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准确地把握声乐作品的感情

2015-09-29 12:28王晓丽
艺术评鉴 2015年18期
关键词:感情

王晓丽

摘要: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表达某种感情,而感情则是一切艺术之所以感人的根茎。歌唱是声音的艺术,是音乐领域中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声音只是一种手段和特别的工具,以“声”表“情”,唱情才是目的。

关键词:感情 思想语言 音乐语言

一、情之“重”

藝术的最终目的是表达某种感情,而感情则是一切艺术之所以感人的根茎。歌唱是声音的艺术,是音乐领域中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声音只是一种手段和特别的工具,以“声”表“情”,唱情才是目的。但现在情感往往被很多歌唱学习者所忽略,形成了一个注重声音和技术的环境,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很好地概括了这一现象。声音和技术固然重要,但始终不要忽略“声为情役”这个道理。《乐府新声》中就有这反面的评论:“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调相背,不但不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在演唱中声音是工具,技巧是方法,感情才是歌者的生命线,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技术是我们的工具,只有被我们使用,而不能被他们驾驭。我们要使我们的声与乐、唱与情、技与艺水乳交融成一座桥,送我们到达最终的目的地—情感的国度。

在歌唱艺术中,情感的表达是如此的重要,那我们如何把握声乐作品的感情呢,接下来笔者想从如何更准切的把握声乐作品的感情这个角度,谈一下个人的一些想法和思考。笔者认为演唱者需要从熟悉作品入手,对作品进行准确的分析、理解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去演绎作品。

二、 情之“切”

这个切就是如何准确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感情。笔者认为要想很好地把握这个“切”字,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声乐作品的思想语言;声乐作品的音乐语言。下面笔者就对这两个方面一一进行解释。

(一)声乐作品的思想语言

每首歌曲都有其本身的背景,其中包括作者自己的意思、文字,藉此营造出理想中的境界与环境。当我们拿到一个作品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唱,先要把这部作品了解透彻,要知道这个作品是谁在唱,即主人公定位;要知道主人公为什么唱,即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因为演唱者要进入曲作者所写的角色和意境中去歌唱,绝不能脱离特定的身份和游离于规定的意境之外。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要从作者的身上以及声乐作品的歌词入手。

首先去了解作者的生活时代背景,个人成长经历,感情经历,写作这首歌的背景,以及作者的风格等。

其次是作品的歌词,在众多能够对人们思想感情、心情完全表达的形式中,声乐无疑是一种最直接、具有艺术性质的表达方式,语言在这种艺术表达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语言是是思想的直接体现,人物、事物、景物的种种表现,抒情、叙事、咏叹的种种变化,喜、怒、哀、乐的种种表情……都是通过语言表达的结果。因此,对歌词语言的深入分析、感受正是准确把握声乐作品感情的关键。表演者在演唱前必须对歌词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并领悟蕴藏其中的真情实意这样才能把握表演时对于情感上的细微变化。“要把握它的真情实意就要深入挖掘词意,不能停留在歌词的表面做一般粗浅的理解和表现,而要深入挖掘它潜在的内涵,表现和解释歌词表面看不到的意义,就要对内在潜语和潜台词进行分析、感受。内在潜语是内在心理活动的感应。他潜在在歌词内涵的里层,作用于歌词的外在表现,指导并决定着去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①。” 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例如《我住长江头》这首作品,是近代作曲家青主根据北宋词人李之仪《卜算子》的词谱写的歌曲。歌词为:“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抒写的是一位女子怀念爱人的深情,但由于曲作者当年正是文化大革命的参加者,正被反动派通缉。作者通过古代的爱情词,寄托对过去战斗岁月和殉难战友的的深沉的思念之情,渗透了作者对明天的向往。如果演唱者没有深入了解到这内在的潜语,往往就会唱得婉约柔美,而表达不出那种昂奋的力量。从以上的总结中足见揭示主题和挖掘词义在把握声乐作品的思想语言从而更加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中的关键作用。

(二)声乐作品的音乐语言

声乐作品的音乐语言顾名思义就是歌谱上的一切:乐句、节奏、速度、力度、各种表情术语和表情记号以及伴奏。这是歌曲作者规定的蓝本,是歌唱的依据。歌唱者要认真理解作品、领会作曲家意图,就需要对歌谱上的一切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1.深刻地研究乐句。乐句犹如美丽的波浪、曲线,曲度有大小、长短、隐显的不同。每一个乐句都是由几个音符或几组小音符组成。每一位优秀的的作曲家,写每一个音符都有其含意,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们要对每一个音符深刻地研究其意义以表达出作者的原意来。要具体地分析出乐句中音符的用意,以及与其它的乐句或其他的音的联系,以及乐句与乐句的联系。使乐句的连绵不断、此起彼伏的连接构成一幅艺术品,激动歌唱者和听众的的心灵。

