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5-09-28 08:22主持人张晋石HOSTZHANGJinshi
风景园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园林

主持人: 张晋石 HOST: ZHANG Jin-shi

主持人: 张晋石 HOST: ZHANG Jin-shi

事件热点

54个项目获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据《中国建设报》讯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了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名单,“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等54个项目位列其中。

根据《关于印发<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的通知》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对各地推荐的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经社会公示,决定授予“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等54个项目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文桦/摘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顾问组专家名单

本刊讯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布了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顾问组专家名单。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成立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建科[2014]71号)精神,为加强风景园林行业管理,更好地发挥专家技术支撑作用,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原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及下设的风景园林专家组进行了补充和调整,成立了住房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原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下设风景园林专家组中部分专家作为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顾问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风景园林》学刊名誉主编孟兆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风景园林》学刊高级顾问孙筱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高级工程师、《风景园林》学刊高级顾问甘伟林,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风景园林》学刊高级顾问梁永基等专家名列其中。(文桦/文)

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据mohurd.gov.cn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日前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称,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经研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根据《通知》,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3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

试点城市由省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联合申报。试点城市应将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试点城市年径流总量目标控制率应达到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

《通知》称,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选择试点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将对申报城市进行资格审核。对通过资格审核的城市,将组织城市公开答辩,由专家进行现场评审并公布评审结果。

根据《通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定期组织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罚。(任维/摘编)

ALSA对于国情咨文的声明

据asla.org讯 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呼吁开展21世纪交通基础设施规划。随后,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发表以下声明。

“长期以来,风景园林师致力于打造关键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提供了满足所有美国人需求的出行选择。他们设计了多功能交通廊道,可以容纳包括行人、自行车、汽车、残疾人、公共交通工具等所有使用者。这些多功能交通系统可以减少对使用汽车作为单一交通工具的依赖,从而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空气质量,以及促进弹性的生活方式。

“ALSA始终坚持国家政策在风景园林师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包括运输替代计划(TAP)以及联邦重要完整街道(Complete Streets)的政策。协会认为,弹性的设计将有助于减缓过快的发展对我国交通系统的影响——包括西部南部人口激增,东部以及中西部更换老化路面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需求——这些都在美国交通部未来30年的交通发展框架中被提到了。我们将继续与打造我们未来基础设施的部门进行对话,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希望决策者们能够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规划,那将帮助所有的美国人,同时也有助于社区的成长与改变。”(周珏琳/编译)

BIG设计工作室的混合景观理念在国家建筑博物馆展出

据dirt.asla.org讯 BIG设计工作室是现今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建筑及规划公司,目前在国家建筑博物馆以及配套讲解书上展示其设计理念。BIG在世界各地雄心勃勃地设计各种项目,展示了如何将景观与建筑相融合,同时也创造了各种新奇的体验。如其他的风景园林设计公司一样,BIG也致力于创造混合的景观。BIG的创始人比雅可·因戈尔(Bjarke Ingels)在展览开幕式上开玩笑说:“BIGAMY:鱼与熊掌都可兼得。”

比雅可·因戈尔摈弃了现代主义建筑师们万精油式的设计方法,转而提供了另一种理解作品的方式:BIG的设计尊重了场地上拥有悠久历史的乡土建筑,以及场地原有的气候条件。BIG在设计中尤其强调基地条件,整个展览也是围绕着世界各地的气候所组织起来的,主题是“从热至冷”。展览环绕博物馆整个二层,展示“900英尺下的全球气候之旅”。

当参观者环顾博物馆二层,能看见BIG的模型悬挂在头顶,模型下方是互动解说,通常还有视频影像。这些高科技展览设备是丹麦政府以及丹麦非盈利设计组织资助的。在另一个视角下看BIG的理念:BIG现在是巴黎欧洲城项目的一员,他们在此实践“景观都市主义”。BIG不失机智地写出这样的宣传标语:“欧洲城:100%景观+100%建筑=200%栖息地!”(周珏琳/编译)

