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主要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耐病性田间试验

2015-10-10 05:43沈田辉丁世峰卞康亚车晋英吴明昊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扬麦病性田间试验

沈田辉 丁世峰 张 玉 陈 华 卞康亚 车晋英 吴明昊

(1.江苏省大丰市植保植检站,江苏大丰224100;2.大丰市稻麦原种场,江苏大丰224100)

14个主要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耐病性田间试验

沈田辉1丁世峰1张玉1陈华1卞康亚1车晋英1吴明昊2

(1.江苏省大丰市植保植检站,江苏大丰224100;2.大丰市稻麦原种场,江苏大丰224100)

为评价盐城市沿海、里下河、淮北地区14个主要种植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耐病性,在盐城市小麦“一喷三防”课题组统一安排下,2014年大面积试验、示范,采取统一播种期、统一施肥、统一播种量、统一播种方式、统一种植密度等“五统一”田间管理措施,结果表明,14个试验小麦品种中有9个品种对赤霉病具有较好的耐病性。

小麦品种;赤霉病;耐病性

2010年以来,小麦赤霉病重发频率高[1],为明确掌握盐城市沿海、里下河和淮北地区主要种植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耐病性,减轻小麦赤霉病对本地小麦生产的影响,在盐城市小麦“一喷三防”课题组统一安排下,我们于2014年进行了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耐病性的田间试验,通过实际的田间试验调查对比,为指导本地区合理选用耐病性品种进行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品种

根据常年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在沿海、里下河和淮北当地种植品种中初步筛选小麦品种14个[2],分别为淮麦33、镇麦6号、苏科麦1号、郑麦9023、豫麦18-99、苏麦188、宁麦13、宁麦14、宁麦16、扬麦13、扬麦15、扬麦16、扬麦20和扬麦22。

1.2试验田选择

试验在大丰市刘庄镇民主村进行,地处里下河稻麦区,试验区地势平坦、土壤黏质、肥力良好且均匀、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长势均衡,小麦赤霉病常发田块。

1.3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大区试验,每品种为一个处理,每处理设一大区,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每大区面积600m2。四周设2 m左右保护行。施肥、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式、种植密度等栽培方式统一进行。

试验田块于2013年11月16日施基肥并播种,30%复合肥675kg/hm2,2014年1月9日追施尿素250kg/hm2。播种前用2%戊唑醇拌种剂10g对水150~200ml拌小麦种10kg,3月17日用25%嘧菌酯120g/hm2及叶面肥、矮壮素,4月23日用25%嘧菌酯225g/hm2及叶面肥,4月29日用25%嘧菌酯225g/hm2、25%氰戊·乐果乳油750ml/hm2及叶面肥,5月5日用25%嘧菌酯225g/hm2、戊唑醇纯品120g/hm2及叶面肥。

自4月14日始,每天观察和记录当地温度、湿度及降雨等气象数据,直至5月29日试验调查结束。整个试验期间,日平均气温18.43℃,雨日19d,累计降水量140.4mm。

1.4病情调查时间及方法

在赤霉病病情稳定后,于5月29日开展病情调查。每大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点调查0.11m2,分别调查总穗数、病穗数及病穗的病级,最终计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数。

严重度分级标准:1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2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3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4级,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

病情指数=∑(级值×相应级值穗数)/(4×调查总穗数)×100

2 结果与讨论

2.1结果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中邓氏多重比较方法对试验各小麦品种的病穗率和病指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3],在本地相同种植环境、田间管理和防治条件下,镇麦6号、苏科麦1号、苏麦188、扬麦13、扬麦20、扬麦22及宁麦13、宁麦14和宁麦16这9个品种对赤霉病具有较好的耐病性,且这9个品种之间耐病性没有极显著差异;淮麦33和扬麦15这2个品种耐病性相对一般,且两品种间无极显著差异,但与较好的9个品种或相对较差的3个品种之间均成极显著差异;扬麦16、郑麦9023和豫麦18-99这3个品种耐病性相对较差,分别与其它品种耐病性极显著差异,且3个品种的耐病性比较结果为扬麦16>郑麦9023>豫麦18-99(表1)。

表1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感病性田间试验结果

图1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耐病性田间试验病穗率柱形图

图2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耐病性田间试验病指柱形图

2.2小结与讨论

2014年小麦赤霉病自然发生程度为大发生,在田间积极用药防治的前提下,通过对本地常见的14个小麦品种耐病性试验,基本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试验小麦品种中有9个品种,分别为镇麦6号、苏科麦1号、苏麦188、扬麦13、扬麦20、扬麦22、宁麦13、宁麦14和宁麦16对赤霉病具有较好的耐病性,最后调查的数据(见图1、图2)显示,这9个品种的病穗率和病指分别控制在1.11%~7.36%和0.49~3.38范围内;(2)淮麦33和扬麦15这2个品种耐病性相对一般,病穗率和病指分别控制在19.24%~21.69%和7~8.48范围内;(3)扬麦16、郑麦9023和豫麦18-99这3个品种耐病性相对较差,病穗率分别为27.64%、38.96%和52.71%,病指分别为17.33、19.33和36.73。

所选的14个品种中有北方品种(如郑麦9023、豫麦18-99)、南方品种(如扬麦系列、宁麦系列),田间扬花期略有差别,不同品种同时用药防治可能对部分品种的防效乃至耐病性的分析产生一定影响。气候适宜与品种感病是今年小麦赤霉病重发主因,虽然防治力度极大,但部分品种的耐病仍表现不佳。

[1]尹辉.大丰市2012年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经验[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3(3):46-47

[2]周晓彬,庄世界,鄢又国,等.小麦赤霉病危害及处理策略[J].中国种业,2011(7):64-65

[3]王洋,孙连发.小麦赤霉病主要抗源抗赤霉病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14-18

2015-03-27

沈田辉(1969-),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扬麦病性田间试验
脾系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研究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基于“风痰瘀虚”的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病性证素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研究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扬麦系列品种品质性状分析及育种启示
安徽不同生态区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差异分析
1996-2015年江苏省淮南麦区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增效氮肥田间试验结果初报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