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视野下广东汉剧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2015-09-29 05:15张快彩
文艺评论 2015年3期
关键词:汉剧剧目广东

○张快彩

客家文化视野下广东汉剧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张快彩

不同的文化生境、不同的语言特点、不同的民族区域、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人群种族决定了不同的戏剧品质。广东汉剧属于客家地方戏,自然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与其相生相伴的客家文化息息相关,并且直接、间接地反射出客家地区的地域特色、人文环境、生态语境、审美观念及群居气息等。因此,广东汉剧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广东汉剧就是弘扬推广客家文化。然而,在社会变革的今天,不断受到文化多元的冲击,作为客家代表性剧种的广东汉剧,和所有传统剧种一样,正面临着萎缩。

一、客家文化与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整个发展变迁史一直与客家族群、客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个发展过程也是客家文化与广东汉剧相互融合的过程。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解读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的关系:

(一)广东汉剧形成发展与客家文化

汉剧诞生于17世纪,起源于湖北,随着古代的数次由北至南迁移,汉剧流入到客家地区,清乾隆年间进入广东。汉剧流入到广东后,与当地的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广东汉剧。广东汉剧的前身是“外江戏”,“外江戏”进入广东之初,并没有在现在广东汉剧活跃流行之地——梅州,得到盛行,而是在当时粤东、闽西、赣南客家三地的经济中心——潮汕,得以发展。在同治至抗战爆发的百余年间,“外江戏”受到了粤东潮汕民众的喜爱和追捧,仅民间成立的外江戏业余“儒乐社”就有近百个。①可见,当时“外江戏”在粤东潮汕地区的繁荣景象。抗战爆发后,“外江戏”在潮汕地区逐渐没落,在这种不景气的情况下,“外江戏”逐渐转移到梅州。客家梅州人罗梅波和箫道斋等一批热衷于客家文化艺术事业的前辈为挽救和延续“外江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成立了“同艺国学社”和“新老福顺班”,组织、培养了一批汉剧人才,恢复、延续了汉剧演出的传统,为之后汉剧团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建国后,汉剧开始复兴,在1956年定名为广东汉剧,在此时,粤东客家地区建立的汉剧团有二三十余个之多。至今一直常常活跃在舞台上的是广东汉剧院(现改名为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和大浦汉剧院,这两个团体都属于梅州客家地区。由此可见,客家梅州地区已经成为了广东汉剧新发展的中心。

(二)广东汉剧是戏剧声腔与客家地方性文化融合的产物

1.广东汉剧声腔是戏剧声腔与客家本土声腔的结合

汉剧诞生于17世纪,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清乾隆年间客家先民把汉剧带进了广东,当然包括它的西皮、二黄声腔。这种外来剧种,当时客家人称之“外江戏”,为了迎合当地的客家民众的需求,逐渐吸收了客家本土声腔。广东汉剧在传统汉剧声腔(西皮、二黄)的基础上与大阪、民间小调、佛曲等客家本土生声腔相互融合,造就了现在具有客家特色的声腔剧种。②

2.广东汉剧音乐吸收了客家地方音乐

在改革外江戏音乐形式的过程中,汉剧与客家汉乐文化各取所长,相互吸收借鉴。当时,客家地区的汉乐班社在表演之中,会表演一些广东汉剧的剧目来助兴。为了提高班社的吸引力,还大量吸收广东汉剧的艺人到社内来表演汉剧,互相串班,活动频繁。后来,干脆把丰富的广东汉乐曲牌作为烘托剧情的间奏音乐,在广东汉剧中加入汉乐,使得汉剧的舞台魅力不断提高,音乐表现力更为丰富、人物形象更为突出。

(三)广东汉剧的语言吸收了客家方言

广东汉剧延续汉剧“外江戏”的传统以普通话为主要念白,剧本中主要使用汉腔汉调,但也广泛吸收了当地的俗语。剧本中运用当地方言是最为直接的特点,给广东汉剧打下了深深的当地特色。语言是广东汉剧声腔的基础,广东汉剧以普通话与客家话结合的方式作为音律和舞台交流,这对广东汉剧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广东汉剧的题材来源于客家民众的生活