规划设计

世行报告:珠三角超东京成世界最大城市片区

据新华网讯 世界银行26日发布报告说,无论就地域还是人口规模看,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10年就已超过日本东京地区,成为全球最大城市片区。

世行报告借助卫星和地理空间信息分析等技术,评估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在内的亚洲东部地区城市化进展。报告说,截至2010年,包括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片区拥有人口约4 200万人,超过阿根廷、加拿大或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人口总和。

报告指出,从2000年至2010年期间,亚洲东部近2亿人从农村迁移到城镇地区,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比例从29%上升至36%。截至2010年,该地区人口超过10万的城镇有869个,人口超过1 000万的超大城市有8个。亚洲东部的城市区域总面积每年增加约2.4%,2010年达到13.48万km2。

研究城市发展的世行专家阿布哈斯·吉哈说,2010年亚洲仅有36%的人居住在城市,未来数十年亚洲东部仍将继续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发展潜力巨大。

世行负责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事务的官员特罗森伯格表示,东亚城市化迅速,管理问题凸显,世行提供相关数据,是为让城市管理者获得更多信息,作出适当决策。(张雪葳/摘编)

未来在哪工作?用空中花园满足员工吧!

据archdaily.com讯 《都市杂志》举办的“未来职场2.0设计大赛”(Metropolis Magazine’s Workplace of the Future 2.0 Design Competition)获胜作品公布。本届竞赛参赛者以驰骋的想象力,大胆规划了未来15年办公环境的发展变化。

尽管153件参赛作品各有特色,但都包含着技术创新这一思想,且大多数是以模数组合的方式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冠军“有机网络+”(Organic Grid +)和亚军“混合办公”(the Hybrid Office)都十分讲究构筑物与环境的关系。“有机网络+”从“员工是事业的核心,必须高度关怀”的角度出发,特意挑战在公共空间办公的一贯想法,将员工舒适度作为首要衡量目标,通过对室内环境中人体功能学和定制需求的研究,巧妙设计了移动桌椅和隔墙,以满足多样化的使用要求。同时,该作品设计了“有益健康的插件”——可提供新鲜食物、休闲场所的空中花园,为工作空间增添了生机与趣味。该作品因其具有前瞻性的概念与工程细部设计受到了极高评价。

“混合办公”巧妙把握了内外空间的转化融合,为不同类型的员工提供了更加适宜的工作环境。将家具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有助于员工们够静心高效地工作。并通过无线设施促进员工间的交流。(张雪葳/编译)

“金字塔公园”获“失落的建筑”设计竞赛第一名

据archdaily.com讯 由阿尔巴尼亚文化部和2014地那拉建筑周共同举办的“失落的建筑——重塑新城广场”设计竞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他们大多为学生或40岁以下的设计师。设计师们在竞赛中提出了对地那拉金字塔广场的改造建议,并试图反应出该城丰富的历史和不断演变的特征。

在所有参赛作品中,来自加拿大设计团队[由建筑师焦奈吉(Naiji Jiao,音译)和风景园林师陈悕如·柒(Seven Xiru Chen)组成]的参赛作品——“金字塔公园”获得了第一名。该方案确定场地“需要重新定义,以成为公众聚集地和城市中心”。 设计巧妙的将场地融入公共空间,还将这个曾经“笼罩着回忆的神秘之地”变为了“怀念过去,庆祝未来的新城市生活方式”。敏感而大胆的方案经过了充分论证与精心策划。“金字塔公园”景观的重新配置,改变了金字塔现有的孤立状态,运用环形使其结构更好地融入到周围环境中,设计师声称:重生的金字塔“将作为一个巨大的雕塑,为公众带来视觉的震撼”。

因当地公共服务的强烈需求和社区意识的增强,“金字塔公园”方案将成为各类公共活动的最佳场所。在这个4 000m2的宽阔场地上,可举行演讲、展览、集会、音乐剧和电影放映等活动,还设有一处露天剧场、运动场和其他体育设施。(段诗乐/编译)

