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婷 王宪红
摘 要:比较分析了中国和世界优秀链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旋转速度以及专项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中国链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及身体形态条件方面很接近世界高水平链球运动员指标,但在旋转速度和专项能力方面差距明显。研究认为,旋转速度慢是阻碍我国运动员竞技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专项运动能力差是制约我国链球运动员进入世界顶级水平行列的主要原因;而早期训练阶段没有将高水平的技术动力性结构模式构建起来是我国链球运动落后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男子链球 身体形态 身体素质 专项能力 旋转速度 技术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249-02
从1976~1990年期间,我国男子链球在亚洲傲居领先地位。但是近20年来,我国链球项目运动整体水平处于相对下滑时期,与世界顶级运动员成绩的距离相差甚远。那么,我国链球与世界水平差距在哪里?怎样尽早缩小这一差距,长期以来,一直为我国链球项目在理论与运动训练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该文拟通过对我国链球选手与世界选手基础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专项运动能力及其链球旋转速度等方面加以对比剖析,从而探寻出优势及劣势,为我国链球项目选材与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2.1 中外选手身体形态条件比较分析
尽管与投掷铁饼和铅球相比,链球项目竞技对运动员基础身体条件的要求比较低,但作为最基础的身体形态指标,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在投掷链球运动中依然有着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由表1可以看到,我国链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及其克托莱指数三项身体形态基础指标均值分别为184厘米、101公斤和548.91克/厘米,而世界顶级链球运动员分别为185.62厘米、100.61公斤和542.13克/厘米。由此可见,和世界顶级链球选手指标相比,我国链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及其克托莱指数三项主要形态指标相差很小,但竞技成绩却和世界顶级链球选手差了13.67米。显而易见,导致其竞技水平差距的主要因素并非是我国链球选手的身体形态基础条件。
2.2 中外选手身体素质方面比较分析
近几年以来,伴随着链球运动项目教学训练手段、方法的变革,以及关键技术的创新和训练内容结构的优化,链球的竞技水平显著地提升了。同时,人们对链球项目本质属性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纯力量型项目变成了快速力量型项目。一般而言,链球运动员如若创造高水平运动成绩,不仅需要具备理想的身体形态基础条件,而且需要具有较全面的速度、力量以及灵敏和协调性等综合素质。因此,现在的世界顶级链球选手都非常重视身体训练的全面发展,而且其身体专项素质水平指标参数都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前些年,我国一些老选手的一般身体训练水平也比较地全面,某些选手身体素质甚至即使与国外顶级选手身体素质相比亦相差无几。比如江西省链球选手毕忠(全国链球纪录77.04米创造者)30米跑、立定跳远、抓举、提铃至胸、深蹲和后抛铅球六项身体素质指标分别是3.2秒、2.97米、120公斤、160公斤、240公斤和16.50米,这与前苏联顶级链球选手谢迪赫六项身体素质指标相比并不逊色,但毕忠的投掷链球成绩却相差甚远(见表2)。由此说明,我国链球选手身体素质基础亦并非是阻碍其运动成绩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
2.3 中外选手专项能力方面比较分析
从运动训练理论来讲,链球选手的一般身体训练对于达到较高的竞技成绩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对于高水平链球运动员来讲,则已不起决定性的制胜作用。因为高水平链球运动员所具有的一般身体训练水平已足以使其达到世界顶级水平运动能力(见表3)。
从表3可清楚看出,世界顶级选手谢迪赫的竞技成绩由81.80米提升至86.30米这一发展时期,亦只不过是在投掷8公斤链球和6公斤链球的成绩数值有了明显攀升,这说明谢迪赫自身的专项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但谢迪赫的一般力量和他的身体素质指标都有些下降。由此可知,伴随着链球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质量的不断的提升,运动员自身的一般身体训练水平会越来越倾向于发挥一种支持辅助的作用,不再需要更高的身体训练水平指标,因此在这个阶段提高专项运动能力和发展专项身体素质才是增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中之重。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是训练积淀,也是转换其它身体素质通向专项技术的关键环节,是专项技术与一般身体素质的耦合点。前苏联选手谢迪赫之所以能将8公斤的较重链球投掷达79米,能将6公斤的较轻链球投掷达96米,其原因是他能够比较好地将身体素质基础转化到专项运动能力里,并且使用娴熟合理的投掷技术稳定地发挥出来,展现出非常强的专项运动能力。和他相比,我国运动员毕忠却仅能将8公斤的重球投至70米,6公斤的轻球投至82米(见表2)。其差距在哪里,不是身体形态条件和身体素质基础方面的问题,而是专项能力地训练不足,使其在专项运动能力上有较大差距。这是使我国链球项目运动员难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主要原因。
