度的把握;七是空气环境;八是害虫和杂菌的防治问题。这几大方面是栽培木耳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笔者加以总结,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1品种选择

木耳品种选择是关键,栽培木耳之前要在当地进行考察,选择适合当地并在当地栽培口碑较好的木耳品种,好的品种是保证木耳产量和质量的基础。一般来讲,产量高、肉厚的木耳品种较受欢迎,农户要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最好具备一定的耐低温能力。

2作床

要尽量选择水源方便的地方,以林荫地最好,方向以南北向为宜。畦床的长、宽要因地制宜,一般来讲宽度要控制在1.1~1.5米之间,深度20厘米即可。做好的畦面可以先浇水,初次浇水可以浇透,然后适当做灭菌杀虫处理。

3扎袋

菌丝刚长满袋或即将长到袋底时,用塑料绳将颈圈下部扎紧后去掉颈圈,把袋口窝回扎死。菌袋中孔明显的,也可直接把余袋扭半圈塞于接种孔内。

4割口与摆袋

割口。用0.1%克霉王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菌袋表面,然后倒立割口出耳。割口时,菌袋底部(扎口处)留4厘米,顶部留2厘米。用刀片或手术刀割“V”形口,角度为45°~60°,边长2厘米,深0.5厘米,每袋割3层,每层4~5个,品字形排列,与床面垂直。

摆袋。菌袋间距10厘米,每平方米可摆20~25袋。

5温度管理

要控制好木耳生长温度,才能保证木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有利于木耳的高产优质,木耳菌丝生长的温度建议不要高于36℃。如选择了耐低温品种,最低温度也不要低于6℃,一般来讲22 ℃以上耳片生长最快。

6水分与湿度

木耳是喜湿性菌类,对水分要求较高,其子实体吸水能力也强,所以对于培养基以及空气当中的水分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其生产环境也要干湿交替,这样更符合木耳的生长习性,利于其生长发育。木耳的水分和湿度管理,主要是培养基和空气湿度的把握,培养基的含水量不能低于55% ,但也不是越高越好,建议最好控制在60%左右即可。木耳栽培的空气湿度不能低于90%,如果有条件可以达到 95%也可。

7空气环境

黑木耳属好气性真菌的一种,对于氧气需求较大,如果木耳生长的环境二氧化碳过多一定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有可能导致木耳畸形或者感染杂菌,给木耳产量和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8害虫和杂菌防治

害虫防治。危害木耳品质和产量的虫害有很多,一般都是以危害木耳菌丝和菌片为主,无论危害木耳哪个阶段都会影响木耳的产量和质量,所以一定要引起注意。危害木耳的害虫分啃食菌丝和啃食耳片两种,无论是发生哪种害虫,啃食木耳的哪个部位,只要发生虫害,都会对木耳产量和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木耳主要的害虫有蛞蝓、白蚁、蓟马、线虫、伪步行虫、瘿蚊等,其中白蚁主要啃食菌丝,其余大部分害虫主要啃食耳片。白蚁在为害严重时要找出蚁道并喷入白蚁粉防治,其他大部分害虫可在幼虫大量为害时喷药杀灭。常用药剂有乐果、氯酚钠液等。

杂菌防治。除了做好木耳虫害防治工作也不能忽视杂菌对木耳的影响。危害黑木耳的主要杂菌有碳团菌、韧革菌、裂褶菌、云芝、朱红栓菌、木霉等,這些杂菌主要造成耳木粉状腐朽或黑色铁心,抑制木耳菌丝的生长,造成木耳减产。主要防治方法是注意对耳场及周围环境的管理,烧除枯枝、落叶及腐木,减少污染源。当耳木有杂菌浸染时,要尽量早刮除后涂以鲜石灰浆或涂刷漂白粉消毒。受危害严重的耳木要尽早清除烧掉。

9结语

木耳是人们最常食用的菌类之一,不但营养丰富,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无论是凉拌或爆炒都是人们喜爱的常见菜品之一,而木耳的质量好坏是保证木耳营养含量和口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不断加强对木耳的栽培技术的学习,提高木耳产量,保证木耳质量,才能保证其商品性。

参考文献

[1] 严玉顺,马士杰,王友贤,王志学,盛喜德. 黑木耳大棚催芽高产栽培[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11).

[2] 刘润泽,李运启,李红丽. 拱棚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J]. 中国果菜, 2010,(11).

[3] 陈仁锌,凌亚飞,阎和卿,戚兆根,夏年苏,童晓黎,张甬波. 塑料大棚挂袋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研究[J]. 浙江农村技术师专学报,1996,(Z1).

作者简介:韩凤芝,中专学历,公主岭市龙山满族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猜你喜欢
杂菌木耳黑木耳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 06:28:08
德江黑木耳
贵茶(2019年3期)2019-12-02 01:47:16
茶树菇感染杂菌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农业知识(2017年46期)2017-12-09 06:26:43
巧洗木耳
女士(2017年10期)2017-11-01 08:18:33
生产食用菌 石灰用途广
农家参谋(2017年10期)2017-03-27 01:09:53
交换生的计谋
发现木耳
七个黑木耳引进品种的比较试验
食药用菌(2016年6期)2016-03-01 03:24:28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5
杂菌污染对固态发酵食醋返混的影响
食品科学(2013年5期)2013-03-11 18: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