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青
抗日战争时期,相对于国民党军作战的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统治的大后方,还有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因为广泛容纳各阶层共同抗日,故被称为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民主根据地则是中共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基地。各抗日根据地发展曲折反复,经历了发展、缩小、再发展过程,故统计数据也有极大的变化。至抗战胜利时,中共领导根据地军民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军52.7万人,消灭伪军118.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抗日根据地面积发展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中共党员人数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军队120余万,民兵260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各根据地的发展壮大的历程曲折反复,统计数据以发展高潮为准,因此各根据地统计数据之和大于全国总数据。第二,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中、华南四大区域,其中著名的有以下七大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位于陕西、甘肃、宁夏边界地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陕甘苏区得到巩固与发展。1937年2月,中共为团结抗日,经与国民政府多次谈判,将陕甘苏区改为陕甘宁特区。5月,改称陕甘宁边区。9月6日,成立边区政府,任命林伯渠为主席,张国焘、高自立、李鼎铭、刘景范先后为副主席。首府设在延安,辖陕西延安(今属延安市)、延川、延长、清涧、绥德、米脂、葭县(今佳县)、吴堡、安定(今子长)、安塞、靖边、定边、保安(今志丹)、甘泉、富县、淳化、旬邑,甘肃宁县、正宁、庆阳(今属庆阳市)、合水、镇原、环县,宁夏盐池、豫旺(今同心)等25个县,以及陕西神木、府谷部分地区,面积12.9万余平方公里,人口200万。
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后,中央军委留下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旅直及第七七○团等部队,组成留守部队,保卫陕甘宁边区。1937年9月,成立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萧劲光任主任。10月,八路军留守部队经过整编,除第七七○团保留外,其他部队统一编为警备第一至八团,另有两个独立营。12月,总留守处改称留守兵团,萧劲光任司令员(后兼任政治委员),曹里怀任参谋长,莫文骅任政治部主任。1939年1月15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宣告成立,并举行第一届会议。大会选举高岗为参议会议长,谢觉哉为参议会副议长,林伯渠为边区政府主席。11月13日,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高岗当选为边区党委书记。1941年5月,成立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不久改称西北局),高岗仍为书记。1942年5月13日,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建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治委员,徐向前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林枫任副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决定,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统一指挥第一二○师、留守兵团、晋西北新军、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和炮兵团。6月10日,联防军司令部成立。9月,联防军司令部与留守兵团司令部合并,但仍保留留守兵团的名义。对外不用联防军司令部名义,而仍用留守兵团名义。萧劲光任联防军副司令员。截至1945年9月,陕甘宁边区部队共3.2万余人。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东有日军进攻,南、西、北三面有国民党军包围封锁,内有土匪、特务大肆破坏的形势下,执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精兵简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在边区人民和人民自卫军的配合下,边区驻军八路军留守兵团、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消灭土匪,打退日军对边区黄河防线的进攻,战胜国民党的军事摩擦和经济封锁,巩固边区政权,安定社会秩序,保卫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机关的安全。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继续在陕甘宁边区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并领导边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对边区的重点进攻,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949年6月,陕甘宁边区政府由延安迁至西安。1950年1月19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撤销。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位于山西、察哈尔、河北、热河、辽宁五省边界地区,主要由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创建。
