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
摘要:溆浦三棒鼓是集演唱、锣鼓伴奏与杂技于一身的走唱类说唱艺术。2011年成功申报为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溆浦三棒鼓在申遗保护、设置机构、人员培训、考察整理、文化宣传、资金投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文化多元、专业性强、难度大,年龄偏大、后继无力,追逐利益,表演陈旧、创新不足等多方面的危机和不足。
关键词:溆浦 三棒鼓 成就 危机
溆浦是湖南省怀化市的下辖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丘陵山区。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民族众多、民间音乐丰富多彩!三棒鼓就是溆浦民间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朵艺术奇葩。溆浦三棒鼓主要流传于溆浦县两丫坪镇、九溪江乡、陶金坪乡、桥江鎮、均坪镇、低庄镇、舒溶溪乡等汉族、土家族地区,是一种集歌唱、锣鼓伴奏、杂技于一身的走唱类说唱艺术。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唐代的三杖鼓,宋、元时代称花棒鼓,明代时称三棒鼓,清末与凤阳花鼓相结合,从湖北一代传入湘西、怀化溆浦等地。溆浦三棒鼓的表演通常由一至三人组成,三人表演时一人击鼓唱词,一人锣鼓配乐(可伴唱),一人耍花棒(或抛钢刀、钢叉)。三棒鼓主要用于婚庆、满月、祝寿、建房、升学等喜庆场合。溆浦三棒鼓2011年被列为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今年暑假有机会对溆浦三棒鼓进行实地考察①,对其现状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下面主要从保护、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谈谈溆浦三棒鼓目前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危机。
一、溆浦三棒鼓取得的成绩
进几年来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怀化市、溆浦县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付出了很大心血,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申遗”保护
“申遗”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和措施。为了“申遗”溆浦县文化馆积极整理溆浦三棒鼓的文本唱词、录像、照片,并多次实地调查,获得较为系统的资料。2011年成功申报为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县、市两级保护机制。
(二)设立机构
怀化市艺术馆、溆浦县文化馆均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制定了溆浦三棒鼓保护和发展的五年保护计划(2011年-2015年)。
(三)考察整理
怀化市艺术馆、溆浦文化馆等主管机构和专家对溆浦三棒鼓说唱艺术多次进行实地调查,成绩斐然。例如:2009年4月至7月,溆浦县文化馆馆长周生忠及舒勇华、舒生力等数位专家对溆浦说唱艺术(含三棒鼓)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拉网式田野考察,对溆浦三棒鼓艺人姓名、住址、从艺经历、代表作品、艺术形态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获得大量、录像、图片及文字等第一手资料。
(四)文化宣传
三棒鼓艺术的宣传主要体现在大众宣传、文艺汇演两个方面。
近几年怀化市艺术馆、溆浦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都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例如:2013年6月9日上午,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怀化市老市委外的广场举行了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2015年7月1日,为纪念党的94华诞,怀化市“非遗”中心在怀化市市委前门广场举行了以“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这些宣传活动中,工作人员制作、悬挂宣传横幅,准备宣传资料,大家统一着装,一边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一边仔细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这些宣传活动不但向普通群众传播、普及了“非遗”知识,也增强了基层文化工作者对三棒鼓等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继承、发展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作为表演艺术,溆浦三棒鼓的演出是其基本的生存之道。近几年来,溆浦三棒鼓的演出频率有所增加。例如:2010年溆浦县委组织“欢乐乡村才艺大比拼活动”,并在舒溶溪乡举办三棒鼓说唱艺术专场演出;受溆浦县文化馆、溆浦电视台的邀请,2015年6月溆浦三棒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彭桂校(领队)、张官富参加“溆浦县庆祝全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
(五)人员培训
为了提高怀化市“非遗”传承人的专业认知水平,提高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工作水平,推动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怀化市多次举办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包括溆浦三棒鼓在内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例如:2015年4月22-24日,怀化市“非遗”保护中心举办了包括溆浦三棒鼓在内的“怀化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培训班”。
(六)资金投入
怀化市、溆浦县及各乡镇对加大对三棒鼓的资金投入。例如:怀化市“非遗”保护中心下拨保护经费10万,溆浦县地方配套5万元;2010年溆浦县委组织“欢乐乡村才艺大比拼活动”在舒溶溪乡举办三棒鼓说唱艺术专场演出,舒溶溪乡投入资金2000元;2010年两丫坪镇政府组织民间艺术展演为三棒鼓投入1000元;溆浦县“非遗”保护中心为收集整理三棒鼓资料开支5000元②。
二、“危机四伏”的溆浦三棒鼓
溆浦县处于湖南西部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其真实写照。该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在此大环境下,近几年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大了对溆浦三棒鼓的保护力度,但是溆浦三棒鼓仍处于“危机四伏”状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多元、缺乏兴趣
在笔者对青年人的采访过程中,谈到溆浦三棒鼓,他们表示“三不”——不知道、不了解、不喜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精神生活和娱乐方式多元化,现在的年轻人由于成长经历、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等跟以往存在诸多差异,他们对传统民间文化不感兴趣,“三不”回答也可以理解。但是“传统是一条河”,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必须理性对待、全力保护,不能等到失去了才扼腕叹息!
