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分析与调整

2015-10-10 11:37张晓杰陈俊宇周克艳刘芳清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份额农业产业产业结构

张晓杰,陈俊宇,周克艳,刘芳清

(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近年来,湖南农业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方式正在向科技型、知识型转变,农业产业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区域竞争能力;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新的发展时期,农业产业结构的分析与调整至关重要,国内学者已展开热烈讨论。徐端阳等[1]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方法,对福建省林业三次产业及其主要次级产业进行了研究;任珂[2]在低碳经济下背景下,对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了研究;金赛美[3]对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湖南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进行了研究;李松青等[4]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行了研究。蒋琳[5]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综上所述,已有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农业产业结构的研究,对农产品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项目组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科学评价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现状,找出优势产业部门和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并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1 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缩写为SSM)是由美国学者Dunn 等提出的。该方法在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和产业结构分析已得到广泛应用。

1.1 基本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把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看作为动态的过程,把该区域所在的大区或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作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定义为Gi, Gi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动可分解为Ni、Pi和Di3个分量。Ni为份额分量,Pi 为结构偏离分量,Di为竞争力偏离分量,用公式(1)表达为:

通过3个分量的组合变化来阐述某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确定引起经济增长和衰退的具体原因,评价该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各产业部门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中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的优势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该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6]。

1.2 数学模型

假设以下经济变量。e0,研究区域初期经济体总产值;et,研究区域初期末期经济体总产值;ei0(i=1,2,…,n ),研究区域第i个产业在初始期的产值;eit(i=1,2,…,n ),研究区域第i个产业在初始期与末期的产值;E0,研究区域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在相应初期的总产值;Et,研究区域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在相应末期的总产值;Ei0(i=1,2,…,n ),区域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初期第i个产业的总产值;Eit(i=1,2,…,n ),区域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末期第i个产业的总产值。

公式(2~7)中,ri表示研究区域第i个产业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Ri表示研究区域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第i个产业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Ni用以衡量研究区域按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实现的增长份额的变化量;Pi用以衡量部门的产业结构对研究区域经济总量增长产生的贡献,Pi的值越大,贡献越大,反之亦然;Di用以衡量研究区域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国相比的竞争能力,Di的值越大,说明该产业部门竞争力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越大[6]。

2 湖南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2.1 数据来源

研究中,全国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产量的数据来源于2006~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湖南省各部门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产量的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和《湖南省农村统计年鉴》。2006~2014年各农业产业部门的总产值及农产品的总产值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2.2 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以2005年为基期,2013年为末期;以全国为参考区域,湖南省为研究区域。选取湖南省以及全国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数据作为研究依据,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模型计算出湖南农、林、牧、渔、服务业各农业产业产值总增长量G,增长份额分量N、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 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表1)。

表1 湖南农业产业结构shift-share 分析 (亿元)

由表1 可知,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为:(1)根据总增长Gi和全国偏离分量Ni,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均高于按全国增长水平实现的增长份额。(2)从产业结构偏离份额份量Pi来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均为正值,说明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均有正效应,且农业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最大。(3)从竞争力偏离份量Di来看,农业、林业、服务业为正值;牧业、渔业为负值,说明农业、林业、服务业区域竞争力强,且农业区域竞争力更明显;牧业、渔业区域竞争力处于劣势。

2.3 农产品结构分析

以2005年为基期,2013年为末期;以全国为参考区域,湖南省为研究区域。选取湖南省以及全国的主要农产品数据作为研究依据,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模型计算出湖南各主要农产品产值的总增长量G,增长份额分量N、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 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表2)。

由表2 可知,(1)湖南所有主要农产品的Ni 均为正值,表明这些农产品均属于增长性农产品,其中蔬菜种植的产值增长量最大,茶叶和薯类的产值增长量最小,各产品增长性排序为:蔬菜>生猪>水果>稻谷>水产品>禽蛋>玉米>油茶>牛>油菜>羊>豆类>烟叶>茶叶>薯类。(2)根据农产品产值的结构偏离份额份量Pi和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量Di的组合状况,可以将这15种主要农产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农产品的结构和竞争力均有优势,即结构偏离份额份量和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量均大于零。这一类农产品的竞争力较强,结构较为合理,增长势头强劲,包括油菜、水果、牛、水产品和禽蛋5种。第二类是结构较好,但区域竞争力较差的农产品,其结构偏离份额份量大于零而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量小于零,这一类农产品包括稻谷、玉米、豆类、薯类、蔬菜、烟叶、茶叶、油茶、生猪和羊10种。

