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Michael P.Oakes和纪萌(Meng Ji)联袂编辑的《语料库翻译学中的定量方法》一书以丰富的例证集中展示了如何利用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翻译研究,内容翔实,论述充分。本文通过《方法》一书内容的简要介绍,分析了此书的特色和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指出《方法》一书对从事语料库翻译学探索的研究者有很大的启示和参考价值。《方法》一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莫过于翻译量化研究手段多维应用的必要
性,同时研究者对各类体裁的译文分析也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方法 定量 翻译
一.引言
自Mona Baker撰文首开先河以来,语料库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已走过整整二十年的历史。这一研究范式熔文本描写和统计分析于一炉,以大规模的语言事实为对象,深入挖掘翻译文本的特征,带有鲜明的实证主义倾向,成为当前译学领域的一大特色。不过毋庸置疑的是,除了在语料库开发和翻译理论验证等方面拥趸甚众以外,现今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在广泛汲取跨学科知识(如社会、认知、文化等各学科)对研究发现进行理论阐释和系统运用语料库技术(尤其是定量统计检验)透视翻译活动的规律和本质等方面仍有明显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讲,2012年由Michael P. Oakes和纪萌(Meng Ji)联袂编辑并由荷兰John Benjamins公司出版的《语料库翻译学中的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以下简称《方法》)一书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扛鼎之作。该书以丰富的例证集中展示了如何利用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翻译研究,内容翔实,论述充分,对从事语料库翻译学探索的研究者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内容简介
《方法》一书由序言、13篇论文、附录和术语索引等四部分组成。在前言中,两位编者指出该文集的目的在于奉献一本全面解析语料库翻译学中基本定量分析方法的参考书,并寄望书中描述的相关技术方法能够为研究者们“开展该领域内各自的探索提供一个出发点”(Oakes &Ji: viii)。《方法》主体部分包含四大主题,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为“理论探索”,由3篇论文构成,主要关注翻译理论模型在语料库中的检验。
首先,Barbara Lewandowska-Tomaszczyk“显豁与隐匿:翻译研究中定量和定性方法的交互”一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把翻译看成由译者完成原文及其特有表达(如隐喻、转喻)的意象识解再到目的语概念重构的过程(reconceptualization),从而得以更宏观地看待意义的对应。随后,她以波兰语-英语平行语料库以及两种语言的参照语料库为例,分别对比了不同翻译方向下原文和译文、译文和原创文本间的主题性(keyness)和搭配特征。她的研究表明,对主题性、搭配、句构类型和隐喻等参数的考察可为我们窥探与特定语言相关的思维过程提供线索。在题为“翻译研究中的回归分析”一文中,Stefan Th. Gries和Stefanie Wulff重点介绍了利用开放源码R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作者认为,回归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只要我们预设以下任一前提,即:1)译者对某一词汇或结构的选择取决于多个独立变量;2)译者所面对的表达或结构在原语中有多种实现方式;3)译者翻译时拥有多种词汇语法选择,那么其在翻译研究中同样大有可为。为此,他们以INTERSECT语料库中的英语原文和德语译文为例,采用两种回归分析法对主句和状语从句间的排序进行了统计演示。纪萌的“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假设检验”一文同样采用了上述统计方法,并以此来验证其所提出的一个翻译实证分析框架的有用性。在她看来,翻译中有三种关系不容忽视,一是原文与译文间在诸如词汇、句构、语法等语言学层面上的联系,二是译作与目标语所处的社会和文化间的联系,三是不同译作与目标语演变之间的联系。基于此,作者兼用定量和定性的手段,选取杨绛(1978)和刘京胜(1995)两位译者的《堂吉诃德》中译本全面考察了原文语言特征、译文环境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目标语的历时变化等对翻译文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刘译在古语运用上比杨译更接近原作风格,并且译文的语言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呈现迥异的历时特性。