1937年9月,平型关战斗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南下晋西南。该师副师长聂荣臻率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一部,以及地方工作团,约3000人,留在五台山地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1月7日,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下辖四个军分区。11月底,中共晋察冀省委在河北省阜平县成立,黄敬任书记。
1938年1月11日,在阜平县召开的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共产党、国民党左派、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宋劭文任主任委员。这是中共在敌后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4月,中共晋察冀边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传达洛川会议精神,确定建党、建军、建设根据地的任务和斗争方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晋察冀省委改为区委,刘澜涛任书记。5月,中共冀中区委成立,黄敬任书记。同时,成立冀中区行政主任公署。11月,成立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1939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晋察冀分局,成立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彭真任书记,下辖晋察冀(后改称北岳)、冀中、冀热察区委。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期间,大会主席团曾致电称赞晋察冀边区是“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
1941年,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改为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聂荣臻任书记。针对日军“总力战”“强化治安运动”,根据地军民在军事上采取敌进我进的方针,组织武装工作队,分兵到敌占区和敌人后方,把武装斗争与各种斗争形式结合起来,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镇压汉奸特务,争取和瓦解伪军和伪组织。依据平原根据地和山地根据地的特点,地方武装和主力军相配合,创造和发展了地道战、地雷战、交通战、麻雀战、水上游击、化装奇袭等群众性的新战法。至1943年5月,晋察冀边区逐步扭转被动局面,进入恢复和再发展时期。
1944年春,晋察冀边区军民对日伪军展开主动进攻,并提出战斗与生产相结合,夺取战斗、生产双丰收。9月,建立冀晋、冀察、冀中和冀热辽区委、行政公署、军区,下辖18个专员公署、110多个县、18个军分区。1945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改为中共晋察冀中央局。
八年抗日战争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作战6.5万多次,歼灭日伪军33万人。部队发展到32万余人,民兵90余万人,拥有164个县、4个自治区(县)和27个镇的近40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部队和民兵伤亡11.6万余人,干部、群众被日伪军杀害70余万人。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位于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边界地区,主要由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创建。
1937年11月中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抽调大批干部,配备相当数量的连队,组成若干游击支队、教导团、工作团,分赴晋东南及平汉铁路(北平至汉口)以西的晋冀、冀豫边界地区,配合当地中共地方组织建立抗日武装,组织抗日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创建晋中、太南、冀西三个抗日根据地。12月,先后派出先遣支队、东进支队、骑兵团进入冀南平原,协同中共冀南特委领导的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1938年4月,晋东南地区抗日军民粉碎日军的“九路围攻”,收复18座县城,奠定了晋冀豫边抗日根据地的基础。同时,成立晋冀豫军区,第一二九师参谋长倪志亮兼任军区司令员,黄镇任政治委员;成立冀南军区,宋任穷任司令员。
8月,中共晋冀豫省委改称区委,李雪峰任书记。北起正太铁路(正定至太原)、南至道清铁路(道口至博爱)、东起平汉铁路、西至同蒲铁路(大同至风陵渡)的晋冀豫边抗日根据地完全形成。同时,成立冀南区委,李菁玉任书记。成立冀南行政公署,杨秀峰任主任,宋任穷任副主任。以河北省南宫县(今南宫市)为中心的北起沧石铁路(沧州至石家庄)、南跨漳河和卫河、东至津浦铁路(天津至南京浦口)、西至平汉铁路的冀南抗日根据地也基本形成。
1940年6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进行整编,撤销晋冀豫军区,成立太行军区。第一二九师兼太行军区,师长刘伯承兼任军区司令员,师政治委员邓小平兼任军区政治委员。同时,成立太岳军区,第三八六旅兼太岳军区,旅长陈赓兼军区司令员,王新亭任政治委员。从此,晋冀豫边抗日根据地也分成太行、太岳两部分。8月,成立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使三个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进一步加强。1941年7月,成立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选举产生边区政府,杨秀峰任主席,薄一波、戎子和任副主席,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边四个抗日根据地。
1942年9月,成立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邓小平任书记,李大章任副书记,统一领导太行、太岳、冀南、晋豫四个区委。10月,晋豫区委并入太岳区委。冀鲁豫区委由北方局直接领导。1943年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形势开始好转,进入恢复和再发展阶段。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边抗日根据地军民继续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粉碎日伪军的“扫荡”,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同时,深入开展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进一步实行精兵简政。10月,太行分局与北方局合并,撤销太行分局。第一二九师与八路军总部合并,保留第一二九师番号。太行、太岳、冀南区委直属北方局。为加强冀南和冀鲁豫边的统一领导,北方局决定成立冀鲁豫分局,通称平原分局,黄敬任书记,李菁玉任副书记。
