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之望县 生态大邑
——成都市大邑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5-10-09 02:14
中国生态文明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

蜀之望县 生态大邑
——成都市大邑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地处成都平原西部大邑县是一个美丽的城市,1300多年的建县史和高达5000余米的海拔高差,造就了大邑壮丽多姿的生态自然环境和古朴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素有“蜀之望县”之美誉。这里地貌独特、生物多样,森林覆盖率达55.49%,是成都市龙门山生态屏障核心区;这里是道教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生态文明底蕴,有着悠久的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历史传承。

近年来,大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遵循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基本路径,引领县域经济新跨越,全县各项经济指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省级生态县、省环保模范县、省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县,今年6月,又成功通过了国家生态县的考核验收。

坚持“生态为基、绿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幅“山水田园、生态大邑”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规划先行 保障到位

建设田园山水的生态环境,制度和规划先行,是整体工作的保障。大邑以生态县建设规划为核心,将生态建设理念和内容渗透到各主要规划之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体系。通过制定《生态立县实施纲要》,印发的《大邑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县的意见》《大邑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08-2015)》《大邑县城市总体规划》《大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均将生态环境建设内容予以重点突出,将其设定为大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围绕生态县建设编制了《大邑县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生态乡镇建设规划》和《生态家园环境建设规划》等一系列子规划,全方位实施生态建设。

在组织管理上,2009年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县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作为成员单位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县创建工作的联动合力,并将生态县建设任务实施目标管理,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在资金保障上,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5%以上。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项目48个,着力在生态产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能力保障等五大体系上狠下功夫,全力推动生态县建设;规划总投资25.80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4.198亿元,为创建国家生态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重实效 措施有力

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对县域内存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进行了核准。科学编制了《大邑县县域总体规划(三线划定)》《大邑县县城城市形态分区规划》,划定全域城镇建设用地边界线、生态红线和工业发展集中区(点)范围线,生态保护用地规模占国土面积比例80%以上。按照《全面深化生态文明改革实施意见(2014~2020年)》和《2014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控列入大邑县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改革任务中。

突出蓝天清水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持续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县域环境空气质量。建成了9个负氧离子自动监测站和1个县城建成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对城区空气质量进行动态监控,建立预报预警、联席会议、目标考核、督查督办及公众监督五项制度和环境空气污染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开展大气雾霾专项治理。加大扬尘治理力度,严格实施“道路硬化、裸土覆盖、绿化降尘”等扬尘治理措施,有效遏制建设施工工地扬尘污染。加强燃煤污染控制,积极推行燃煤锅炉改造工程,完成全县禁煤区建设,开展清洁能源改造和燃煤烟尘、二氧化硫治理,提高了清洁能源利用率。在全市率先建成秸杆收贮运体系,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引导种养殖企业收储秸秆循环利用,全县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空气问题。2014年,负氧离子浓度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94,位列成都市三圈层第三。

加强全县饮用水水源管理,确保饮用水质安全。为确保全县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提升饮水质量,实施保障工程,建立了饮用水水源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和管理监控网络体系。同时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水环境质量。

加大环保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县域环境安全。一是划定了环保监管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管。排污许可证办理160家;对超标排污21家畜禽养殖场实施限期治理;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5家;对全县37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认真做好辐射安全许可证和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初审工作。二是严格执法,已关闭取缔“三无”企业100家,整治证照不齐94家,查处违法排污24家。三是对金洞子库区、凤凰村、二道堰等三个流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四是制定了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方案并组织实施,印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大邑县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五是加大信访投诉调查处理力度。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新格局,探索在乡镇(街道)和工业集中发展区设立基层环保机构。积极构建基层环保机构全覆盖管理体系,除在20个乡镇(街道)设立环境保护办公室外,还在各乡镇(街道)所有行政村(社区)设立环保信息员,并在经开区管委会、沙渠工业区管委会设立环境保护办公室,将环境监管主体责任落实到乡镇(街道)、管委会和村(社区),将环保工作主体责任落实到企业,初步形成了基层环境保护工作“县、乡镇(街道、管委会)、村(社区)、企业”四级联动联防和群控群防的新格局。全县20个乡镇(街道)和2个管委会已做到人员到位、办公室挂牌、办公场地落实、工作制度和程序上墙、工作用车已协调落实、日常办公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并于2014年底前完成了验收。