表2 湖南主要农产品Shift-share 分析表 (亿元)

3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3.1.1 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根本上遏制产业结构雷同的弊端,提高区域竞争能力。

3.1.2 控制原则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注意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协调好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系,否则会导致整个农业产业结构比例失衡[7]。

3.1.3 综合效益统一原则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结构的综合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8]。

3.1.4 可持续原则 在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湖南省应根据本区域的综合现状,解决环境、资源、能源、人口和食物的多重压力,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3.2.1 调整种植业结构 建立以水稻为主,其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各占适当比例的生态高效耕作结构。一是实施耕地综合种植增产增效工程。在双季稻区成片农田实行水稻“保双”高产种植,大力扩大双季超级稻种植面积;其它农田实行“稻—油”、“稻—菜”、“烟—稻”等生态高效种植模式,重点扩大“稻—油”种植面积,主攻一季中、晚稻优质高产种植,实现水稻单产水平有实质性提高,确保水稻总产稳定增长,适度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重点发展“稻—稻—油”667 khm²,“稻—稻—肥(青饲料)”667 khm²,双季超级稻133 khm²,“稻—油”667 khm²,“稻—菜”667 khm²,“烟—稻”133 khm²。实现年水稻种植面积4 400 khm²(其中超级稻种植面积1 330 千hm²),年水稻总产量300 亿kg 以上;年油菜种植面积1 330 khm²,年油菜籽总产量24 亿kg 以上;年耕地每667m2综合平均增收200 元以上。二是实施特色高效种植工程。在城市郊区和丘陵山区大力扩大特色高效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一批特色高效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和优势产区。以“一园一品”、“一村一品”为抓手,重点发展特色旱杂粮种植667 khm²、特色蔬菜种植667 khm²、特色优质水果种植667 khm²、特色名优茶叶种植133 千hm²、特色中药材66.7 khm²,建设一批年收入超过5 000 元/667m2的特色旱杂粮示范园、超过1 万元/667m2的特色水果示范园和名优茶叶示范园、超过1.5 万元/667m2的特色蔬菜示范园和特色中药材示范园,形成一批特色产业村。

3.2.2 调整养殖业结构 稳定生猪养殖规模,积极发展草食畜牧、家禽、水产养殖,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合理布局畜牧养殖空间,加快推动畜牧养殖向农产品主产区和丘陵山区转移,大力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建立生态保护区养殖退出机制,推行适度规模生态健康养殖,做到养殖业与种植业生态协调、经济互补发展,实现养殖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努力将生猪、草食畜牧、家禽和水产养殖的产值结构由2013年的57.5 ∶7.8 ∶18.9 ∶15.8 调整到2020年的53 ∶10 ∶20 ∶17,使林下生态规模养殖家禽的比重达到家禽养殖的50%。

3.2.3 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大幅提升农业服务业比重。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和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扩大绿色农资供应、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专业化作业、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和范围,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力争到2020年湖南省农业服务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升4.5个百分点。

3.2.4 拓展产业链条 第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湖南省每个县(市、区),重点建立1~2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延长当地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实现农产品附加增值。第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农产品物流业,提高农产品流通交易效率,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第三,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在城市郊区和旅游景区,建立一批农业科技园和休闲农庄,发展高端农产品,拓展农业多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徐端阳,杨建州.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3(16):41-44.

[2]任 珂. 浅议低碳经济下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J]. 中国农业信息,2013,(7):267.

[3]金赛美. 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湖南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J]. 求索,2015,(1):79-82.

[4]李松青,刘异玲.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2013,(6):145-147.

[5]蒋 琳.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2:12-13.

[6]崔功豪.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李 瑞. 低碳经济下的湖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8]张 颖,丁 贺,张 锐.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安徽省林业优势产业的选择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7):115-120.

猜你喜欢
份额农业产业产业结构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资源误配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什么是IMF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