1944年,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边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日伪军开展攻势作战,进一步扩大根据地。5月,平原分局所属冀南、冀鲁豫边区委撤销,各地委直属平原分局。冀南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组成新的冀鲁豫军区,宋任穷任司令员,黄敬兼政治委员。冀南行署与冀鲁豫边行署合署办公。1945年5月,冀南行署与冀鲁豫边行署合并为冀鲁豫行署。8月20日,撤销北方局和平原分局,成立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邓小平任书记,薄一波任副书记。同时,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晋冀鲁豫边区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边四块抗日根据地。
至抗日战争胜利时,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拥有县城80余座,面积18万余平方公里,人口2400余万,军队近30万人,民兵近40万人。根据地军民共歼灭日伪军42万余人。
晋绥抗日根据地
晋绥抗日根据地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绥远省南部边界地区,由八路军第一二○师创建。
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二○师师长贺龙率部开赴晋西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为配合国民党军在忻口、太原作战,该师在雁北的井坪、平鲁、雁门关等地连续打击日军,并组织地方工作团深入各县,协同中共山西地方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发动群众,改造旧政权。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组成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不久改称晋西北区委),赵林任书记,罗贵波任副书记。11月,组成绥远省委(不久改称绥远区委),白如冰任书记,领导晋西北和绥远南部地区的工作。至1937年底,第一二○师在以国民党著名抗日将领、暂编第一师师长续范亭为主任的第二战区总动员委员会的配合下,开辟了以管涔山为中心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8月,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政治委员李井泉率第七一五团等部2000余人挺进绥远,于当年冬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既是陕甘宁边区的屏障,又是中共中央与敌后战场联系的通道,与晋察冀、晋冀豫抗日根据地鼎足而立。1938年12月,第一二○师主力开赴冀中地区作战。1940年1月,中共中央指示第一二○师和中共晋西北区委,成立以贺龙为书记的晋西北军政委员会,组成以林枫为书记、赵林为副书记的中共晋西北区委,统一领导晋西北、晋西南、绥远南部地区的工作。2月初,第一二○师主力回到晋西北。与此同时,晋西北成立行政主任公署(后改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4月,中共绥远和雁北地区的组织合并组成中共晋绥区委,白如冰(后为高克林)任书记。8月,大青山地区的抗日政权晋绥边区办事处(后改为绥察行政公署)成立,辖绥西、绥中、绥东三个专员公署和绥东游击区。11月,成立晋西北军区,师长贺龙兼任军区司令员,师政治委员关向应兼任军区政治委员,续范亭任军区副司令员。
1941年至1942年,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时期。日伪军的破坏和连年自然灾害,使根据地面积缩小1/3,人口减少2/3。1942年,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关向应任书记(由副书记林枫代理)。晋西北军区改称晋绥军区,贺龙(后为吕正操)任司令员,续范亭任副司令员。根据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精兵简政,减租减息,自上而下地实行“三三制”政权。自1943年起,根据地的困难局面开始好转。主力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得到加强,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不断取得胜利。
1945年,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发起春、夏季攻势作战,打通日伪军控制的离岚公路(离石至岚县)、忻静公路(忻县至静乐)、神五公路(神池至五寨)等三条公路,收复沿线据点,把日伪军压缩到同蒲铁路、太汾公路(太原至汾阳)附近的据点内。从8月起,晋绥根据地军民进行大反攻。同时,开展群众性参军参战活动,万余名民兵组成参战队开赴前线。
八年抗战中,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作战2.8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0.7万余人,俘虏2万余人。主力部队由8200余人发展到4.5万余人,地方部队发展到4万余人,民兵、自卫队发展到66万余人。根据地东起同蒲铁路、平绥铁路,西至黄河,南迄汾离公路(汾阳至离石),北到包头、百灵庙、武川、陶林之线,共46个县,面积33.1万平方公里,人口322万。
山东抗日根据地
山东抗日根据地包括山东省大部及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安徽五省边界地区,由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及中共领导的山东抗日起义武装创建。
