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灰霾气候特征及与空气质量相关性分析

2015-09-29 03:03:30丁丽华顾振海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灰霾开化县能见度

丁丽华,顾振海

(1.开化县气象局,浙江 开化 324300;2.衢州市气象局,浙江 衢州 324000)

开化灰霾气候特征及与空气质量相关性分析

丁丽华1,顾振海2

(1.开化县气象局,浙江 开化 324300;2.衢州市气象局,浙江 衢州 324000)

以能见度和相对湿度作为灰霾主要判别依据,辅以PM2.5和PM10监测数据,分析灰霾气候特征。开化以轻微霾为主,霾日呈缓慢上升态势,以冬季最多,稳定时间较长。同时能见度和 PM2.5,PM10浓度及相对湿度都有关系,但PM2.5浓度对空气质量影响较PM10明显。从冬季污染物南北变化可以看到,冬季污染物存在由北往南的输送的可能。

灰霾;空气质量;能见度;相对湿度

文献著录格式:丁丽华,顾振海.开化灰霾气候特征及与空气质量相关性分析 [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2):2069-2070.

牛彧文等[1]统计浙江城市区域灰霾天气的长期变化时发现,1957年到改革开放初期是灰霾天气出现最少的时期。50年代初期,杭州、温州、衢州是出现灰霾天气最多的地区,改革开放后的1978-1999年间,湖州、杭州、舟山、金华、温州、衢州等地区灰霾天气出现频率都很高;2000年之后,浙江省各地区灰霾天数都在迅速增加,尤为突出的是湖州、绍兴、杭州、嘉兴等浙北城市。

开化地属衢州市,是浙江的西大门,常年以静风和偏北风为主。开化冬半年市区上空大气层结比较稳定,易形成较强的逆温层,低层风速小,不利于近地面层悬浮微粒及各种气态污染物扩散。研究开化县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为及时准确预测灰霾天气提供参考指标,以及减少和降低灰霾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促进国家公园建设有积极意义。

1 资料统计

鉴于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雾、轻雾与霾的定义[2],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将后两者区分,大多是用相对湿度的某一阈值来作为辅助判别工具,但此法并不能真正将两者本质区分,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发展的PM2.5监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但年限短,所选样本少,不能反映规律特征。本文仍以能见度和相对湿度作为主要判别要素 (霾:能见度小于10.0 km,相对湿度小于80%),辅以PM2.5和PM10监测数据加以讨论分析。霾日则采用14时值法[3],即14:00能见度 <10.0 km,相对湿度 <90%,排除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烟幕、吹雪、雪暴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记为1个霾日。

2 霾的气候特征

2.1霾的年代特征

开化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 (图1),20世纪80年代初霾日多,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霾日变化较为平稳,2000年前后有较明显的下降,2005年后又有较明显的上升,年均霾日21.3 d。从整体趋势变化看,开化霾日呈缓慢上升态势,年均为0.147 7日。究其原因,可能与外来源增加和机动车辆增多有关。

2.2霾的月际变化

霾日以冬季最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究其原因,秋冬季节多为大陆冷高压控制,中低空下沉气流,大气层结稳定,降水偏少,不利于低层气溶胶颗粒的扩散稀释。

2.3霾的日变化

霾的日变化不明显,但受相对湿度阈值的限定影响,2011-2012年灰霾天气白天出现的频次明显高于夜里,约占总数的75.8%。与雾相比,霾持续时间更长,只维持1 d以内的霾只占11.7%。这与刘永红等[4]对广州灰霾研究中提出非夏季灰霾具有持续时间长、状态稳定等特点的论述一致。

图1 开化县霾的年际变化

3 霾与空气质量情况分析

气象上多以能见度和相对湿度作为霾日判别依据,这与空气质量标准存在差异,为方便论述,下文中的霾及相关用语仅指气象意义上的灰霾,而以PM2.5和PM10浓度为主要论述的对象的,则统称空气质量。

3.1霾日与空气质量统计

统计2014年共有51个霾日,其中1,11,12月分别有13,8和12 d,占全年的6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 (QX/T113—2010)》(简称标准)标准,全年98%的霾日都是能见度在5~10 km的轻微灰霾。根据空气质量指数与对应污染物项目浓度限值,全年PM2.5>75μg.m-3或PM10>150μg.m-3的天数为16 d,其中1月15 d,包括13 d的轻度污染、1 d的中度污染和1 d的重度污染。

根据几次轻中度污染天气分析发现,主要发生在冬季,多有冷空气活动,污染物有明显的南移态势。过程中,北部的钱江源环保站PM2.5浓度先升高后降低,之后几个小时南部的气象大楼站PM2.5浓度升高,可以简单判断污染物由北往南输送,但未从大环境进行污染物输送分析,是否能断论,还需进一步分析。

3.2霾日与空气质量相关性分析

开化空气质量主要由PM2.5和PM10浓度决定,5-8月有极少数臭氧影响,可排除在统计外。分析表明,PM2.5和 PM10浓度越高造成能见度越低,但反过来,部分霾日能见度低,但PM2.5和PM10浓度并不很高,这与通常认知不符。吴兑[5]发现,湿度增加对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增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灰霾粒子吸湿后会使能见度恶化加剧。统计发现,空气质量二级以上标准下的霾日平均相对湿度为76%,空气质量二级以下标准下的霾日平均相对湿度为72%。由此也可看出,散射系数和污染物的浓度及相对湿度都有关系。对比分析后发现,霾日集中的1月份空气主要污染物为PM2.5颗粒,平均浓度75μg.m-3,霾日期间平均浓度达93μg.m-3;而12月份空气污染主要污染物则为PM10颗粒,平均浓度达 86μg.m-3,霾日达到106μg.m-3;从能见度上看,1月份霾日平均能见度6 300 m,12月霾日的平均能见度7 100 m。由此可见,相同空气质量情况下,PM2.5和PM10浓度对霾日影响均较大,但在能见度相同的情况下,PM2.5浓度对空气质量影响较PM10明显。因此能见度低并不等同于空气质量差。

4 小结

开化以轻微霾为主,霾日呈缓慢上升态势,以冬季最多,稳定时间较长。能见度和PM2.5,PM10浓度及相对湿度都有关系。但PM2.5浓度对空气质量影响较PM10明显。冬季污染物存在由北往南的输送。

[1] 牛彧文,顾俊强,浦静姣,等.浙江城市区域灰霾天气的长期变化 [J].热带气象学报,2010,26(6):807-812.

[2]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3] 吴珂,周卫兵.1981-2010年昆山市灰霾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J].环境保护科学,2011,37(5):8-11.

[4] 刘永红,冯婷,蔡铭.广州灰霾现象特征分析 [J].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0):1081-1087.

[5] 吴兑.灰霾天气的形成与演化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3):157-161.

(责任编辑:张瑞麟 )

S 42

A

0528-9017(2015)12-2069-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250

2015-09-11

开化县科技局项目

丁丽华 (1984-),女,浙江开化人,工程师,从事气象工作。E-mail:dinglh03@sina.com。

猜你喜欢
灰霾开化县能见度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2005—2017年白云机场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研究
成都城区冬季一次灰霾期间PM1化学成分特征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开化县林场退休职工、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余贵顺
浙江林业(2017年8期)2017-11-13 03:31:47
秸秆露天燃烧对北方灰霾天气的影响分析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
低能见度下高速公路主动诱导技术的应用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常见异常现象处理及日常维护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故障实例分析
佚心
中国摄影(2014年2期)2014-02-24 22: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