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1]课堂学习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具有怎样的思维品质。如果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充分拓展,那么他们的智力便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空间便会很窄。所以广大英语教师有必要在学生青少年这一思维最活跃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地反映,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也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动过程。良好的思维常具有以下几个维度:1.深入性;2.批判性;3.发散性;4.严密性;5.独立性;6.创造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这六个维度的思维呢?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挖掘文本内涵 培养深入性思维
思维的深入性是指思维有深度,具有深刻性,能透过问题的表面看到其本质的联系及其制约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能力水平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素材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的编写是以话题为主线,而每单元的文本也是基于相应的话题,这就为学生进行基于话题的文本解读留下了空间。只要教师精心备课,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挖掘文本的内涵,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心智一定会跳出浅层思维层面,逐渐具有浅入性,并且更有力度。下面就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下文中的例子都出自同一版本的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5的课文“When in Rome”为例谈谈思维的深入性训练。
该课文主要介绍了英国人的礼仪,文本最后点题: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即“入乡随俗”。八年级学生的心智可能难以真正理解该习语的内涵。于是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问题为:1. Can we greet people with a kiss in the UK? 2. Can we laugh loudly in public in the UK? 3. But do you know the real meaning of this saying? 4. Who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it? 5. Is what the local people do always right? 6. How can we behave well in the UK?
通过回答以上问题,学生在理解文本具体信息及习语的表层意义基础上,对该习语背后的内涵进行了升华,即Act politely and obey the local customs when we are in a new place.现行教材文本不仅包含语言知识信息,同时更包含相当多的故事及情节,这就为基于文本内涵解读的深入性思维训练提供了有效载体,只要教师带领学生不断挖掘,不断给学生提供深入性思维训练的机会,学生的思维定会越来越深入,也会更深刻。
二、质疑文本信息 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就是对信息的质疑或反驳。[2]批判思维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敢于挑战权威。教材文本承载的信息量丰富,作者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在文本中留下“疏漏”,这就为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提供了契机。通过不断质疑文本信息,能让学生跳出作者的思维框架,在文本信息发生的原背景下,身临其境地思考信息的合理与非合理因素,形成学生自身独特的、合理的判断文本信息的能力。下面以九年级上册Unit 4 阅读部分的语篇“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为例谈批判性思维训练。
该篇课文介绍的是前NBA运动员Spud Webb的早期职业生涯经历。主人公由于身材矮小(仅1.70米),虽酷爱篮球,却一直得不到球队重用。后因不断努力,终于在NBA取得辉煌成就。经过研读文本发现,文本的标题具有批判性思维训练价值,于是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质疑:1.Was Spud Webb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 2.Who was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 3. Who was the shortest player that won the Slam Dunk Contest in the NBA?
教师逐个抛出的上述三个问题,激起了学生对文本标题的疑问,初步打开了质疑之门。接着笔者继续追问:1. Is the topic suitable for this passage? 2.Who can think of a better topic? What is it?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给出了这样两个标题:One of the shortest players in the NBA;The shortest player who won the Slam Dunk Contest in the NBA.从而达成了批判性思维训练目标。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对学生的被动引导转化成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对文本真实性及准确性的反思或批判。同时,要使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是处处有逆向思维及非定式思维的习惯。
三、链接教材话题 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指人思考某一问题时,大脑根据已有经验、知识或概念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发散开去,不断推出与上一概念相关的新概念。发散性思维是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多侧面的,具有广度、流畅性和变通性。[3]111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话题丰富,但很多话题间总有关联内容。因此,复习课上可以整合相关联的话题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比如,在初三复习教学中,以“人”的话题为例,笔者制作了表格式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到整套教材中去搜索并完成表格(见表1,斜体部分为学生所填写,下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