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为开展山东抗日斗争,中共山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迅速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先后在徂徕山等10多个地区领导举行武装抗日起义,建立抗日武装。1938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后改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郭洪涛任书记。6月,山东各地起义武装使用八路军抗日游击支队番号,分别在鲁中、鲁西、鲁南、胶东、清河等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2月,统一编成八路军山东纵队,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在此期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政治委员萧华率军政干部100余人由山西到达冀鲁边区,同当地抗日武装会合,统一整编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创建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由该旅第六八五团改编的苏鲁豫支队到达微山湖西(简称湖西),与山东纵队挺进支队合编,创建了以江苏省丰县、沛县为中心的湖西抗日根据地。
1939年3月,第一一五师代理师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率师部和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团进入山东,先后与山东纵队第六支队、苏鲁支队等部会合,开辟、扩大、巩固了鲁西、泰西、鲁南抗日根据地。5月,八路军第一纵队成立,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山东省、冀鲁边、苏北等地区的八路军部队。8月9日,成立山东军政委员会,朱瑞任书记,统一领导山东党政军民工作。10月,朱瑞接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1940年6月,苏鲁豫皖边区和苏皖地区划归中原局领导。7月,山东省召开各界联合大会,选举产生山东省临时参议会,范明枢任参议长。选举产生行使政府职权的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黎玉任首席组长(后改称主任委员)。
1941年至1942年,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极端困难时期。1942年4月,中共中央代表刘少奇来到山东,召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会议,总结山东四年抗战工作,推动整风运动,明确了之后的斗争方针。8月1日,山东纵队改称山东军区,归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指挥。8月3日,东北军第一一一师师长常恩多率部脱离国民党军,进入滨海根据地。
1943年3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各级党委成为各地区党政军民的最高统一领导机关。山东军区与第一一五师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军区。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黎玉任副政治委员,萧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清河、冀鲁边等六个军区,所属部队编为13个主力团。9月,罗荣桓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更名为战时行政委员会,黎玉任主任委员。山东抗日根据地划分为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清河、冀鲁边等六个区,建立行政公署。1944年1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清河军区与冀鲁边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此后,山东军区连续发起攻势作战,使几块根据地连成一片。1945年8月13日,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黎玉任主席。
至抗战胜利时,山东八路军部队发展到27万人,民兵50万人,自卫团150万人。山东抗日根据地下辖5个行政主任公署、22个专员公署、127个民主县政府,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
华中抗日根据地
华中抗日根据地位于江苏、安徽、湖北、河南、浙江、湖南、江西七省境内,由新四军和八路军一部共同创建。
1937年冬,上海、南京等地相继沦陷。中共华中各地方组织发动群众,宣传抗日,组织武装。1938年春,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4月初,新四军军部由南昌到达皖南歙县岩寺(后移至泾县云岭)。4月下旬,新四军先遣支队开赴江南敌后。新四军第四支队由皖西霍山县进抵皖中舒城县、无为县。6月至7月,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由岩寺进入江南,开创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第三支队由岩寺进至皖南长江沿线。10月,新四军游击支队(后改称第六支队)挺进豫东。
1939年1月,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后整编为豫鄂挺进纵队)向武汉外围挺进,深入豫南、鄂东、鄂中敌后,开辟豫鄂边根据地。2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到皖南,商定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整编第四支队,组建第五支队,在津浦铁路两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新四军游击支队会同八路军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开辟了豫皖苏边、苏皖边等抗日根据地。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统一领导江南部队。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抵达华中敌后,沿途指导各地党的工作,传达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1940年2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新四军向西防御、向东发展、开辟苏北,领导淮南军民迅速巩固、发展皖东根据地。