在汉剧的传统剧目中,多以历史故事为题材。而汉剧进入客家地区后,表现社会题材的剧目增多。这些剧目大多取材于客家民众的事象,客观地反映出客地民众生活。如,剧目《珍珠衫》描绘的是客家地区男主人公外出经商的故事。由于当时客家地处山区,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经济比较落后,多数成年男子为了生存,必须漂洋过海外出挣钱。再如,《洛阳失印》、《朱砂痣》等剧目,都是描述男子外出亲人离合的故事。在客家地区的男子常常长时间地在外经商、从军、为官,有的一走就三五年、七八年,有的甚至一去不复返。这些故事活生生地反映了当时客家地区的现实生活。这些剧目的出现都是在汉剧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共同影响、相互融合下创作出来的作品。

(五)广东汉剧与客家民俗的关系

汉剧起源于社戏,社戏是古时为了祭奠鬼神、关于宗教风俗的节目。广东地区的汉剧最初也是对鬼神的尊敬和祖先的追悼而兴起的剧种。广东汉剧发展的源泉是祭祀演剧,祭祀活动使得广东汉剧在客家地区不断得到发展。客家人在祭祀活动中表演广东汉剧,是为了达到娱人娱己的目的。因此,为了活跃气氛,客家人在游神赛会中常常要求汉剧乐团来表演助兴。另外,客家人非常崇文重乐,在民间有“家弦户诵”的说法。对于客家民众来说,不仅有崇文的思想,通过读书仕途可以改变命运;而且有重乐的民风。广东汉剧的雅致特征,是客家民众内在精神的需求。这正好迎合、满足客家人重乐的心理需求。

二、广东汉剧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汉剧从其诞生至今已经产生数百年,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有过自己的辉煌历史和坎坷历程。当前,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运动的展开,广东汉剧面临着发扬光大的机遇与希望,但也面临着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外文化不断碰撞,多元化的文化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人们娱乐形式不断多元化,汉剧在发展过程中,其观众不断流失,市场形势严峻,演出成本与收益差距大,汉剧后备人才培养不到位,断层现象严重。至此,广东汉剧文化生态急剧变化,已经面临巨大挑战,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传承与保护广东汉剧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事情。以下是本人对广东汉剧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以及基于广东汉剧客家剧种应适应客家文化、本土文化,弘扬客家文化的思路,提出传承与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当前广东汉剧面临的问题

1.剧目老化

在广东汉剧中,传统的剧目号称有几百出,剧目之多可以说在传统戏剧中是名列前茅的,但是由于其中有一部分失传,且众多的剧目和时代发展所要求的文化主旋律相悖,及世界文化的冲击,使之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远。这种“远”表现在剧本的故事背景处于古代,以古代的人物为原型,剧本的结构沿袭古代戏剧,其思想作为古代社会的反映,相对落后腐朽。③因此,要想打动观众,能够和观众产生互动和共鸣,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2.表演程式化

戏曲的表演是一种戏剧化的、程式化的以及将唱念综合表现的艺术表演。这种特征是戏剧表演的根本性质,程序化是汉剧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戏剧表演中所具有的各种程序,是戏剧在形成和发展中在艺术形式和格律上的规范。在广东汉剧的历史发展中,很多名家在程序化的积累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了人物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都有规范的定式,形成了戏剧的程序化结构。这种程序被戏剧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完善,成为其固定的内容,虽然这种程序化有利于传统戏剧的传承,但也限制了它的发展。汉剧不同于歌剧,他们的艺术表现最大的不同在于歌剧演员能够根据自己对整个剧情的理解以及人物的揣摩而自由地演绎和发挥,而在汉剧中,传统的定式有一定的重要性,抛除这种程序化的内容就不能称之为戏剧,如果有人改变了这种程序,这种模式,就会被认为是错的内容,是不规范的,但若死守着不变的程序,又会给人以重复、老套的艺术重演,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其“程式化”也影响了戏剧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使其不能得到更多的创新和改变。因此,广东汉剧戏曲演员要勇于冲破这种束缚,正所谓“不破则不立”。④

