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生态文明状况试评报告发布 总体状况企稳向好 生态省建设成效明显

2015-10-09 00:29
中国生态文明 2015年2期
关键词:省域状况文明

我国省域生态文明状况试评报告发布总体状况企稳向好 生态省建设成效明显

【导读】

2015年6月9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以下简称研促会)召开发布会,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状况试评价报告。研促会作为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主要关注方向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作为第三方的专业性、公益性、非营利组织,邀请有关部门、单位的专家和部分地方一线工作者,历经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完成了省域生态文明状况指数评价体系,并开展试评价,形成了本次评价报告。试评报告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将生态文明状况分为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生活、生态制度六大领域,参照国家“十二五”相关规划目标,以2010为基准年,以国家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权威数据为依据,对2013年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

图1 2010-2013年省域生态文明状况总指数得分分布

一、全国及省域生态文明总体状况

2010~2013年,全国生态文明状况总指数得分,各年度分别为75.88分、76.30分、77.73分、78.16分, 以2010年为基准年,2011~2013年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0.56%、2.45%、3.01%,生态文明状况总体逐年提升。

六大领域中,生态空间领域年际变化不明显;生态经济领域年际变化也较小,但整体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2011~2013年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0.34%、0.71%、1.05%;生态环境领域2011~2013年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1.66%、4.87%、3.01%;生态生活领域2011~2013年 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3.32%、6.62%、10.46%,各年度均有显著进步;生态文化领域2011~2013年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0.84%、3.23%、4.63%,进步比较明显;生态制度领域受各省生态环保及建设投资年度变化影响,2011年较2010年有所降低,2012、2013年又持续提高。

从省域生态文明状况总指数得分分布图(图1)可以看出,2010年,得分在75分以上的省份仅11个,占35.5%,而到2013年增至23个,占74.2%,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正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综合数据说明,2010年以来,我国生态文明状况企稳向好,进入持续提升的新阶段。

总指数得分前10位的地区是浙江、江苏、福建、重庆、广东、辽宁、北京、云南、四川、海南(如图2),其中,6个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表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生态文明状况相对其他区域也较好。2010-2013年,我国大部分省域生态文明状况都呈上升趋势,进步率排名前10位的地区是:宁夏、陕西、湖北、辽宁、海南、吉林、甘肃、河南、安徽、黑龙江(图3)。

目前,全国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辽宁、天津、山西、河南、湖北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图1、图2显示,浙江、江苏、福建、辽宁、四川、海南、湖北、吉林、河南、安徽、黑龙江11个省(市)跻身生态文明状况指数得分前10名或进步率前10名,表明我国生态省建设成效明显。

图2 2013年生态文明状况总指数排名(前10位)

图3 生态文明总指数进步率排名(前10位)

图4 2013年生态空间领域排名(前10位)

图5 生态空间领域进步率排名(前10位)

图6 2013年生态经济领域排名(前10位)

二、六大领域状况

生态空间领域排名前10位的省份均位于我国南部及东北地区。从排名及进步率结果(图4、5)看,四川、黑龙江、湖南、辽宁4个省域不但得分较高,2010-2013年的进步率也位于前10名之列;重庆、天津等省(市)虽然得分未跻身前10位之列,但近年来进步相对较快,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生态空间领域与生态环境领域得分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17),生态空间状况较好的地区,一般具有较优良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较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生态环境也相对较好。

生态经济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为0.572),一些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发挥其经济、科技优势,在能源资源节约、污染减排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具有较高水平;而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太高的地区,生态经济状况也达到较好的水平。从图6、图7来看,北京、重庆、四川、吉林、云南5个省域不但得分较高,进步率也位于前10名之列;贵州省生态经济领域虽然排名较后,但进步率最大,达8.5%。2010~2013年我国大多数省份的生态经济状况处于改善状态,但进步率偏低,须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生态环境领域得分排名较前的省域有海南、西藏、福建等,其中,海南、安徽、吉林、河南等省域不但得分较高,进步率也位于前10名之列(图8、9);陕西、辽宁、宁夏、湖北等省域虽然排名较后,但进步率较高,均超过10%。与2010年相比,2013年生态环境领域的得分一些地区进步明显,少数地区则出现倒退。而且该领域与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等领域得分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表明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任重道远。

生态生活领域得分排名前10位的地区有上海、福建、浙江、北京、江苏、天津、宁夏、辽宁、重庆、广东等( 图10)。2010~2013年,全国各省域生态生活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进步率排前10位的省份中(图11),甘肃进步率高达24.96%,居各省之首;海南次之,进步率达23.25%;宁夏、黑龙江、湖北、新疆、陕西、吉林、湖南、青海等省份进步率也达到10%以上。近年来,省域之间生态生活状况差距明显缩小。

