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发展与思考

2015-09-29 09:51周柯宇汪涛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柯宇 汪涛

摘 要:云南省现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项,省级123项,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智慧和文化的象征,又是其生存、发展、认同的重要标志。民间舞蹈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文化载体,在于它“是由人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体态和对社会观念的反映构成”。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均称“非遗”)。哈尼族铓鼓舞进校园活动的现实问题中展开,探讨非遗进校园的目标及改善非遗传承效果的条件和手段,使非遗以更佳方式进行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可持续发展; 传承保护;

在云南省聚居的26个民族,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世界经济、文化大融合大交流对民族民间文化产生冲击的同时,少数民族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发展和改造着自身民族文化,借此机遇,学者们纷纷开始探索少数民族在此激流中既吸收先进文化又能保持自身文化独特性的途径与方式。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铓鼓舞在校园中传承与传播,让我们看到了民间文化与接受现代文化在校学生之间发生的激烈碰撞,并在学校教育中展现出对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强大力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发展现状

云南省以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并颁布《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其中第三章第二十六条提出“各类学校可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内容的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能,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鼓励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

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多样化方式与途径中,将本民族传统文化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不失为重要举措。其中重要原因有:一、学校教育为非遗传承保护提供了场地、人员、实践时间等一切外部条件;二、在校学生的现代观念与民间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以此为依据,云南部分高校及中小学对非遗教育进行了有意的探索和实践,但这一教育实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境。在笔者调查后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忽视非遗教育本身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为了传承而传承,为了保护而保护;二、不少学校由于缺乏行事标准与参照,导致非遗教育形式主义严重,走马观花,更有甚者将其作为应付上级检查或展示学校特色的一种形式。为寻找解决途径将问题全面展开,我们需要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准确定位、管理制度的完善、非遗教师的培训等问题,促云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或永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模式。该名词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如今推动哈尼族铓鼓舞继续传承的因素众多,达到的效果却良莠不齐,更有甚者颠覆了民族文化的本来面目,以至其进入迷途,前途未卜。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传承保护哈尼族铓鼓舞时同样奏效。非遗若能在校园中抓住机遇,从民间到学校,从学校到学生心间再返回民间,使其得到合理保护、科学传承、长久永续发展并非遥不可及。

1.发展基础——深掘民族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哈尼族铓鼓舞中不仅可以看到哈尼族人民的农耕文化意识、严格的表演范式,还能体会到深厚的原始宗教观念与性崇拜遗痕。铓鼓舞时哈尼族汉子潇洒的舞蹈动作表现的是自己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情景:赶牛犁田、糊田埂、撒种插秧、踩农肥等农耕生产动作的缩影。

“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是非遗进校园对学生能力要求的深层内容。我们要在吸取外来文化精髓的同时,继承保持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立性,通过吸收外来文化精髓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壮大本土文化,探索本土文化元素在非遗教育中的作用,使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民间艺人引领,感受哈尼族铓鼓舞民间艺术风格,了解尊重地方民间文化传统,加深学生对民间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维护非遗永续生存和持续发展。

2.发展支柱——建立非遗教育生态观

铓鼓舞是哈尼族“昂玛突”祭祀仪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由男子跳起,与哈尼人共渡新春佳节。铓鼓舞具有区域性,它在特定的时空中产生,且只属于那个特定的时间、空间、物质空间,它的生态环境是其生存、传承的外部环境也是发展、传播的支柱构架。舞铓鼓时哈尼男子的体态、舞姿、律动都离不开哈尼人生活的环境、民族性格、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近年来人们纷纷效仿生物学界对濒危物种保护的实践经验,建立非遗保护区,使非遗文化在区域内受到全方位整体保护。

在建立铓鼓舞生态保护区的同时,更应在学生学习铓鼓舞时建立起学习生态观。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不仅关注舞蹈本身,还关注各族舞蹈的生产者、生产语境、意义与功能等等。将此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予学生,建立起学生个性的生态观、整体观、区域观,形成立体的舞蹈学习思维。巴普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获得律说到,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出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贯彻此观念,才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深层理解民族文化整体性、区域性。

3.发展内容——促进学生成长

“昂玛突”祭祀仪式中的铓鼓舞是通过宗教仪式,以舞蹈或吟唱向哈尼族后辈传授哈尼族的认知模式和传统知识的方式与手段。哈尼族铓鼓舞中的文化内涵有记录了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反映了民族民众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与民族迁徙史;有展现了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形象生动的感知民族的历史、民俗及其独特的语言,继承前辈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笔者在建水县坡头乡民族中学非遗进校园活动进行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現:教师对哈尼族铓鼓舞来历进行简单描述后,便直接让学生模仿铓鼓舞舞蹈动作,对于铓、鼓本身的兴趣远远大于哈尼族铓鼓舞。该校非遗进校园活动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民族文化的渗透,忽略了非遗文化内涵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在铓鼓舞教学中应选取能够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成长的内容,带学生领略铓鼓舞的独特魅力,探索文化与所处环境的交互关系,寻找哈尼文化精髓,从而引起学生兴趣,为古老铓鼓舞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结合时代精神共同索求民族文化生存繁衍之道。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发展建议