3.相关人才青黄不接

在文革十年浩劫的重创下,广东戏剧尽管遭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文革结束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广东汉剧依然呈现一种齐全发展,行行有能人的局面。然而就现在来看,却是人才不齐,一些行当中已经缺失了专业的人才,无人继承。在时代的发展下,经济和政治变迁,多元的文化冲击了人们的审美视野。人们把广泛的关注转向了国际化的音乐,而对于我国的传统音乐、本土音乐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地方的戏剧院缺少人才,老艺术家们的艺术无人继承,一批批老人走下了舞台,而新的少年们还未能担起大梁,撑起戏剧的发展。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广东汉剧传承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4.缺乏群众基础

得到观众的喜爱,是艺术形式得以传承的基础。在广东汉剧的发展里,戏迷的追捧是其发展的动力。只有得到这些广大群众的支持,广东汉剧才有发展下去的平台,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广大戏迷,它才会不断地繁荣发展。在新的传播媒介普及以后,电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文化多元化无疑给广东汉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现在快餐文化的流行给戏剧带来双重压力。在传统文化被不断压制之后,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出现了文化的断层,传统的戏剧不再能吸引起青少年的兴趣。这种悠久的文化败给了时兴的快餐式消费文化,是我们应该警醒和反思的问题。而面对现实,戏迷越来越少使得广东汉剧的发展滞缓甚至倒退,不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而导致广东汉剧的发展势头非常不好。在实际调查中,目前所上演的汉剧剧目里,平均的上座率仅有20%,而年龄在30岁以下的观众几乎为零,大多数的观众为60岁以上的人。⑤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没有了观众,没有了经济作为支撑,戏剧演员只能唱独角戏,汉剧艺术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难以发展和继承。

(二)广东汉剧传承与保护措施

1.政府重视客家文化在广东汉剧中的作用

政府作为文化的管理者,要从客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充分认识保护和发展广东汉剧的意义。戏剧作为我国文化遗产,在展示民族特色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将广东汉剧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出台保护政策和传承汉剧的方案,实现广东汉剧的有效传承和健康发展。汉剧作为客家文化的结晶,应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发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各地政府要秉持中央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扩大其影响范围,不断适应现代化、都市化和文化选择多元化环境,采取积极措施拯救濒危剧种,用“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循环方式振兴汉剧。政府作为保护汉剧艺术的重要力量,要实现汉剧艺术的“活态化保护”,即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不断进行创新,寻找汉剧艺术与现代艺术契合点,实现“在创新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当然,要实现汉剧的传承发展,要从法律上明确保护主体、保护责任和传承主体,政府作为汉剧艺术保护的责任主体,要明确其责任,发挥其主导作用,汉剧剧团、研究机构、剧作家、汉剧演员等都是汉剧传承主体,都要加以保护。

2.强化客家汉剧文化理论研究,培养专业人才

汉剧要发展必须依靠理论支持,加强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的融合,必须从汉剧的历史、艺术特征、实践情况和发展等各个方面中进行系统的研究,摸清其发展脉络和文化价值。同时广泛挖掘汉剧与当地客家文化的契合点。汉剧作为戏剧艺术和优秀文化传统,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艺术规律,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仔细研讨必将有利于汉剧的发展。

汉剧要不断得到普及与推广,必须依赖人才,而广东汉剧在发展中面临的人才青黄不接现象应该受到关注。要不断培养汉剧创作人才、导演、编剧、表演人才,大力提高剧团成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引进高素质人才,花大力气培养后备人才,充分发挥当地艺术院校在培养汉剧人才的作用,开设汉剧专业进行专业培养。前文提到的要对广东汉剧进行“活态化保护”,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一批汉剧传承人。广东汉剧要不断发展,人才是关键,对汉剧人才要尊重要爱护,汉剧艺术与汉剧艺术家是合二为一的,培养汉剧传承人,避免汉剧因优秀的艺术人才离世而消失。当前,我国老一辈汉剧乐师和演员还具备传授技艺的能力,要趁汉剧老艺人健在的时候,集中人财物力对汉剧进行抢救整理。以往在汉剧遗产的抢救保护上重视剧本的搜集与整理,但对舞台艺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传承,对乐师和演员的保护还不够,汉剧艺术保护存在不足的地方。我国汉剧演员在承担传承艺术责任的同时,要提高汉剧演员待遇和社会地位,使汉剧演员在专心研究汉剧的同时消除后顾之忧,尊重他们的劳动,为其创造相对宽松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3.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汉剧精品