生态文化领域各省得分总体偏低,2013年位列前10位的省份中(图12),江苏、浙江、上海名列前茅,其他7省得分差异较小。2010~2013年,各省生态文化领域得分大都呈现上升趋势,且多数省份进步率较高(图13),宁夏进步率超过15%,表明生态文化建设正逐步受到重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从该领域得分及进步率排名前10的省份来看,山东、天津、湖北、广西4个省域不但得分较高,进步率也位于前10名之列。

生态制度领域得分排名,年度之间变化较大,主要与生态保护和建设投资受国家和地区政策等影响有关。2013年,青海、北京、黑龙江该领域指数得分名列前茅(图14)。2013年相比于2010年,西藏、北京、安徽、山东在该领域的进步较为明显(图15)。

图7 生态经济领域进步率排名(前10位)

图8 2013年生态环境领域排名(前10位)

图9 生态环境领域进步率排名(前10位)

图10 2013年生态生活领域排名(前10位)

图11 生态生活领域进步率排名(前10位)

三、典型省域特征分析

根据不同领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将生态文明状况分为三种典型类型,即相对均衡型、经济及社会较发达型、空间及环境优势型。

各领域发展相对均衡的有浙江、江苏、辽宁、云南4个省份,浙江省除生态制度外其他各领域得分均居全国前列;江苏省除生态环境领域外,其他领域得分也居全国上游水平;辽宁省除生态经济、云南省除生态生活领域外,其他领域得分与全国总体水平基本持平。

以浙江省为例分析,如图16,2013年浙江省生态文明状况总指数得分为84.04分,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1位,其生态文明状况的基本特征是: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领域得分在全国均处领先水平,且2010~2013年呈现不断进步的趋势;生态制度领域受“生态保护与建设投资”指标影响,得分略低于全国总体水平。浙江省是我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典范。

重庆、广东、北京属于经济及社会较发达型,该类型地区以直辖市为主,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在生态空间、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短板,其中重庆在生态空间领域已有所改善,北京在生态空间和生态环境领域也有所提高。

以北京市为例分析,如图17,2013年北京市生态文明状况总指数得分为78.71分,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8位。从六大领域发展状况来看,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制度领域得分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生态文化领域得分也高于全国总体水平;而生态空间、生态环境领域较全国总体水平偏低,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改善空间、环境状况,努力实现各领域均衡发展。

福建、四川、海南三省属于空间及环境优势型,其中,福建省生态空间、生态环境领域分别位居全国第5、第3位,而生态经济、生态制度领域得分明显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四川省生态空间、生态环境领域得分也较高,但生态生活及生态制度领域得分明显偏低;海南省生态空间、生态环境领域得分均居全国首位,而生态经济、生态制度领域排名较后,有待进一步提高。2010~2013年来,福建、四川两省在其短板领域有所提升。

图12 2013年生态文化领域排名(前10位)

图13 生态文化领域进步率排名(前10位)

图14 2013年生态制度领域排名(前10位)

图15 生态制度领域进步率排名(前10位)

图16 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六大领域状况

以福建省为例分析,如图18,2013年福建省生态文明状况总指数得分为81.20分,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3位。六大领域发展特征是: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生活领域得分在全国分别位居第5、第3、第2位;生态文化领域得分也较高;生态经济、生态制度领域得分则明显低于全国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重视和提高,努力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均衡发展水平。

图17 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六大领域状况

图18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六大领域状况

四、问题与建议

试评价报告分析认为,总体来说,我国各地都在努力探索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模式和路径,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受经济结构、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展偏慢。同时,由于我国省域生态文明状况很不均衡,各地也都有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因此,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加快和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本次评估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领域状况较好,但生态环境领域得分不升反降,说明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付出了并仍在付出较大的环境代价。为此,建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把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健全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以生态红线管制、自然资源资产管控及离任审计等为突破口,努力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二是加快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强化科技驱动。本次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绿色发展转型面临新的机遇,建议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生态环保产业打造成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同时,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努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三是强化生态省和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引领和深化不同地区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本次评价结果显示,开展生态省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地区,生态文明状况相对较好。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曾经工作过、并积极推动生态省(市)建设的浙江、江苏、福建、辽宁、天津、海南等地区,生态文明状况指数得分较高而且进步显著。建议持续不断地推动生态省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系列创建工作,促进不同地区真抓实干、相互借鉴,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处)

猜你喜欢
省域状况文明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江西省初步建成教育省域网骨干网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对不文明说“不”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