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视组源自古代智慧

2015-09-30 05:37杨奇旋
人民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御史嘉庆巡视组

杨奇旋

“本来我打算去南山游玩,但是怕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这是《资治通鉴》里唐太宗惧怕大臣魏征的故事,而李世民也因虚心纳谏、廉政爱民被后人传为佳话。

“古代反腐的实质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崔永东认为,古代反腐既和律法制度有关,也和君臣的政治斗争密不可分。历朝历代的规律显示,官场腐败必然导致政权垮台,所以历代有作为的君王都十分重视反腐倡廉。

君臣之间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主从关系,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尽管那时尚未实行俸禄制,但这一制度对反腐倡廉的影响颇深。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第一宠臣,也是千古巨贪。他因容貌俊秀、精明能干和善于逢迎而深受乾隆的宠爱。

《中国廉政史鉴》中披露,其实乾隆深知和珅贪污,但他也明白,和珅敛财只是单纯的金钱欲望,并未形成与皇权相抗衡的力量;相反,和珅自知罪恶深重,只能以对乾隆的绝对忠心来换取生命的安全,君臣之间达到了微妙的平衡,各取所需,互利双赢。

好景不长,乾隆死后第三天,嘉庆就立即数出和珅二十大罪,将其投入大牢,命其自杀,还抄了他的家。后来据梁启超估计,和珅的全部家产,约相当于当时全国10年的财政收入。据说,最后那些财产都让嘉庆派人运到宫里去了,这也就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由来。

在崔永东看来,和珅案属于典型的政治斗争,嘉庆扳倒和珅主要还是为了巩固皇权,因为和珅权倾朝野,乾隆时期皇帝还能驾驭得了他,像嘉庆这种年轻人上台,根基不稳,资历和威望也远远不及乾隆,可能就很难驾驭和珅,所以必须除掉他。

在古代,扮演当前“中纪委”这一角色的是御史府或御史台,后称都察院等。纪委官员相当于御史,御史不理庶政,专门“打老虑、打苍蝇”,这和现代的反腐有许多相像之处。对比古今,崔永东归纳了几条古代反腐的经验智慧:

第一,古代有作为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反腐,他深知为了维护政权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反腐败,因为统治者很重视,所以效果也比较好。

第二,封建时代的监察制度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现在的“中央巡视组”,这种巡视制度恰恰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里的一个重要内容。

古代的监察区是中央监察部门派往地方的一个机构,机构内设有刺史或御史行使监察职能。比如,刺史就是地方上负责监察的,实际上一开始他是中央派出去的,负责巡行各地、巡回监察,只是后来又成为地方上的行政长官。中央也经常派一些御史巡行各地,这就类似于今天的“中央巡视组”,这些御史到各地去监察,不受地方势力的干扰,他代表皇帝视察地方,行使吏法,对那些贪赃枉法的可以先斩后奏,所以地方官是非常害怕的。

第三,法律制度的建设完善。自有史可考的夏商开始,历朝历代对官员的贪腐都有法律规定,到唐朝发展得更为精细和完整,而且惩治官员贪腐的律法比普通人要严厉得多。

如今,中央巡视组的“雷霆出击”架起了一道反腐的高压线,凸显出中央政府将反腐进行到底的决心,为构筑廉洁政府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猜你喜欢
御史嘉庆巡视组
从嘉庆元年继德堂观戏谈起
英国发现清代嘉庆朝南海县衙告示考释
再也不怕了
水利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向淮委党组反馈巡视情况
大型黄梅戏《御史夫人》
试析明代成化初期御史刷卷政策的变化
对『 巡视组组长被查』的反思
清中期女性的日常生活——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中心的探讨
霍志军《唐代御史与文学》一书出版
明朝御史的权与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