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萍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化发展路径
——记2015中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张家港)高层研讨会
□ 李晓萍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继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四化”之后,今年5月中央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又首次提出“绿色化”,凸显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绿色化的落脚点在哪里?如何推进县域绿色化发展?
7月18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组织召开了第三届中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高层研讨会。本届研讨会以“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化发展路径”为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地方代表共同深入研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化”的路径、机制及制度创新。
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祝光耀认为,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到今年中央《决定》首次提出“绿色化”新概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永续发展,着力创新驱动,引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途上奋勇前行的又一次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绿色化理念的持续深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方向。绿色化赋予生态文明建设新内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绿色化是我们对发展模式、思路的一种再认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认为,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一个发展模式的问题。既是环境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总规划师张义丰认为,绿色化是经济新常态的方向,代表着一种精神、价值、文化、追求和目标,表现为一种状态的改变和动态的发展,意味着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释放创新驱动的活力,形成绿色的发展模式和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新风尚。
孟 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祝光耀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庄国泰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
朱立凡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市长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承上启下,是贯彻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最重要的环节,是绿色化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谈到,如何来定位县域的环境保护问题对处理好县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如何探索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比如在生态建设示范区提档升级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进程中,如何在生态市县和生态文明示范区指标中找到平衡、做一些提升,以便更好地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实现了一轮持续高速的发展,这一阶段的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传统动力的支撑引领作用,把加快经济速度和扩大经济总量作为第一需求,经济成本大、要素成本低、资源高消耗、政策特优惠、环境污染大。张义丰认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县域发展,稳定是前提,转型是目标,升级是要求,不能盲目否定传统动力对县域经济做出的历史贡献,而是要在积极的改造传统动力,加快绿色化,实现动力转换,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张家港永联小镇
“绿色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这个理念的提出与深化,使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
孟伟院士认为,在县域层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生态危机的意识,优化城镇发展的模式,制定和完善城镇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目标。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王金南副院长认为,县域发展既要GDP,又要绿色GDP,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以环境质量目标为约束,探索开展以环境容量核算为基础的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提出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区域经济绿色转型政策建议。要推进建立“基于生态环境损失和生态环境效益核算相结合”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
加快推动县域生产方式绿色化,要科学把握绿色发展路径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尤其是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以及特色经济体,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
农村应成为绿色化的重点对象,要改进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在农业生产中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之成为农村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生产方式单一的绿色化不是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单一的绿色化也不是生态文明,必须是两个交融才能成为生态文明。一定程度上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比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更为重要,也更加困难。对于如何较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林震认为,政府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绿色行政是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充分调动市场和社会两个积极性,发挥它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合力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深入推进绿色化发展离不开制度保障,县域最需要健全和落实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要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发挥制度的引导、规制、激励、约束等功能,规范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行为,让保护者受益、让损害者受罚,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终身追究”。
祝光耀认为,县域层面地区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应探索制定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能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要敢于先行先试,从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积极创新,加快干部考评制度改革,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体制、制度和政策导向上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动力。
张家港市委副书记、市长朱立凡介绍了张家港市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做法。在绩效考核上,张家港始终坚持“绿色GDP”考核机制,严格实行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双重考核。2014年底,率先出台《镇(区)党政主要领导生态环境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重点从环境治理、资源节约、生态效益、群众评价等方面,对相关领导履职情况进行任中和离任审计。对发生严重破坏生态红线、造成恶性群体环境纠纷等情况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审计结果归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作为评先创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庄国泰认为,现在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从企业到政府,内动力不足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张家港的生态文明机制改革最成功的经验是形成了它的内动力机制,从“要我做”转化成“我要做”,破解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难题。
空间结构和布局对一个市县的发展影响既宏观又长远。“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也是我国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期,同样也是加快推进绿色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期,城市和县域单元将成为“十三五”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落脚点。
国务院发展中心常纪文认为,县域应抓住“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有利时机,科学谋划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格局,提高本地区空间利用效率和整体竞争能力。在大范围国土空间分析评价基础上,将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相结合,依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划好每个市县的功能定位,设计好每个市县的空间开发布局,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并开展空间开发利用的管控工作。
环境保护部规划院战略规划部主任万军认为,编制规划要在空间和现实目标上进行融合,通过推进市县规划改革创新,实现绿色转型所诉求的县域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合理布局,生产生活需求与生态系统的再平衡、县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禀赋的再平衡、空间与产业布局的再平衡、受损生态系统与重大生态功能建设的再平衡等目标。
结语: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也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五化合一”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以其丰富的创举和经验,引领和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