小野洋子和120工程合力恢复芝加哥杰克逊公园

据worldlandscapearchitect.com讯芝加哥杰克逊公园来年或许将发生巨大变化。非盈利组织120工程在原设计者——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设 计事务所的协助下,正努力重建这个公园。除重建之外,公园还将收到日本在1893年哥伦比亚博览会期间赠送给美国的礼物——一个新的菲尼克斯亭;还会增加一个户外表演场地,由音乐家、社会活动家小野洋子(Yoko Ono)资助修建。

奥姆斯特德(Olmsted)于1897年规划了这个公园,然而时过境迁,公园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20世纪50年代发生了一系列不幸的变化:公园的大草坪上安装了导弹装置,大量停车场、娱乐设施的建造以及侵略性植物不受抑制的生长。如今,120工程与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ACE)、帕特里西娅·奥唐奈尔景观遗产组织(Patricia O'Donnell LLC)一起用一种低环境破坏且吸引公众的方式复原了许多奥姆斯特德(Olmsted)的设计。其中包括根除侵略性物种,为本地鱼类和野生物提供栖息地,恢复大部分的大草坪,以及将公园景观向密西根河流开放。

新的菲尼克斯亭将作为公园的接待中心,游客能看到关于杰克逊公园的历史和设计的展览,接待中心的多功能房间能满足聚会、讲座和其他活动的需求。由小野洋子资助的户外表演场地—— “天空降落”位于接待中心旁边,让游客在欣赏该作品时感受到“与天地之间的联系”。小野洋子的善举无疑将为杰克逊公园设计作出贡献。(段诗乐/编译)

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以设计竞赛实现政策目标

据asla.org讯 在飓风“桑迪”过后,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副助理国务卿马里恩·麦克费登(Marion McFadden)在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会议上表示,HUD将努力在纽约和新泽西创造出更具弹性的沿海设计。为此,HUD决定与非盈利组织和大学共同运作“设计重建”的竞赛。合作方还有洛克菲勒基金会,该基金为竞赛提供费用支持。基于最新获得的10亿美元竞赛资金,HUD将利用竞争来激励政府创新,并一直持续下去。

从一开始,“由设计重建”竞赛就与其他设计竞赛不同。原来的竞赛通常只有一个赢家,但在此次竞赛中,就有6个项目共同获得了9.3亿美元的资金。这些设计团队都是由建筑师或风景园林师领导的,由规划师、工程师、科学家、生态学家及通信专家等组成的多学科的设计团队。设计师们钻研最新的气候科学研究,精心分析成本效益,并上百次与社会团体沟通交流。目前,这些项目已经开始在未来5-8年里的分阶段实施。基于此次竞赛的成功,HUD现又推出了新的10亿美金的竞赛,将最大限度地改善当地的抗灾能力,发挥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李娜亭/编译)

A字办公室建筑事务所(bureau A)设计“螺旋藻泉”培育花园

据designboom.com讯 A字办公室建筑事务所在日内瓦设计的“螺旋藻泉”构成了一种混合的形式,将蓝绿色藻类培植池融入这座建于16世纪引人冥想的意大利花园。更具体地说,培植池的形式和尺度效仿了阿尔多·布兰德尼(aldo brandini)别墅的原来的水景设计,该别墅建于1550年,位于罗马东南20km处的弗拉斯卡蒂镇(frascati)。

材料“蓝藻”是一种没有等价物的营养植物。通常作为营养补充剂来开发和使用,这个自古就存在的物种,已经在许多国家进行工业化栽培,这些国家农业不发达,土地贫瘠。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并且是唯一包含了所有氨基酸、众多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植物蛋白源。