第二部分“基础语料库统计方法”侧重介绍多种统计学手段在语料库描写中的运用。
首先,在“挪威-西班牙平行语料库(Norwegian-Spanish parallelcorpus)研制”一文中,Lidun Hareide和Knut Hofland详细描述了建库过程,主要涉及文本遴选标准和流程、元数据和文本分类、电子文本入库流程等。该语料库参照西班牙-英语语料库(P-ACTRES)而建,旨在方便开展比较研究。作者还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工具对这一数据库进行了若干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原文和译文在字数、句长、省略、显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与此相比,Michael P.Oakes的“描写翻译语料库”一文更是充分展现了统计手段在揭示语料库文本特征方面的灵动和多样,他的介绍从方差分析、柱状图到Shapiro-Wilk检验和Z值计算,可谓不一而足。作者通过具体实例表明,运用这些方法可有效考察特定语言特征的分布,确定语料库样本的大小,检验词汇的丰富程度、搭配以及原文和译文的相似度等等。Shih-Wen Ke的论文“翻译语料库的聚类处理”一文则尝试将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应用到翻译语料库中。聚类分析是将一组数据分到不同簇的过程,目的是使同一簇内的数据呈现相似的特性。借用这一思路,作者以挪威-英语翻译学习者语料库TK-NHH Translatrkorpus为例,着重探讨了分离法(partitioning)和层次法(hierarchical)的操作运用。分析显示,聚类分析能够很好地根据译文的主题和可接受度进行分组,其结果与人工分类的情况是一致的。endprint
第三部分“文学翻译的定量探索”收录了3项个案研究,分别探讨了统计学方法在考察不同语言组合间文学翻译作品的语言特征方面的运用。
相较于其他体裁,文学作品及其译作往往由于数量众多、文本易得、语篇同质性和连贯性强等特点成为语料库探索的优先选择,而翻译文体的研究更是这一领域的一大热点。比如,纪萌和Michael P.Oakes选取Edward C. Bowra(1868-70)和Henry B. Joly(1892-3)的《红楼梦》英译本,比较了二者在文本特征上的差异。作者通过一系列双变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尽管上述两个译本在向19世纪的西方读者译介曹雪芹这部鸿篇巨制的过程中影响巨大,但它们的语言风格迥然不同。具体表现在,与Bowra大量倚重连词和属格等功能词来彰显原文逻辑结构不同,Joly在其译作中更多地使用各种地道的英文表达,从而使其行文流畅自如。在作者看来,后者的这种处理体现了其保留译文特色并展现一种全新的文风的意图。Jon M.Patton和Fazli Can分析了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及其土耳其语译本,其目的是为了区辨那些保留在译作中的原文文体特征。他们选取了句长、高频词、形符长、类符长、类符-形符比等五个文体标记。逐步判别分析(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的结果表明,同一个标记在区分不同语言表述的相同信息中其成功率也不尽相同。另外,除了类符-形符比在土耳其译文中的识别率尚可之外,其余几个标记在原文中的表现要优于译文。作者最后指出,文章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作比对原作与译作间的连贯性(consistency)或诊断译文中潜在的剽窃原文的行为。最后,Jan Rybicky的文章同样围绕翻译文体的话题展开。原著者身份推定(authorship attribution)是以往文体计量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其论文“译者隐身之谜:翻译研究中的文体计量分析”中,Jan Rybicky借鉴这一概念,独创性地将其用于研究译者的可见度(visibility)。为此,作者遴选了一个包含65部波兰语小说译本的语料库,这些小说译自11位母语为英、法、意大利语作家的原创作品,共有20名译者参与。有意思的是,Delta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一常用的身份推定手段在区分译者风格上未能奏效,而这也恰恰为韦努蒂的译者隐身论提供了佐证。不过作者同时也承认,上述单一的统计方法无法概括译者身份的全貌,还需要利用其它手段进一步加以考察。
第四部分“翻译词汇的定量探索”中的4篇论文主要从词汇角度入手,探讨如何有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翻译语言特征和翻译策略。
