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清兰 苟 源
基层队里的勤学“名人”
□ 邓清兰 苟 源
好学的漆梦东总是默默地钻研各项专业知识、背诵各类技术参数,直到熟记于心。他不仅想胜任自己的工作,更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
□ 漆梦东(右)读取游标卡尺上的数值。王浩 摄
采访24岁的漆梦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好像一直都有忙不完的事。
谈到摘得2014年集团公司井下作业工种铜牌的事,他说:“我也跟大家一样学习、准备,没有什么值得谈的。”对于工作上其他的事,他的话也大同小异:“我就是正常地工作、做好分内的事,没什么。”腼腆瘦削的他话不多,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口头禅“没什么”。
然而,在与他身边同事的交流中,在现场的工作场景中,从西南石油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技能比武前三名,到集团公司技能比武铜牌,许多的细节和画面,呈现的是这个中专毕业的小伙子身上独有的闪光点。
基层小伙儿漆梦东,值得我们点赞。
在修井现场,12小时两班倒、工作生活在野外、吃住在野营房,没有多余的时间,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下班后,现场工人最主要的放松方式便是拿起手机,上上网聊聊天、看看新闻和小说。那时还是普通修井工人的漆梦东总爱专注地看着手机,人人都以为他和工友们一样,在用手机打发时间。
时间久了,班长邓杰好奇了。怎么别的工友看着手机一脸的轻松、表情丰富,时不时还给大家念一段手机上好玩的信息,而漆梦东总是一脸严肃、闷声不语,也不回应大家的笑话,就好像没听见一样呢?
有一次,漆梦东专注看着手机,邓杰悄悄凑了过去,发现他在看的竟是石油行业修井知识,漆梦东看得很慢,仔细看完之后才翻页。
“漆小子,你每天用手机都在学习这些呀?” 邓杰问。
漆梦东脸一红,有点羞涩地点点头:“嗯,班长,手机查资料方便,我能多学些修井知识。”
“你也不用手机跟女朋友聊天吗?好像还从没见你笑呵呵地玩手机的样子。”邓杰好奇。
“我还没有女朋友呢。现在我想多用点心工作,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所以更要多努力才行,多用功把技术水平提上去,先把工作做好,以后再谈感情的事。”漆梦东脸更红了,又接着埋头学起来。
从此,爱脸红的漆梦东多了一个称号:“手机学习达人。”那时才19岁的他在工友中引发了连锁反应。邓杰发现,大伙儿休息时仍是看手机,但是说笑话少了,严肃专注的多了。原来,兄弟们受了影响,也开始拿着手机学习起来啦。
漆梦东很早就成了基层队里的“名人”。
他当副司钻时,当队上有钻杆、钻具拉运来时,即使原本不由他负责,也会主动帮忙清理,根据钻具尺寸、扣型、钢级等按入井顺序要求,将钻具摆放好,为班组提高效率。队领导和大班人员有事也爱找他。为什么他的效率高?因为他知道哪种钻具先入井,哪些后入井,工具中间需要哪些变扣,常规的钻具参数他都能一口背出来。
好学的漆梦东总是默默地钻研各项专业知识、背诵各类技术参数,直到熟记于心。他的笔记本有厚厚一摞。漆梦东说,只要学习就有收获,就对工作更有帮助,在岗位上更有成效,他不仅想胜任自己的工作,更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
2014年初冬,漆梦东在西南井下作业分公司更出名了,他在集团公司技能比武中夺得前三名的奖牌。
和他同参赛的工友说,在选拔赛上漆梦东理论第一,但作为技能操作工的他平时很少使用电脑,他的弱项便是设计和打字。为了扬长补短,在河南南阳培训的日子里,漆梦东每天6点起床,晚上12点后才休息,除了学理论、练操作以外,还特别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固定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打字,反复练习,从最初的每分钟20个字到最后盲打每分钟70多字。每天,他固定用两个小时的时间,甚至晚上做梦说梦话都是设计里的内容。
工友打趣:“你这么努力,准备拿个什么奖呀?”
漆梦东摇摇头:“我没想能得什么奖,尽力就好,我喜欢学习,也珍惜这个机会,这样集中培训的机会多难得呀,我不能错过,越努力越心安,越学越想学,只要努力了就不辜负公司花这么多心血和成本送我出来培训和比赛。”
漆梦东的努力收获了成绩,也为公司参加集团公司技能比赛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认识他的人都说,漆梦东这小伙儿除天生记忆力好之外,最重要的是他比别人更刻苦、更用功,不贪安逸,好学。
元陆H-1井是漆梦东被提为技术员、成为基层队领导后施工的第一口井。
他常在钻台上一守就是12小时,把当副司钻时带班作业的风格带到技术员岗,在他看来,技术员不是下任务书那样简单,他宁愿在钻台上待着,“这口井是重点勘探井,井筒条件复杂,施工工艺难度大,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管柱堵卡现象,工具出井、入井需要记录参数、照片,我得多守着,而且重点工序时上级领导和专家会来,我也可以多跟他们学点技术知识”。
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岗位都把学习当作首要任务,从技能操作岗转为技术管理岗,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提升业务能力,虽然一直默默学习和储备知识的他适应起来比其他人更快,但他并不满足,如饥似渴地珍惜一切提升能力的机会。他说,只有自己本事硬,才有资本管理别人。
漆梦东是直接从另一个基层队调到现在的队伍当队领导的,并且平时话不多,跟大家也没有“玩”成一片,不到一个月,班组员工就特服他。
他不只是“12小时守钻台的队领导”,还是“戴着手套上钻台的队领导”,这是班组员工对漆梦东的一贯印象。漆梦东随时上钻台都会戴上手套,看到班上员工忙不过来时,会主动搭把手,身体力行的做法使他和员工少了许多的隔阂。
不仅如此,一次工序中,甲方要求他们24小时不停工。快到吃饭时间,漆梦东找到后车大班、安全员说:“兄弟们,要赶工程,我们去换班上人员下来吃饭,我们晚点吃吧。”这样的小事比比皆是,班组员工深受感动。
“他虽然年轻,但他说什么,我们都服!”一个老员工流露出钦佩的眼神,肯定地说道。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