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沙方言与长沙花鼓戏的关系

2015-09-29 00:34吴静
艺术评鉴 2015年18期
关键词:花鼓戏声调长沙

摘要:声乐是一门音乐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语言中包含有声、韵、调三个要素。长沙花鼓戏作为湖南花鼓戏较大影响的一个种类,其唱腔语言对于长沙花鼓戏音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概述长沙方言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长沙方言声调与音乐的关系。

关键词:长沙 方言 花鼓戏 声调

声乐是一门音乐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音乐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主要语言是汉语,汉语属汉藏语系,声调对语言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历來重视并研究语言的声调。我们知道就广义民族唱法概念而言,它包含有中国传统戏曲、曲艺、说唱和民间歌曲唱法,狭义民族唱法主要指活跃在当今我国舞台、电视上,在吸取传统民族唱法精髓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科学合理之处的一种唱法。湖南花鼓戏作为全国较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属广义的民族唱法,当今活跃在民族歌坛的狭义民族唱法歌唱家中,如李谷一、张也、雷佳、王丽达等都有系统学习花鼓戏的经历。我们在讨论如何发展当今民族唱法时,都无不例外的提出要吸取我国传统戏曲唱法的精华。戏曲唱法的精华存在何处,究竟有何值得吸取的宝贵之处,本文以湖南花鼓戏中长沙花鼓戏为例,透过长沙方言与长沙花鼓戏的关系,来说明语言,尤其是地方方言和音乐的关系。

一、语言音乐学的基本问题

音韵学认为,一个汉字的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也就是说声、韵、调是汉语字音的三要素。声,指的是声母,就是一个字开始的音。韵母,就是一个字中声母以外的音。调指的是汉字的声调,它指的是字音高低上下的音乐倾向。汉语与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先比,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有声调,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和音乐学家赵元任先生说:“声调不光是中国语言所独有……在欧洲各国的语言里头,用声调的比较少……但是在这些国家里头,声调在音位的分辨上头,它的负担很轻,而声调一般在东方语言里头,负担很重……在中国语言里头,它的负担非常重”①歌唱的旋律总是在语言的基础上,扩大、伸展、强调出来的。杨荫浏先生也曾说过:“西洋语言文字的特点是强弱音节,汉语的特点是声调……中西音乐都有不同,这是与所用语言的不同特点有关”。②

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声调分类,叫做“调类”,汉语普通话有四个调类,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所以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对于音乐而言,声调是由音高来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与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普通话中的“妈、麻、马、骂”四个字,它们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但这四个字实际发音的高低升降是不同的。

二、长沙方言的特点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民间小戏的总称,流行于三湘四水,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根据流传地区的不同,分为长沙、邵阳、衡阳、岳阳、常德、零陵花鼓戏等六个种类。长沙花鼓戏以长沙、湘潭语音为舞台语言,在湖南花鼓戏中有较大影响,主要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宁乡、安化、平江、浏阳、醴陵、益阳、沅江、南县、华容、安乡等地。长沙话与普通话相比,有其独有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普通话的声母为22个,韵母为39个,长沙话的声母有23个,韵母有41个,声母和韵母在数量上多于普通话。

(二)长沙话没有普通话中普遍存在的儿化音,而是用子音代替普通话的儿化音。

(三)长沙话的声调里还有入声,这个声调目前在普通话中没有,这是古汉语的一个明显特色之一。如以下每一对汉字,普通话的发音和声调是一样的,而在长沙方言中,其声调是不同的。如“衣”和“一”,“巴”和“八”等,在长沙话中,以上每对汉字中,都在第二个发入声。

(四)普通话有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清音之分,如“同和动,桥和轿”,前者为送气清音,后者为不送气清音。但在长沙话中,都发不送气音。