首先,纪萌的文章“翻译与科技术语”选择以19世纪中后期的科技术语翻译为对象,从历时的角度考察译者在构建早期的汉语科技话语系统时所做的种种努力。作者认为,随着彼时来自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不断东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语言对树立中国的现代形象至关重要。这期间,一些汉学家和知名的传教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保证研究的代表性,作者分别选取了由5位不同译者译自英、荷、法等语种的汉译科学著作组成语料库。在此基础上,文章借用分层聚类分析详细描述了各汉译文本中的类符长度变化和功能词的分布特点,从定量的角度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传统学术话语为接纳新的科学理念所做的改变。Alexandre Sotov则把观察的视角转向诗歌,在“吠陀神话翻译中的词汇选择:译者的游戏”一文中他以印度经典古诗Rgveda及其德、俄语译本为例,兼用语料库工具和博弈论分析和解释了原文内容和语境如何影响译者在处理吠陀神话人名(Vedic terms)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两位译者最为常用的是手法是改编(transcription),其次分别是显化和隐化。Gard B.Jenset与Barbara McGillivray的研究瞄准了翻译英语中派生词缀的使用及其能产性(productivity)。两位作者分别对比了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对应分析三种统计方法在揭示上述现象与译者、原文、原作者以及文本类型等多个变量之间关联的有效性。结合翻译英语语料库(Translation English Corpus, 语类来源包括小说、传记、自传、新闻和航空杂志等)的分析表明,后两种方法要优于因素分析,而且文本类型对词缀分布和能产性存在较为显著影响。作者也由此推断,受目的语中文本规范的制约,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因循了传统的词缀使用方式。翻译文本是否与原生文本存在语言特征上的本质差异始终是语料库翻译研究中的一大悬念。Gert De Sutter,Isabelle Delaere和Koen Plevoets等人则试图通过一项词汇计量研究(lectometry)来对此做一管窥。为此,他们从荷兰双语平行语料库(Dutch Parallel Corpus,语类来源包括小说、散文、新闻、教材、行政文件等)的荷兰语原创文本和翻译文本中选取了10对同义词(正式和中性词各一个)作为词汇频率概貌的分析对象。随后的对应分析和逻辑回归建模支持了当初的假设,即译文与非译文之间存在差别。不过,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虽然荷兰语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相比在词汇使用上更为正式,这一特点却受到文本类型和原语的制约。
三.主要特色与不足
王克非在其《语料库翻译学探索》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料库翻译学是以语言理论和翻译理论为研究上的指导,以概率和统计为手段,以大规模双语真实语料为对象,采用语内对比与语际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对翻译现象进行历时或共时的描写和解释,探索翻译本质的一种翻译学研究方法”(王克非2012:4)。可见,借助统计手段对翻译语言进行系统描写是语料库翻译学的根本法则。随着语料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大规模翻译语料库的相继建成,拓宽定量研究的内涵和深度是摆在广大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语料库翻译学不可回避的发展路径。毋庸置疑,《方法》一书的及时出版顺应了这一需求,同时也是量化翻译研究不断深化的有益尝试。总体而言,全书主要有如下特色:endprint
首先,定量手段灵活多样。诸如回归分析、对应分析、卡方检验、聚类计算等等语料库语言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开始在翻译研究中有了用武之地并显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翻译文体的考察上。尽管在测量参数的选择上差异不大(如常用平均句长、标准类符-形符比等),但与以往研究中简单地计算频次和比例相比,本书中类似纪萌和Michael P.Oakes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Jon M.Patton和Fazli Can的判别分析以及Jan Rybicky的Delta技术等等计算方法大大完善了翻译量化研究的方法体系,也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潜藏在翻译语言背后的种种文体特征提供了可能。
其次,研究内容丰富多元。语料来源上,既有传统研究关注较多的文学翻译,也涉及科技翻译、新闻翻译、官方文件翻译等。考察变量上,既包括搭配、高频词和类符-形符比等常用指标,也有借自二语研究的词缀分布和词汇概貌等参数。话题选择上,既涵盖宏观的文体分析,也兼顾微观的词汇特征;既有对译语特征的描写,也有对翻译策略的解析。此外,语种因素也是语料库翻译研究中一个重要变量。翻译活动是一种跨语、跨文化交际,对不同语种和不同方向下的翻译语言进行个案分析在揭示其普遍性特征的同时也将逐渐加深我们对语言个性的认识。
再者,方法引介与理论思索互补。虽然本书意在示人以法,为语料库翻译学中的量化研究提供参考,但书中的理论视角和研究发现也颇有见地和分量。一方面,定性和定量方法的互参能为研究者提供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和独到的探索途径,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质量和价值;另一方面,借助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现有翻译理论和假说进行反复证实或证伪也符合翻译学科发展的大势。
