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此后,本届政府不断推出鼓励创新创业、清除市场壁垒的各种新政。一年后,在刚结束的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中国最重要的结构性改革是激发全体人民的无穷创造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作为人口密度大、人均环境容量小、资源能源比较匮乏的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较高的优势,大力推进“双创”,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成效显著。
多措并举,推进“双创”
推进载体建设。按照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的要求,加快打造由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集聚区等组成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链条。加快建设适应不同人群的创新创业载体,支持地方建设20多家团属青创空间,建设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培育示范基地和孵化(培训)基地。目前,全省正常运行的县级以上创业基地达1797个,入驻企业达9.8万家。
培育创新型企业。一是加快培育民营科技企业及科技中小型企业。创新培育机制,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努力形成“草根”创新创业蔚然成风、本土科技企业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突破8万家。二是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促进一批成长期小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三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使其尽快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全省创新型领军企业达140家。
强化多元投入。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投、首贷、首保”融资瓶颈,创新科技风险分担机制,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创业投资和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努力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创新投入体系。一是开展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试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原则,省、市、高新区联动共建的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达到16.5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合作银行累计向2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17.2亿元。二是建立省地联动的天使投资风险补偿机制。设立3亿元的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两年来,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233家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股权投资9.7亿元。三是开展科技保险风险补偿资金工作,探索通过科技保险为中小企业分担创新风险和融资增信。
深化改革创新。改革的空间决定发展的空间。江苏省着力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深化改革,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管理、技术、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大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投入,通过创客红包、贷款风险补偿、科技创业补助、创新券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完善新型孵化器发展扶持机制,针对众创空间等集中办公等特点,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完善知识财产权确权制度,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
集聚和用好人才。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吸引全球人才到江苏创新创业,目前全省人才总量超过1000万人,比“十一五”末增长24.7%。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多地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将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人才贡献率等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指标。着力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2万多人;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98人、占全国的11.5%,其中创业类226人、占全国的30.1%。高度重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设立杰出青年基金和青年基金专项,每年资助1000名左右青年科研骨干创新创业。着力健全鼓励创新的利益导向机制,完善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改革科技成果处置办法,优化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
成效显著,实现“六新”
江苏省推动“双创”深入开展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六新”:一是创业企业培育实现新跨越。上半年,全省新登记企业16.9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1.8%,高于全国增速12.3个百分点。二是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全省扶持劳动者成功创业8.3万人,其中大学生创业1万人;带动就业33.4万人。三是创业载体建设取得新成效。上半年新增450多家众创空间等各类创业载体;全省建有各类科学企业孵化器553家,孵化面积28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3万家,均居全国首位。四是创业服务资源集聚取得新突破。新增“新三板”挂牌融资企业156家、总数达340家,60%以上的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省创业投资机构达589家,管理资金规模超1872亿元,居全国第一。五是创业服务工作取得新提升。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近300家。加强创业培训,上半年培训人数超10万人,创业培训后成功创业2.5万人、带动就业9.6万人。六是以改革推动“双创”取得新进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登记,试点运行“三证合一”登记。今年以来,全省累计减免小微企业税收近40亿元。
“江苏省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创业史。现在,江苏正在进行第三次经济转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风吹遍江苏省每一个角落。”江苏省副省长徐南平向报道“发现双创之星”大型系列活动的中央媒体记者表示,“创业已经成了创业者们的一种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政策落地,仍有困惑
在本次 “发现双创之星”江苏行过程中,记者走访了苏北、苏中部分城市,与当地的双创之星、从事创新创业服务和指导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他们认为,现在是难得一见的创新创业好时机,政府层面也全力帮扶各类创业群体,然而在一些地方,政策落地的过程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扶持政策各自为政,难成合力。某些地方组织部、科技局、人社局、经信委、团市委等都出台帮扶政策,拿出扶持资金,但各部门没有公共的平台,不能把政策融合后一起送给创客,造成今天我送点政策和资金,明天你再来送政策、资金,条件好的大学和科技园吃得撑得慌,实力单薄的创客比如出身农家的毕业生、没有科技含量个体创业者,各方面资源都很单薄。每个部门工作上都想出成绩的后果就是,帮扶的群体过于集中。
好政策落地较难。各部门都有帮扶资金,类型也形式多样,但具体操作起来,门槛过高,要各种证明,手续繁琐,时间较长,打击了创客创业的激情。政府都怕资金被挤占挪用,资金监管的绳子拉得太紧、太死,这不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特别是有的资金刚拨到位,立刻要下来审计检查,让创客对帮扶产生怀疑。
从大学生村官和创业大学生征得的意见显示,初创者认为,17%所得税有点高,对于成熟的大企业这个税收还能承受,初创者起步成本较高,希望能有所减免。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创贷没办法落实,缺乏天使投资,吸引优秀人才较困难,特别是苏北地区。
创业园软件服务有待改善。有海归创业者表示,政府很关心创新创业,但基层有些地方做得不是很专业。发达国家的创业园都是立体服务,通常都配备有为初创企业进行财务辅导、法律、物流等服务的机构,而我们的创业园“只有楼,别的什么都没有”,跟国外还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