广东汉剧的发展与兴盛,必须以优秀的剧目为依托。剧目是汉剧的载体,优秀的汉剧剧目在发扬汉剧及客家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和打造一批优秀人才,实现汉剧的可持续发展。在打造汉剧精品时,一方面,在结合时代需求推陈出新,展现时代特征的基础上,融合地方特色和客家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创编一些融合汉剧的现代戏和歌曲,将汉剧文化融入到其他客家艺术形式里。实现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相融通的效果。在汉剧策划上,要坚持高标准,充分发挥本地人才作用,又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才引进,打造几部具有客家特色的、受到观众喜爱的、艺术水平较高的精品剧目。当然,在打造汉剧精品中,要不断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做好剧场建设、提高剧团生产演出条件,将剧目积极推向市场,接受市场考验。汉剧拥有几百出剧目,其中珍宝自然不少,但是现状汉剧院团上演的剧目越来越少,要对汉剧剧目进行挖掘整理,下大力气进行改编,使其适合现代演出,并将可能失传的优秀传统汉剧剧目快速恢复,依靠现代录影录音技术加以抢救和发展。

4.加强广东汉剧宣传普及,将汉剧根植在客家民众的心中

广东汉剧的发展需要植根于客家人民群众这一肥沃的土壤。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做好汉剧知识普及工作,通过积极举办电视节目,播放汉剧剧目,编辑出版汉剧普及教材,将汉剧演唱推进学校、企业、社区、农村,提高汉剧在民间的认知度和吸引力。政府要积极扶持汉剧群众团体的发展,在道具、技术、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相关部门开展汉剧评选活动,培育汉剧民众基础。民俗文化活动是汉剧生存发展的重要阵地,对民俗文化活动要持批判性继承的态度,对汉剧的优秀民俗文化要进行保护。强化对农村汉剧市场的管理,对剧团和演员进行考核,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在国家大力保护和发展文化的潮流中,建设汉剧博物馆等设施,更好地展示汉剧文化。此外,生态旅游与广东汉剧有机结合是推广和普及汉剧的有效途径,使得汉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汉剧的文化魅力使其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在旅游经济发展中,要注重文化的作用,实现汉剧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在旅游经济中促进汉剧的传播,利用汉剧来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价值,实现旅游经济和汉剧发展的双赢战略。

三、结语

广东汉剧作为客家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在不断融合、创新过程中发展起来,深深地扎根在客家文化土壤中,有着非常浓郁的客家文化特点。广东汉剧为客家艺术文化的发展、丰富客家人们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的不懈追求,广东汉剧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品位,在我国的戏剧文化之林中有着自身独有的地位、贡献和影响。我们在传承与保护广东汉剧的过程中,一定不能丢了其自身的客家文化特色,在受到其他文化影响过程中,一定要坚守自身的文化生机。

(作者单位:广东嘉应学院音乐学院)

①陈志勇《汉剧百年研究史:历史、现状与反思》[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②李英《广东汉剧本土性声腔特征分析》[J],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1期。

③刘文峰《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J],中国戏剧,2011年第1期。

④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湖北卷)》[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⑤刘建明《在文化强省建设中推进汉剧振兴和繁荣》[J],当代戏剧,2011年第8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广东汉剧声腔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4YJC760031]

猜你喜欢
汉剧剧目广东
荆风楚韵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剧
舞台剧目
武汉市汉剧剧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优秀剧目进校园
广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