《方法》作为第一部系统介绍量化翻译研究方法的文集当属难能可贵,但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之处。比如,语料库口译研究近年已呈不断兴起的态势(Setton 2011;Straniero Sergio & Falbo2012),不过书中并未收录相关文献,也没有谈及具体定量方法是否适用于研究口译文本的问题。此外,Stefan Th.Gries和Stefanie Wulff的论文方法介绍多于理论思考,归入“基础语料库统计方法”的范畴似更妥当。
四.对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启示
不可否认,当前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已在诸如翻译共性、译者风格、教学应用等多个领域成就斐然,但不少分析仅仅止步于具体变量的频率和比例统计也是不争的事实(胡开宝、毛鹏飞 2012)。鉴于国内的语料库翻译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借鉴国外相关探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方法》一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莫过于翻译量化研究手段多维应用的必要性。长远来看,语料库翻译学的跨学科发展不能停留在学科界面间的浅层交叉,而应该体现在彼此知识和方法体系间的深度融通。在这方面,《方法》中的研究者已经做出了极为有益的尝试,值得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者汲取和借鉴。
此外,《方法》中研究者对各类体裁的译文分析也值得我们关注。一个较为客观的事实是,可能受到语料来源、数量和获取难易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用于翻译研究的语料库基本上以文学作品为主,少有专科或专门平行语料库问世(王克非2012:209)。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语境中的语场、语旨、语式三个变量制约着文本的特定类型,也决定着语篇的具体功能。翻译是一种跨语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文本作为这一过程的终端,以语篇的形式存在,语境不同,类型和功能自然各异。因此,把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推广到不同的语篇类型也应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大专科或专门平行语料库的研制和开发,为相关的实证研究建立足够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努力发掘不同语类中翻译文本的词汇和语篇特征,证实或证伪现有的理论假说,为人们深入了解翻译操作的本质提供可能。
五.结语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讲,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影响着学科本身的理论化水平和长远发展。宋代大儒朱熹曾有语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如果说语料库翻译学廿余载的摸索已为我们积累起了相当的旧学,那么《方法》一书则是这门学科培养新知的重要一步。它既让我们领略到翻译实证研究广阔的探索前景,也必将推动整个翻译学科朝着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Oakes,M.&Ji, M. (eds.). 2012.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C] //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Setton,R.2011.Corpus-based interpreting studies (CIS):Overview and prospects [C] // A.Kruger, K. Wallmarch & J.Munday.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London/New York: Continuum:33-75.
[3]Straniero Sergio,F.& Falbo, C.(eds.).2012.Breaking Ground in Corpus-based Interpreting Studies [C] // Bern: Peter Lang.
[4]胡开宝,毛鹏飞.2012.国外语料库翻译研究述评[J].当代语言学(4): 380-395.
[5]王克非.2012.语料库翻译学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介绍:许丽学,浙江树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 翻译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