(二)专业性强、难度很大
三棒鼓艺术专业性较强,特别是抛钢刀(钢叉、花棒)等杂技部分,技术难度大,且有一定危险性,而且非短时间内所能学成。怀化市级溆浦三棒鼓传承人彭桂校对笔者说:“三棒鼓需要长时间,大量艰苦的训练,继承者要有聪明的头脑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三)年龄偏大,后继无力
目前,在溆浦县职业、半职业化的三棒鼓艺人已经很少了。三棒鼓艺人(含传承人)全县也就寥寥数人而已,而且年龄多数在45-70岁之间。艺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视力、注意力下降,很难再从事高难度的抛刀、抛棒、抛钢叉等表演。物质生活是基础,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农村青年人已经很少,对三棒鼓下一代传承人的挑选和落实均有很大难度,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四)心理负担,追逐利益
以前三棒鼓艺术是一种接近乞讨谋生的手段,具有养家糊口的实用功能,三棒鼓艺人社会地位低下。目前部分三棒鼓艺人有很好的职业和稳定的生活来源。以传承人彭桂校为例:他与爱人在九溪江镇开了一间理发馆,主要从事理发行业,收入稳定,在溆浦县城买了房子,其子在株洲医学院读大学,可以说基本已经过上了“高大上”的生活,他们不太愿意回到农村,或者在农村从事这种“低下”的三棒鼓演出,偶尔受怀化市、溆浦县电视台、“非遗”保护中心等相关机构的邀请,才到城市大型舞台上表演,并有较强的荣誉感。但如果再按照原先的传承、表演方式在农村中演出,会有较大的心理负担。从彭桂校的角度来说,现在的演出主要是个人兴趣及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某种责任。
(五)表演陈旧,创新不足
目前溆浦三棒鼓的表演基本还是处于原生态状态。服装就是平时所穿的汉族衣服,道具陈旧朴素,几乎无任何装饰;打鼓敲锣者没有任何夸张的、戏剧性表演动作,面部表情呆滞;演唱者没经过专门的声音训练,缺乏张力和戏剧性,演唱曲调单一③。抛刀者主要表演鲤鱼跃龙门、绣姑挽纱、砍四门、太公钓鱼等传统的技巧。应该说溆浦三棒鼓的表演单一、陈旧,过于原生态、生活化,创新不足,严重影响了三棒鼓的进一步发展。
(六)文化旅游,品牌难立
怀化及溆浦有较为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例如:怀化市区有中坡山国家森利公园,溆浦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背花瑶梯田,溆浦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流放,屈原文化盛行。在树品牌、大开发的的今天,溆浦三棒鼓说唱艺术与当前火热的文化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等脱节,完全处于未开发状态,没有形成文化旅游品牌。
三、结语
溆浦三棒鼓是溆浦很有特色的文化遗产,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其生存、发展、保护之道。不足之处,请专家批评指正。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规划办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溆浦土家族三棒鼓说唱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4YBA304。
注释:
①2015年7月15至25日,笔者利用怀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在怀化市艺术馆馆长助理郑伟,溆浦县文化馆馆长严洪泽、党委书记王身友的大力支持下,去溆浦县九溪江乡、两丫坪乡对溆浦三棒鼓说唱艺术进行实地调查,受到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彭桂校、张官富的热情接待和积极配合,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一并谢过。
②数据来源于2011年溆浦县文化局上報的“三棒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书”。
③溆浦三棒鼓的曲调是四句体的单一部曲式。演唱类似分节歌的形式,同一曲调对应不同的唱词。
参考文献:
[1]怀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三棒鼓申报资料[R].怀化:溆浦县文化局,2011.
[2]熊晓辉.土家族三棒鼓的艺术特征[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02).
[3]王淑珍,王文明.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冲击与危机[J].三峡论坛,2010,(04).
[4]田璨.土家族三棒鼓的文化探析田璨[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6年.
[5]郑流星.怀化地区说唱艺术概述[J].怀化师专学报,1992,(11).
[6]吴圆圆.沅江三棒鼓的历史渊源及文化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