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和平
摘要:声乐与语言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尤其是声乐工作者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这关系到人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演唱。采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演唱不仅能够准确地传递作品的内涵,也能恰当地诠释作者的感情。本文试图探讨声乐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从声乐里语言的几种表情来进行分析,最后试图总结出声乐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声乐 语言 表情
一、声乐:语言与音乐融合所生
声乐的起源就是人们早期凭借一些自然手段,例如:号角、海螺、石磐等,从中找到了音律之间的关系,最后将其固定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嗓音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测算的过程中,人们也用自己的嗓音来模仿这些音调,然后比对天然的音高,从而形成了初步的音调和旋律。所以说声乐的诞生是语言和自然的音律共同融合所产生的。没有自然的音律,人类不能产生符合音乐最基本性质的声乐。如果人们不利用自身的语言,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堆无意义的噪音而已。准确的理解声乐与语言的关系,不仅能够准确的掌握音乐与语言的关系,也能采用最合适的演唱方法,最为准确的诠释作品的内涵,对声乐演唱者驾驭声乐以及创作声乐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实用价值。
二、声乐的多种表情
从远古时期,我国的各个地域就流行着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的音阶。
五声调式 七声调式
而我国的声乐界大师王耀华和杜亚雄先生,根据我国调式音阶的特征,将我国的音乐体系进行了划分,主要分为三大乐系和十二个支脉。即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其中中国音乐体系是五声音调中加入变徵、变羽,节拍灵活,组织严谨。欧洲体系的特点是自然大小调,旋律小调等,其基础是纵线型的和声。波斯——阿拉伯体系的特征是将一个全音分成四个等分的特色音阶。其中十二个支脉分别是秦晋、北方草原、荆楚武陵、齐鲁燕赵、吴越、巴蜀、青藏高原、滇桂黔、闽台、粤海、客家和台湾。这十二个支脉基本都是来源于当地的语言,且各有各的特色。
而声乐的演唱也处处体现着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对于声乐来说,就好像是诗话的语言披上了华丽的外衣,这种内在的关联也是声乐从业者孜孜不断追求的课题。
(一)表情一:声乐与音调
语言表情中的音调是最容易识别的。缠绵、轻佻、严厉、愤怒……这些都可以被人们一眼就看出来。甚至人们不通过语言,仅凭感觉就能判断出说话人的大概意图。“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而且语言的节奏、重音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有所差别。例如:“你后天去郑州”。这句话有三个重音点:“你”“后天”“郑州”,重音放在不同的点上,表达出来的意思也不相同。还有比较有名的短句“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采用不同的结构来断句,所出现的效果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散板就是以节奏自由著称的。还有一种是在正常的拍速下,为了加强某句唱词,可以临时放慢速度来加强其语气,从而突出此处的情感。这个在欧洲的歌剧中也出现过,但是运用最为熟练的仍然是我国的戏曲。如何恰当的运用这些技巧,在演唱上细致入微的表现,都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磨练形成的经验,也是通过演唱者的口传心授来实现的。如何将唱词和音调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最终才能达到浑然天成的状态。
(二)表情二:声乐与腔调
全世界大致分为11个语系,只语族就超过80个。我国主要是以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为主。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各民族方言各异、丰富多彩,语言分布也复杂多样。腔调主要是通过语区产生的,来源的不同和地理位置的不同都会使得语言出现细微的区别。我国的方言主要有两大类,以京腔为首的北方方言和以吴语为首的南方语言。北方语言也称为“官话”,指的是北起东三省,南到云、贵、川的辽阔地区。北方方言大致都有相通的地方,虽然相隔几千公里,但是彼此之间也不影响交流。北方的语音系统较为简单:古全浊声母清化,今读赛音、赛搽音时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平声分阴阳,全浊上声归去声。其内部语法较为一致,但是因为幅员太过辽阔,各地也有各地的特色。
(三)表情三:声乐与音调
汉语的魅力除了词汇丰富、词义深邃以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四声所带来的韵律之美。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等,都将格律运用得炉火纯青、精妙绝伦。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小巧如窈窕淑女,庞大似气吞山河。四言诗的做法基本规律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句两扬两抑,下句兩抑两扬。声调高低长短千变万化,节奏韵律也不仅相同。另外,我们也非常注重字正腔圆,要求声音通过唇、齿、舌、牙、喉五个部分产生。在语言和音乐允许的条件下,还需要经过反复的推敲来传递词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上口,更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三、结语
声乐的演唱与当地的语言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区音调、腔调和语调的不同,形成的声乐体系也各具特色,这样呈现出来的声乐也更加的生动、丰富。这也要求传统民歌的教学者,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对不同风格的民歌进行表现方法的掌握和情感处理,而且也要根据学生声音条件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歌曲进行传授,充分发挥学生身上的潜质。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2]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刘蕊.浅析声乐艺术的语言教学[J].音教天地,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