5月,八路军第二纵队主力南下华中,与新四军第六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五纵队。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主力北渡长江,组建苏北指挥部。10月,在江苏省大丰县(今大丰市)白驹镇与八路军第五纵队一部会师,合力开辟苏北、苏中根据地。11月,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统一领导华中新四军和八路军。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在江苏盐城县(今属盐城市)重建军部,陈毅任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所属部队统一整编为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5月,中原局与东南局合并,组成中共中央华中局。同时,成立中共中央军委华中分会(简称华中军分会),刘少奇任书记。华中根据地逐步形成苏北、苏中、苏南、淮北、淮南、皖江、浙东、鄂豫皖等八个战略区,并组成相应的区委、行政公署。除浙东、苏南区外,其他区相继建立了军区。1942年3月,刘少奇赴延安,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陈毅代理华中军分会书记。
1943年春,华中抗日根据地军民挫败日伪军频繁的“扫荡”“清乡”“蚕食”,打退了国民党顽军的猖狂进攻。1944年,华中抗日根据地军民继续深入开展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部队进行整训,不断提高战斗力。1945年春,华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向日伪军开展新的攻势作战。第一师主力从苏中南渡长江后,会同苏南、浙东部队,成立苏浙军区,发展苏浙皖边根据地。8月,华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大江南北、淮河两岸、津浦铁路沿线展开猛烈反攻,迅速夺取中小城市及广大乡村,使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连成一片。8月26日,中共中央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饶漱石为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治委员。10月29日,在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成立苏皖边区政府,李一氓任主席,统一领导苏皖边区各级人民政府工作。
在八年抗战中,华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歼灭日伪军31.7万余人。截至1945年9月,华中抗日根据地建立了164个县级政权,面积26.8万平方公里,人口4346万。新四军从1.03万人发展到主力部队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
华南抗日根据地
华南抗日根据地位于广东省(含今海南省)境内,包括东江、珠江三角洲、雷州半岛、粤北、潮(州)汕(头)、海南岛各一部分地区,由中共领导下的红军游击队及抗日武装创建。
1938年10月,日军侵入华南,占领广州。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开展救亡运动,建立抗日武装。至1939年1月,在东江地区的东莞县(今属东莞市)、惠阳县(今属惠州市)、宝安县(今属深圳市)等地发动群众,建立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和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后合并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后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至1940年底,创建了东莞县大岭山和宝安县阳台山抗日根据地。1943年秋,根据地扩大到惠阳县、东莞县、宝安县的大部分地区。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扩编成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后,又开辟以博罗县罗浮山为中心的江北抗日根据地,使东江两岸根据地连成一片。先后成立博罗县、海丰县民主政府,东宝、惠东行政督导处,路东行政委员会等五个县级民主政权,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50万。
1939年2月,日军侵入海南岛,由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的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后扩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奋起反抗。至1943年初,先后创建琼文、美合、六芹山等抗日根据地,成立以冯白驹为主席的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秋,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改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后,组成挺进支队,进入五指山。1945年7月,建立了白沙抗日根据地。这时,琼文、美合、六芹山、白沙等抗日根据地基本上连成一片,建立了文昌县(今文昌市)、琼山县(今属海口市)、澄迈县、临高县、儋县(今儋州市)、白沙县等六个县民主政权,以及昌(江)感(恩)、琼(东)定(安)、乐(会)万(宁)、陵(水)保(亭)、崖(县)乐(东)等五个连县民主政权。海南抗日根据地占全岛面积1/2以上,人口100万以上。
珠江纵队、韩江纵队、粤中人民抗日解放军、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以及挺进粤北的东江纵队一部,分别在珠江三角洲的五指山,潮汕的大南山,粤中的皂幕山,雷州半岛的遂(溪)廉(江)边区,粤北的英(德)、佛(冈)、新(丰)、翁(源)、始(兴)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至抗日战争胜利时,华南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总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万,武装部队发展到2.7万余人,民兵发展到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