在独特而浪漫的文化中,设计师往往参考优美的自然现象来构筑他们的建筑。扭曲的规模和形式,自由地改变特定景观的视野。相似地,泉水置于日内瓦公共公园的桦林里,与周围的环境和历史文物相呼应,同时它也生产食物。它既是一个花园 ,同时也是一个螺旋藻生产中心。(李璇/编译)

蓝天组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coop himmelb(l)au)发布法兰克福飞塔花园图片

据designboom.com讯 奥地利设计事务所蓝天组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发布了他们获奖的竞赛作品,被定位为法兰克福机场“入口花园”的“飞塔花园”。这座建筑有18层,占地面积10 300m2,总建筑面积为33 100 m2。67m高的扭曲玻璃塔成为一个容易识别,可以容纳总部许多大型企业近似雕塑的建筑。建筑的形式提供了相当大的能源效应,通过开敞的南北立面以获得太阳能,东西立面一系列悬浮的花园和天井可以过滤直射光并有利冷却内部空间。在这些花园的后面是会议室和非正式会议区,剩下区域为享受自然光线和视角的开放式办公区。(李璇/编译)

中勘协园林与景观设计分会

新时期“苏州园林”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在苏召开

2014年9月25 日,新时期“苏州园林”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在苏州成功召开。会议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陈卫京局长主持,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先生、北京林业大学杨赉丽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李雄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周武忠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姚亦锋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王劲韬副教授等6位专家,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规划局、吴中区住建局、园博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以江苏省第九届园博会展园建设为契机,应苏州市人民政府要求,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主持,委托苏州园林设计院对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传承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就新时期“苏州园林”建设展开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和中国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随着时代发展,苏州园林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其最根本的变化是园林服务对象的转变,从传统的私家园林转变为公共园林,而不变的核心思想主要有3点:一是“自然情趣”,即从城市山林延展到山水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核心;二是“景面文心”,即文化的延续才是苏州园林传承的核心;三是“诗意栖居”,即学习苏州古典园林高度艺术化的园居方式与理想化的生活模式。

会议最后提出,关于苏州园林的传承与发展需要苏州园林界不断深入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切实保护好苏州古典园林的同时,走出一条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苏州园林发展之路。(刘仰峰/文)

海西首座E55、E57地块项目景观方案设计

由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该项目位于厦门五缘湾,规模2.6hm2。项目设计理念坚持营造一种绿色舒适与专属尊贵并重的环境。居住区是人居生活的地方,最基本的原则是适宜人居住。而园林景观,作为室外活动景观空间,体现人与环境的共存关系。同时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购买、使用人群,本方案主旨是基于法式建筑总体规划骨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建筑、道路、私家庭院之间仅有的少量公共绿地营造一种高贵的专属私人别墅空间。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秉持高绿量原则、隐私性原则、总体性原则、尊贵性原则等设计原则,即:在有限的种植空间中尽可能种植不同层次的苗木达到较高的立体绿量;通过高密度多层次种植以及特殊分户景墙的设计保证使用空间的隐私性;从风格、手法、细节刻画等各种方面与建筑主体保持总体统一性;尊贵性原则——通过主出入口区域、小区内道路及各个单元出入户小品的定制式设计达到并体现本小区高端的尊贵气质。(张亦箭/图文)

特别报道

主持人: 张晋石 HOST: ZHANG Jin-shi

《风景园林》杂志十周年庆祝活动在北林大举行

本刊讯 2015年5月16日晚六点半,“《风景园林》杂志十周年庆祝活动”在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垂花门隆重举行。

在10周年庆祝活动上,《风景园林》杂志名誉主编孟兆祯院士、《风景园林》杂志名誉社长尹伟伦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李雄教授、《中国园林》杂志主编王绍增教授、《风景园林》杂志社社长何昉教授致辞。《风景园林》杂志主编王向荣教授主持庆祝活动开幕仪式。

来自国内外园林行业的知名杂志主编、专家学者、杂志编委会部分成员、部分理事单位代表、北京林业大学师生代表、同行媒体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这场既喜庆又庄重,既古典又时尚的庆祝活动。