2.4 中外选手旋转速度方面比较分析
据有关研究证明,链球选手的竞技水平与出手初速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运动员出手初速度对投掷链球成绩的影响非常大。因为链球选手的投掷过程旋转速度可以和球体速度迭加,所以出手初速度的进一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人体旋转速度的增加,运动员自身旋转速度快其链球运行速度才能加快。当今世界高水平链球选手投掷旋转速度越来越快,一些链球选手甚至在投掷过程中以损失较大的旋转幅度来换取旋转速度的增加,链球的运行速度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相比起来,我国的链球选手在这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差距(见表4)。
专家对链球比赛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链球选手的运动技术均较为规范、娴熟,但投掷链球时旋转的速度普遍比较低,旋转的节奏比较慢,没有表现出连续的加速感。反观世界高水平链球运动员投掷链球的时候,四圈旋转的周期明显一圈比一圈快,其加速节奏特别快。由表4可知,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二至六名世界优秀选手四圈链球旋转最大速度和出手初速度均值分别达到16.48米/秒、 21.54米/秒、24.64米/秒、25.90米/秒及29.92米/秒,而我国选手四圈链球旋转最大速度和出手初速度均值仅分别为14.38米/秒、19.00米/秒、22.25米/秒、23.51米/秒及26.73米/秒,与其分别相差2.1米/秒、2.54米/秒、2.39米/秒、2.39米/秒及3.19米/秒。另有文献证明,在最后用力能力上,中国与世界高水平链球选手差距并不大。这进一步验证了我国链球选手主要在旋转速度上有着明显的差距,这是影响我国链球选手竞技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
2.5 中外选手早期动力性结构模式构建差异比较分析
在青少年时期,链球运动员训练的重点应该是优先发展专项旋转速度,尽快建构起高水平的运动技术动力性结构模式,运动员动力性结构模式的成功构建,是由链球器械重量选用的合理性决定的。依照运动训练理论,发展青少年选手的专项旋转速度一般采用投掷不同重量链球的手段,使其形式早期的快速的投掷旋转节奏,将较快的运动技术结构摸式构建起来。由于身体正值生长发育阶段,青少年选手的自身力量素质明显薄弱,这一时期如果盲目地要求他们使用7.26公斤重的标准链球把旋转运动技术掌握好,并获得较快的旋转速度,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前苏联教练员对青少年选手的早期训练方法,是先构建起接近成年选手采用7.26公斤标准球投掷世界纪录远度的运动技术节奏,即让他们采用不同重量的轻球构建起80米以上的动力性结构模式,而后再逐渐增加器械的重量,3公斤、4公斤、5公斤、6公斤、7.26公斤。如前苏联链球选手尼库林的动力性模式是逐年得到完善的(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前苏联选手尼库林14岁时仅投掷3~5公斤的链球,而从15岁开始则投掷标准链球,尼库林由49.92米的成绩提高到83.54米的成绩训练了七年的时间。在他17岁的时候投掷4公斤链球就能达到84.40米的水平,在18岁的时候投掷5公斤链球就能够达到88.70米成绩,在19岁的时候投掷6公斤链球达到了82.86米的成绩,在20岁时投掷标准链球就达到了80.34米,在22岁时投掷标准链球达到了83.54米的成绩。显而易见,尼库林运动训练初期使用了大量的轻链球,以优先发展专项旋转速度为主,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训练年限的增加,运动员采用链球的重量也随之递增,从轻链球开始渐渐地接近和达到标准链球,尼库林逐渐构建起了一个成功的动力性结构模式。
而长期以来,我国链球运动的训练方法一直将成绩的提升作主要的展目标,即先构建起运动员的技术动力定型,然后采用逐步的运动训练不断地巩固和重复同一种技术模式,再逐渐地提升竞技能力。在早期训练中,运动员过多地采用标准链球或者更重的链球进行投掷,在训练旋转技术时采用轻链球的比例很少,导致其未能形成快速的旋转节奏。久而久之,使运动员的高速度、快节奏动力性结构技术模式的构建受到影响,这是我国男子链球运动落后的根本原因所在。
3 结语
(1)我国链球选手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基础条件与世界顶级链球选手指标差距很小,因此导致竞技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运动员现有身体形态基础及身体素质。
(2)运动员一般身体训练为专项技术的提高、专项身体训练和专项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提升专项运动能力和发展专项运动素质是取得高水平运动成绩的重要环节。与世界高水平链球选手相比,我国运动员在专项运动能力上差距显著,这是制约我国链球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之一。而发展专项素质,提高专项运动能力是今后训练工作的关键。
(3)在旋转速度上,我国链球选手明显比世界高水平选手低,今后应该将旋转速度方面的训练作为重点,不再采用过去慢节奏、大幅度的传统旋转技术模式。
(4)我国链球落后的渊源是我国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未有构建起快节奏、高速度的动力性旋转模式,因此今后其早期训练应该优先发展运动员的专项旋转速度,在熟练掌握快速旋转技术之后,再将专项力量的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 曾凡辉.运动员科学选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 袁作生.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