调整结构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大邑县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建设上,不仅仅是着眼于当前的规划,更放眼于长久的未来。如何让生态区的美好环境科学持续,是大邑县创建工作中的根本考量。

产业结构的调整,则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大邑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档升级传统产业。

工业经济集成高效。坚持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为载体,紧紧围绕“一区两园”功能分区和产业定位招大引强,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力度,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成链、高端高效发展。2014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文化旅游服务业提档升级。坚持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核心,同步推进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促进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聚集发展。2014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3.39亿元、增长11.8%。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坚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理念,以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10万亩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韩场“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项目和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2014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9.98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8.1:42.9:39.0。

在此基础上,大邑县严格实施环境准入。坚持环境优化发展的理念,对新建项目,从投资规模效益、资源利用、污染排放、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先进性”评估。所有新建工业项目必须进入工业园区(集中区),对环境质量不达标、环境基础设施不配套、产业定位不相符的区域(企业),实施限批。先后否决、劝退20多个不符合规划布局要求的项目;对未完成减排任务等任务的园区和企业采取了缓批、限批政策,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三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县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工作连续多年完成规定目标任务。主要采取严格控制新增污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污染治理和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等措施。2014年实施省、市及其他重点减排项目58个,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关闭12家,调迁10家,关闭取缔“三无”企业100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较上年下降1.1% 和3.3%。

大邑乡村美景

突出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实施生态绿地进城、生态景观绕城、生态廊道围城的空间优化行动,2014全县共完成义务植树105万株,新增城镇绿地8.12公顷,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5.49%,获得“四川省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全面完成董场镇、青霞镇等7个一般场镇改造;提速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完成苏家镇香林村等10个“小组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改造提升王泗镇伍家小区等45个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2013年大邑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84.1(EI)达到“优”,排名成都市第一。

深入开展以“五改一化”(改路、改厕、改水、改房、改线和美化环境)为基本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农村清洁能源使用比例75%。积极组织农户对林盘、沟渠、房前屋后大力开展“四清”整治,即清垃圾、清污水、清淤泥、清林盘,同时加强“农垃”队伍建设,健全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有效改善了全域村镇风貌。

积极开展生态细胞创建工作,全县20个乡镇(街道)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实现国家级生态乡镇全覆盖,建成省级生态村6个、省级人居活动社区2个、市级生态村183个、市级生态家园644家。

大力开展生态理念宣传普及。从点滴之处入手培育生态理念。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为宣传载体,多次举办“山水田园、生态大邑”“小手牵大手”、法制培训和生态摄影比赛等系列活动,广泛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城乡清洁行动等公益活动,充分利用“大邑环保”官方微博、“美丽大邑”公众微信等新兴媒体,推动生态创建活动的全民参与,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良好态势。努力通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载体建设,培养了全体市民的绿色生活观念,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得以建立,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提高标准,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实现“美丽大邑的生态梦”,大邑县正在加快部署,迈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和产业布局,加强国土空间开发有效管控,形成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对已经确定的生态红线区域,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严禁从事与保护无关的建设行为;在二级保护区内,严禁从事影响其生态主导功能的不合理建设行为。优化产业空间格局,推进大邑经开区、沙渠工业园区和王泗食品园区等工业布局调整。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这三个园区的年综合能耗与2013年相比下降50%以上,污染排放与2013年相比下降50%以上。

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工程,致力于打造绿色家园。扎实推进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制度五大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斜源绿色低碳生态小镇,同步推进花水湾等特色镇建设。统筹推进幸福美丽村建设,新建“小组生”新农村综合体5个、市级幸福美丽新村示范点10个,加快实施9个市级村容村貌试点整治。启动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加快现代林业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县城区绿地系统,新增绿地50000平方米。加快建设一批景观通道,重点加强安西生态走廊建设。进一步强化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建设管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6%。

深入发动广泛宣传,致力于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绿色生态全民共享,绿色生态更需全民共建。大邑县将广泛宣传发动,加强对公民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在全县人民中积极倡导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最坚强的民意基础。

建立健全生态体制机制,致力于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大邑县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控列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改革任务中。我们要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在生态保护红线中的责任和义务,构建建设与保护并重、预警监测与应急处理相协调的自然资源长效管控机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今天的大邑,正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精神,坚持“生态为基、绿色发展”,努力把大邑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安全、生态文化浓厚、生态制度健全,自然生态与社会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独具魅力的城市,向着生态文明新时代奋勇前进!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环保局)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