2.正确地把握节奏。节奏是歌者在演唱声乐作品的时候与广大听众发生的最早的交流,无论知音或不知音,当演唱一开始,听众内心即产生一种附和的感觉,这种感觉先从节奏影响起,而逐渐扩至乐句、旋律、和声等。在歌曲进行时,听众会下意识的以手或脚或头或身的摇摆来附和歌者的节奏。所以,无论歌曲或文字上的中断,节奏必须向前进行不断。节奏把握不住是会影响乐句的,并使整个乐曲受到损失。

3.准确地把握速度。速度是指乐句、乐段进行的快慢。歌者最大的责任就是表现出准确的速度。从歌者所选择的速度就可以洞察他对该作品的理解力。格里格说:“如果一位指挥家把速度弄错了,那就什么都完了。”正如人的极其复杂的心里精神活动决定着说话语调的快速急缓一样,只有适当的速度,才可以适当而确切地表达歌唱的感情。

4.控制合适的力度。人在说话表达时语调是有轻重强弱的的,这种声音强弱的变化起伏完全是情感表达的自然需要,是情感的内在活力。歌者在演唱时,也要注意声音力度变化的对比,演唱一首歌曲不能从头到尾都是强音或弱音。一般作曲家在乐谱上已有力度标记,但演唱者完全按照预示标记是不够的,因此,演唱者必须对歌曲的情境、情绪,及情感的层次和情感的发展而赋予不同的声音力度。

5.不忽略表情记号。谱面上作者指示感情的细节很多,但往往越小的就越重要;也越容易被忽视。歌唱者常犯的毛病就是没有把作者所给的指示照着应有的价值表现出来。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想要准确的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细节是很重要的,切不可随便增减。

6.重视伴奏的烘托作用。在很多的声乐作品中伴奏与每个音符、文字是打成一片的。例如,舒伯特的不朽名作《魔王》,这首歌曲开始时是一阵马蹄声,作者以钢琴伴奏显出来,右手为快速均匀的八度三连音,左手以短乐句陪衬,把歌唱者引入到歌曲的情景中去。全歌在这个节奏型中进行,除了魔王歌唱时的那两段采用琶音式,父亲与孩子答话时用不同的节奏外,均采用强弱连续八度三连音,情景逼真。在歌曲的最后几小节,马蹄声忽然停止了,这里伴奏八度三连音停止后,歌声以惊恐声唱出一句后,钢琴给以一个轻的减七和弦,歌声以弱声唱出最后两音,表达出孩子已经死了。在这首戏剧性的歌曲中,伴奏、音符、文字浑然一体。足见伴奏烘托的重要性,所以伴奏甚至每一个和弦都不能被忽视。

对音乐语言具体深刻的分析使歌唱者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声乐作品细微的情感变化从而更好地去表达作者的感情。

三、 结语

声乐作品是作曲家的艺术结晶,其中渗透着他们的心血、感情。作为演唱者,要对作品进行细心研究、精雕细琢,把作曲家的思想感情,意义表现在听众面前,才能吸引观众,触动观众的内心,给他们带来艺术上的感情熏陶和享受。要始终铭记歌唱的目的是表达情感。以上是笔者本人的一些拙见,希望能够对声乐学习者有所帮助,当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望大家批评指正。

注释:

①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6期,第319页。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宋承宪.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8.

[3][美]弗·兰皮尔蒂.嗓音遗训[M].李维渤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4]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5]邹长海.声乐艺术心里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6]王士魁.用心傳情,以情润声——谈歌曲的艺术处理[J].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12,(02).

[7]马俊芳.树立原作意识,寻求声乐演唱的最佳途径[J].音乐研究学报,2007,(02).

[8]周耘.为真情而歌唱——著名彝族歌手白秀珍歌唱艺术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03).

猜你喜欢
感情
湘 江 渡
共产党人的感情
带着感情
观点鲜明,感情真挚
带着感情
兔子的感情也多彩
世論調査に見る対日感情のロジック
感情强烈的叹号
写出感情“波浪线”
彼此麻烦,才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