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城镇化进程标志着农村的发展需要解放土地,将更多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这一过程中涉及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是农村土地管理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将对其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农村土地;土地流转问题:解决对策;湖美乡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26
农村城镇化发展是促进农村解放更多占用土地,将其转化为耕地的一项长期策略。在城镇化进程中,涉及到更多的是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否合规合法显得尤为重要。
1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频繁原因分析
城镇化发展农村,使得农村居住集约化,房屋占地被充分利用起来,能够带动农村经济更快的向前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日益频繁。以湖美乡为例,除了上述房屋占地需要流转外,一些外出务工、婚嫁随行、升学以及病故等原因,或者通过农村审计将不合理流转重新进行合法化济转等都会使得土地使用权发生频繁变化。再加上近年来的一些惠民事项(见表1)和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下,同时社会岗位的相对饱和,使得外出人员不断返乡,重新进行耕种。这一过程更是加剧了农村土地流转的频繁。
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政府监督职责
政府监督是农村土地流转合法化的可靠依据,也是土地流转的主体。政府的形象是否深入人心,其公正化、合法化和公开化是政府监督为民服务的利器。因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要坚决与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斗争到底,将不合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土地流转进行重新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从而也能从侧面保护耕地。这就要求政府要深入农村,将土地流转涉及的有关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对村土地使用情况、个人分配地和机动地都要掌握,并且做好流动人员的登记,将一切外出人员的实际土地流转掌握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将违规违法的土地流转问题更好的监督与查办。
2.2加强土地流动性互补
农村由于城镇化建设原因导致的空闲土地不得不进行转租、转让等土地流转现象,这种土地流转现象是农村土地政策的产物。我国现行的土地使用政策为保证农村的稳定往往将这种流动性的人员土地使用权保留。此种政策对于新生儿以及婚娶人员加以忽略,往往导致土地使用权或流转时矛盾重重。因此,建议将流动性的土地权益人进行补偿,然后将土地收归国有,重新分配给婚嫁和新生儿,剩余的土地加入村机动地,进行合法租赁,所得收入计入村发展基金或进行平均分配,这种流动性互补措施,体现了土地流转的公正性。将所有农村变动人员的利益均考虑在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土地矛盾,自然在土地流转问题上纠纷也同步降低。
2.3创造良好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土地流转通过专门的服务平台进行管理,能够将土地利益所得最大化地分配到百姓手中。以湖美乡为例,为了减少土地流转纠纷,湖美乡共投入4.78万元,建设了湖美乡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依托平台为全乡土地流转提供信息和业务服务。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好《农村土地承包法》,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通过平台,可以实现对土地流转的信息分布,指导流转人员进行正规的合同签订等。大大提高了湖美乡土地流转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减少了土地流转的矛盾与纠纷,将问题就地解决。此外,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农村“三资”流失,将平台与制度相结合,将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作为管理重点,加强农村专项审计,促进村级财管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4完善农村耕地保护体系
在众多的土地流转纠纷中,政府的职责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而农村耕地又必须备受保护,因此,政府有必要扶持一些第三方的服务机构,对土地流转进行更贴身的保护,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对于部分政府的非法流转给予监督和处理。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提供产粮奖励,促进耕作生产的产业化,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当然,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人员组成必须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群体代表,万事以服务农民、发展农民、照顾农民为基点,这是最基本的人员选用原则。并且要时刻掌握农村土地相关政策的动向和相关法律法规,在关键时刻能够拿出有效的依据,为农村土地流转和耕地保护提供坚实的后盾。只有耕地得到保護了,才能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创造更高的农业效益。
3结语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的道路仍很漫长,需要基层政府依法科学施政,以土地利益最大化,人民利益最大化为引导,才能不断减少流转纠纷,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礼茂,傅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J].中国农业信息,2014,6:13-14.
作者简介:叶传授,本科学历,大田县湖美乡经管站,农经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