三、长沙方言字调与音乐的关系

(一)长沙方言的声调与花鼓戏唱腔旋法的关系

长沙花鼓戏的舞台语言主要以长沙话为主,它与普通话最大的区别是在声调上,普通话是四声,而长沙话的声调是六声,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去声和入声。以妈字为例,分别为妈、麻、骂、马、抹。这是湖南方言中非常有特点的一种,称为湘中六声。湘中六声字调的音高,恰恰是一种“三度相间”的关系。如果以“阴平”为宫音的话,音程关系为6135,与湖南特性羽调的骨干音级相同。这个特点与杨荫浏先生的观点“方言中音高因素,可能有决定地方音乐语言中音阶形式的作用③”不谋而合。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语言的三度相间的字调关系,同长沙花鼓戏唱腔的跳进的旋律特点是有密切关系的。很多语言性较强的“数板”曲调,基本上就是语言自然声调的夸张和稍加艺术处理。湖南花鼓戏研究学者贾古在其《花鼓戏音乐研究》一书中用“妈”字六声的自然字调组成一支曲调:“我妈妈她骂我不去骑马,只顾得在家中不停的绩麻,又骂我不听话,为什么不把这桌子抹。”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形象看出方言的声调与音乐旋法特点之间的关系,长沙话三度相间的字调,促成了花鼓戏音乐(特别是川调)的跳进旋法特点。

(二)长沙方言与长沙花鼓戏词曲结合规律

戏曲音乐中最讲究字正腔圆,什么是“字正腔圆”,武俊达先生的解释是“表意正,声调正,读音正,节奏正”;腔圆指的是“旋律流畅,形象鲜明,刻画细致,词曲扣准。”④所谓字调,通过前面的论述,指的是字的音调,各声字调的进行方向;腔势指的是旋律进行的方向。

字调和腔势的和谐,就是指处理词曲关系时,两者进行的方向要基本一致。腔势,它包括乐汇、分句以及整个腔句的旋律进行的趋势。其中乐汇和词组的一致性显得更为重要,这是正字所要求的。除此以外,腔句中分句的词曲结合关系,更应注意旋律的完整性,因为它往往是结合行腔,在湖南花鼓戏中特别是运用有特点的“小腔湾”时要特别注意,不然,若只注意字正,就会失掉花鼓戏唱腔的固有特点,失掉旋律的表现意义。

戏曲音乐要求“字正”是很严格的。一般情况不可倒字,以防词意谬误。“倒字”指的是演唱者违反了字音的阴阳规律,混淆了字音的四声调值。要注意语言特点,首先是要让观众听得懂,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把戏曲音乐的表现内容、刻划人物的艺术功能发挥出来,也就是通常说的“腔圆”。“字正腔圆”的辩证关系就是咬宇和行腔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字正腔圆”,就要正确处理字调和行腔的关系。行腔与咬字关系的相顺和不相顺,不能从表面上看问题。原则上要求和谐而相顺,但这种相顺以旋律进行的通顺、有变化,富有形象比具有感染力为依据。

长沙花鼓戏曲调虽然有语言性较强的特点,但旋律的表现还是主要的,它是从旋律进行的整体性出发去注意字调处理的。因而语言的各字调在旋律中会有移低、翻高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装饰。若分析花鼓戏的主要曲调,就会发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以长沙语言的入声字来说,就很有特点。长沙花鼓戏曲调进行中装饰性的大跳旋律特点,就是入声字引起的,演唱时也十分夸张。以长沙花鼓戏小调《洗菜心》为例,“忽听得我的妈妈娘叫奴一声,她叫妹子去洗菜心”,这句里面的“奴”、“洗”在长沙方言里都念入声。入声字的处理一般而言是出现在上句腔,多做移高变化,出现在下句腔,多做移低处理,对于旋律进行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四、结语

《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皆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句话意思说的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首先有了诗;后面才有了歌曲、舞蹈和器乐。研究音乐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本文从长沙方言的特点出发,指出其与长沙花鼓戏音乐及唱腔的关系,揭示方言对于地方戏曲音乐特点的影响。由此联想民族唱法要吸取传统戏曲、曲艺唱法的精华,首先找出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民族唱法才能更好的吸取和借鉴其合理之处。

注释:

①薛良:《论框格在曲,色泽在唱》,《中国音乐》,1992年第3期,第4 页。

②孙玄龄:《关于完善语言音乐学学科的设想》,《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2期,第6页。

③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载《语言与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92页。

④徐竟存:《戏曲声乐教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66页。

作者简介:

吴静,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方向副教授。

猜你喜欢
花鼓戏声调长沙
声调符号位置歌
长沙之旅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声调歌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我眼中的长沙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