在社长何昉和主编王向荣的带领下,杂志社代表一同走到前台,在场嘉宾同唱生日歌,祝福《风景园林》杂志10周年生日快乐。何昉社长亲自切蛋糕,与来宾分享《风景园林》10周年的喜悦,并开启了当晚的冷餐会环节。与会嘉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相互交流,分享与《风景园林》杂志的点滴故事。(杜婉秋/文)

热点事件

孟兆祯院士作客园博馆园林文化大讲堂

本刊讯 2015年5月17日,中国园林博物馆园林文化大讲堂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孟兆祯先生以《中国园林艺术的门道》为题做主题演讲。

中国园林博物馆园林大讲堂自去年5月18日正式开讲以来,已经邀请多名园林、文化界知名专家、学者走上讲坛。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创始人之一吴良镛院士亲笔为园博馆园林文化大讲堂题字。现场首先由孟兆祯院士为这块“金匾”正式揭幕。

孟兆祯院士借助于长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教学、实践的经验,引经据典,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营造诗意栖居寻觅健康长寿的环境(人居艺境)、明旨立意和问名、借景布局、因山构室,其趣衡佳、理微、生生不息,绿满家园”七方面与专家学者一同分享中国园林的艺术文化。

讲座中,孟院士引用大量图片,为观众讲解园林文化意境中情景交融的艺术造园手法,通过众所周知的三山五岳、西湖、北海等众多园林中叠山理水、额题、楹联、摩崖石刻等实例的主旨立意,展现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艺术境界。精彩的讲座吸引近300人到场聆听。(中国园林博物馆/ 文图)

“2015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在北林大举办

本刊讯 2015年5月16日-17日,“2015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在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举办。本次讲坛共设置主会场1个、分会场2个,近800余位国内外风景园林专家、行业从业人员、高校师生及行业媒体代表参会,另外有将近400人通过视频转播全程观看了讲坛全过程。会议期间,出席高峰讲坛的国内外嘉宾亦出席参加了5月16日晚在学研中心垂花门举行的《风景园林》杂志十周年庆祝活动。

本次高峰讲坛由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由北京林业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杂志社负责组织和承办。

本届讲坛的主题为“风景园林的多样性”。在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如何维护和构建多样化的景观,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风景园林从业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邀请了国内外学者、设计师和媒体主编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多样性的内涵,探讨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生态与环境的多样性、文化与价值的多样性以及艺术与审美的多样性等诸多关键议题。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4位业内一流专家学者、设计师和媒体主编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多样性的内涵结合自身所研究领域,对风景园林多样性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多方面、深层次的探讨,达成了多项共识、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尚尔基/整理 文桦/摄)

“2015城市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本刊讯“2015城市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国际研讨会”5月16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承办,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城市径流控制与河流修复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协办。共有海内外学界、业界400余同仁参会,37位嘉宾做了精彩学术报告。

研讨会在17日开设3场分论坛,分别以“人居环境与可持续雨水景观设计研究”、“雨洪管理国际经验与地域性策略”以及“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园林与水科学研究”为主题,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与实践人士提供了一个充分、深入探讨海绵城市建设、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话题的平台。

会议前后还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会议前一周举办了“2015海绵校园设计工作营”,共有来自包括高校和设计企业的6个单位的25名营员参与,指导教师团队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环境学院与美国景观与环境领域专家组成,于15日下午进行了工作营公开评图答辩。会议前后举办了2015城市雨洪管理项目交流展,共有8个单位的54块展板参展。会后于17日下午组织了北京雨洪管理示范项目技术考察,分为东、中、西线,由专家带队对各类型城市雨洪管理项目做了深入详细的讲解。

会议为期两天,于5月17日闭幕。

猜你喜欢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园林
欢迎订阅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次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How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of an Hour Using Id, Ego and Superego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Pilot Study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eness and Prosodic Features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