1.与时俱进定位非遗教育

苑利在定义非遗时说到:“从传承时限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时间不足百年者,不能称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铓鼓舞进驻校园传承的历史只有五年,而哈尼族铓鼓舞本身却历经了上百年发展,可想而知其内涵之丰富、文化之灿烂。当下的非遗教育形式无法完整向学生传达出非遗本身的韵味,较短时间内学生只能简单模仿民间艺人所作哈尼族铓鼓舞舞蹈动作,导致铓鼓舞成为失根、失魂之物。因此在非遗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机遇期探寻非遗教育的定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以此为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首先应是为了“保护传承”,即保护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促进学生成长”, 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授课内容应为学生身体、心灵的成长添砖添瓦的教育课程,使非遗教育成为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感中不可或缺的一课;最后,“合理开发拓展”,即校园是各类文化的聚集地,非遗进入校园后与多元文化碰撞想必能产生异彩纷呈的火花。综上 “保护传承、促进学生成长、合理开发拓展”即是笔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定位之拙见。

2.教师队伍优化

铓鼓舞传承方式“不是依靠语言文字,而是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演文化为主要特征,而且是在一定环境中、在群众之间直接传承”。众多非遗项目都具有“心口相传”的特征,其特征使它成为了历经现代文明冲击最大的牺牲者。非遗传承过程中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亟需学者们共同讨论予以解决。

(1)教师“结对”学习

目前非遗教师主要来自于对非遗感兴趣的艺术教育教師和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前者缺乏非遗的系统知识与技能;后者虽拥有非遗的知识与技能但却缺乏教育教学的技能。铓鼓舞课程开发不仅需要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还要求教师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目前师资状况对铓鼓舞的传承形成了一定制约。

教师“结对”学习可以快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及教学效果。首先,高校教师可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作用,拓展传承人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认知,提升传承人的实际教学能力。铓鼓舞传承人将自己拥有的哈尼族文化知识与技能讲述给高校教师,开阔高校教师眼界。同时开展结对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多渠道培养师资队伍。其次,“结对”学习不仅在铓鼓舞传承人与高校教师之间,教育文化部门也应定期对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教师或传承人进行“结队”培训,并注重教学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2015年7月21日在云南艺术学院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便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2)教师掌握新媒体技术

影像传承是利用直观的形象来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它包括图像传承、图画与文字相结合传承、图像与语言结合等方式。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直观解释作用,对于深化内容与主题起着特殊作用。影像传承能更加准确地传递文化,有助于理解记忆,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使得文化遗产表现得更动感、逼真。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新媒体技术,它能以鲜明的个性和特殊的表现手法引起学生对铓鼓舞的注目和感悟,并通过语言文字的注释使其渗透进接受者的心灵。采用感受教学法,将影像资料应用于哈尼族铓鼓舞教育教学中,为学生形象生动的展现哈尼族文化,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3.完善非遗教育体制

(1)制作非遗教材

目前非遗教育没有规范的教材和系统的教法,传承只能依靠高校教师或传承人的经验积累,进行口传身授。因此需对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选择、提炼,将其中与教育标准一致,精选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优秀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结合小中学、大中专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及专业的不同,实施课程的层次性目标,并通过课程的设计、实施,对非物质文化进行有效的、系统的、科学的传播。制定哈尼族铓鼓舞教材应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差异的特点,以地方性或校本性形式编创,遵循由浅及深、由具体到抽象,并注意各级教育之间的有序衔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非遗文化形成发展、思想意识、民俗习惯,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与传承。

(2)反向教学

非遗与其他文化门类不同,非遗与基层人民紧密相连。哈尼族铓鼓舞所需表达的内容与民族生产、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民间艺术从民间来,就必需返回到民间去,否则,弘扬与传承、发展非遗的说法就是一句空话。将课堂定期或者不定期搬到民间去,在特定时空与生态中让学生去领略真正的民俗文化,参加当地的节日和祭祀仪式,感受当地人民的精彩表演,更好地了解所学,更好的去传承与保护。

(3)建立评价制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是指: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社会教育和党校的干部教育、扶贫中的扫盲教育等,不同层次及不同社会方式的教育都以不同形式参与进来,营造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环境。虽然文化和教育管理部门联合下一些政策及档,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时间、师资、教学方式等关键环节缺乏具体的实施措施和保障机制。学校方面在哈尼族铓鼓舞教学结束后并没有评价机制的保障,使得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评价制度,实现教育评价标准多元化, 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实践。如将非遗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情况及达到的效果纳入教学评估、评价体系,将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被动状态。

四、结语

学校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播途径中占据着首屈一指的地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学校教育体系,不仅仅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而且有助于培养具有强烈民族精神且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人才。然而,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仍需要社会各类教育组织积机构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世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馮忠良 《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87.

作者简介:周柯宇,女,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汪涛,男,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2013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