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光 胡文涛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为了我国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就要求我们要不断转变过去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加大新科学技术、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管理模式在我国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农业推广工作非常重要,农业推广是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及管理理念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纽带。
关键词:农业推广;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战略;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9.017
党的十八大报告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我国发展的第一要务。建设多元化的、全面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农业技术推广是将农业科学技术和一些高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使成果传播出去,帮助农民掌握和运用农业科技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与标准。农业技术推广也逐渐在农业发展中和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技术推广是注重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我国现代农业推广是建立在当代新型农民基础上,政府充当信息传递与信息交流的角色,把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给农民,切实提高农业技术的使用效益。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纽带,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推广体系中,基本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畜牧兽医、草原、水产技术推广、农机化推广和农业综合服务等机构。据农业部统计调查,截至2007年底,全国有30个省(市、区)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五个系统,共有农技人员91.29万人,其中省级1.32万人,地市级4.92万人,县及县级以下85.05万人。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建立已经有60余年的历史,但是在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资金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是将科学技术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农业技术推广本身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增加农业推广的经费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占该国农业生产总值的0.6%~1.2%,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达到0.5%左右,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费用仅占0.2%,并且人均更少。
二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比较低。据统计,在县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的仅有4.15%,中级职称的占22%,初级职称的占36%,其他无技术职称的人员占36.5%。本科学历的只有11.2%,大中专学历的占60%。从职称和学历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还基本是以大中专生为主。
三是我国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和建设。在目前的农业推广条件下,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质量、效益和推广主题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奖励机制,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农业技术推广是个软指标,在干部考核中难以制定考核标准,这也影响了干部推广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四是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科学。一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还是机械化地推广农业技术,根本没有考虑本地的基本情况和当地的资源、调剂、基础等因素,没有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有的还在延续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手段,没有考虑到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适应现在农民生产的需求。
五是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较差。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是有效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之相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也应当相应的更新换代,同时更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3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发展意见
经过不断的發展,我国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所以,要打造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推广体系。
一是创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从我国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发展成以农业科研为主体和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并有农业合作组织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等多种推广模式交叉综合,制定出更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推广模式。
二是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专业素质。改革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用人机制,我国县级的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交流与培训,在每一个农业新技术推广之前,先要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清楚了解该技术的原理及使用规程,能清楚明白地教给农民使用技术要领。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大力培养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人才和一专多能人才。
三是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与支持。加大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增加财政收入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比例。加强对农民协会、农民组织的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其健康的发展。农民协会是农民私下自愿组织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组织,它简便、灵活、高效、务实,是我国适应未来农业发展的一种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四是不断创新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农业技术推广成果的好坏取决于是否能提高生产力和农民的收入,所以应该重视农业技术的创新,同时也要重视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创新,更好地让农民接受新的农业技术,使之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和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在农业推广过程中,不但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各项素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一项硬件因素。要不断加强农民使用新技术的重要性,利用广播、电视、电台各种媒介宣传农业科学技术,不断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乡普及与推广农业新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奋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政府行为创新政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4(04):11-14.
[2]邱小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分析与建设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04):72-74.
[3]林英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探析[J].陕西农业科学,2007(05):139-141.
[4]蒋和平,崔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0(06):18-28.
[5]李维生.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必由之路——论建设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8(1):113-118.
[6]朱方长.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设计的理性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9(01):121-125.
[7]杜丽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1(11):176-180.
[8]陈为京,李维生.加快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8-12.
作者简介:李洁光,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管理;胡文涛,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