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者:宋祺炜 宋恬恬 蔡玉婷 孙周强 叶加鑫
学校院系: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风景园林12级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园林12级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建筑11级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园林13级
指导老师:鲍沁星 张敏霞
从左至右:叶加鑫、宋恬恬、宋祺炜、蔡玉婷、孙周强
近年来,许多场地因为早期发展过程中的过度开发,而逐步失去原有的场地文化和资源,最终即将消泯于人们的视线之中。本方案以在近现代史上因舟山鱼汛而名噪一时的嵊山岛为研究对象,场地的兴衰变迁引发了我们对于东海中嵊山岛特异性的进一步思考,并以此为前提,寻求具有本土性的场地文化,探究解决现有嵊山岛本土性景观消亡问题的答案,从而激活场地,完成对于场地的救赎与复兴。
历史上,每到渔汛,来自沿海各地的万艘渔船云集嵊山,场面十分壮观。嵊山渔场的螺类捕捞一度成为全国闻名的盛景,本地县志中曾有“三月三,螺上滩”的记载,可见螺是场地最重要的场地符号,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然而20世纪末嵊山渔场的过度开发及捕螺技术提升所引起的过度捕捞致使螺类大量减少,逐步消失的螺泯灭了人们的场地记忆。经现场调研考察,嵊山岛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十分复杂。过度捕捞导致嵊山岛的螺类资源数量急剧减少,近10年来即使是螺的生理繁殖季节,也仍需渔民身着潜水服潜海捞螺,而从事“深海捞螺”这一职业的危险性大,死亡率高。另外,岛内水资源匮乏,不足以满足居民使用及船只补给,使得海上这样行船的必经之所因淡水短缺而被人放弃。嵊山岛的捕螺原住民渐渐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生活无以为继,许多村落随着村民离去已经演变成为荒废的鬼村,因此如何吸引村民回归家园成为了我们研究的新议题。如何通过科学性分析推演出设计逻辑,并以此为主线统筹解决极为复杂的场地矛盾,是我们设计团队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通过多次现场考察及资料查找,我们尝试系统性地分析场地现有矛盾,并最终以划定多种活动类型区域范围的形式来完成对于场地的整体性控制。再依据不同区域的特性,因地制宜,对于生态保护区我们提议限制螺类资源的捕捞,以人力最小程度介入的形式来逐步重建海螺栖息地,让螺类资源恢复到曾经的盛况。过渡区则利用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螺文化设计了浮岛景观,而每年将有更多的螺壳通过心灵手巧的渔民“织网”后,被纳入到水资源基础设施中去,进而点亮鬼村之间的有机联系,修补人与螺栖息地间的相互联系,“鬼村”生长成为宛若人间仙境的绿屋,同时收集到足够的水源作为供应。独特的场地文化吸引游客前来探访,复原的场地资源吸引离去的岛民复归家乡参与到嵊山岛的复兴建设之中,这也正是我们对于场地振兴的最终思考。而海岛生活区是游客和本地居民最主要的生活聚居地,我们则不进行过多的限制,这样的设定有利于岛屿上进行日常活动。通过一段时间复杂而清晰的场地重建过程后,嵊山岛将以一种独创性的方式再一次因螺而兴,以螺破“局”,并而最终发展为具有独特社会文化价值的景观。
在我们看来,这个方案特殊性在于其设计本质上是以螺为本。我们希望在重建场地特殊性,提高人的存在感的同时,以新型的螺景观呼唤人们对于嵊山岛场所精神的记忆,从而营造出一种有独特魅力并极具人文关怀的景观设计方案。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恢复螺的生态栖息地成为了核心问题。通过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位上的生物相互作用,在海洋自身的次生演替的过程中不断恢复海螺的生态栖息地,用时间来弥补人们过去对于海螺造成的创伤,这样一个处在时间维度上的生长的景观,具备着无限的可能性。而经历了一段时间而逐渐恢复的螺壳资源将成为后续营造螺类人文景观的主要原材料,螺的浮岛景观,螺的织网与螺的绿屋,均由此而兴。这样极具场地本土性的景观,不仅反映了“此时此地”的独特思考,更是在场地的复兴过程中起到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以2015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为契机,在嵊山岛独特的社会问题启发下,我们小组动身前往场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岛上的日子里我们深入场地,进一步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与矛盾,这也使得我们在更为了解场地的基础之上,不断深化提升设计方案。而通过这次竞赛,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风景园林师在未来的跨学科合作领域上所具有的独到的领导性作用。
本次竞赛有幸获奖得益于3个专业同学之间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及队友之间豪无保留的相互信任与不懈努力,每次头脑风暴都是一次交流与进步的过程,思想上的碰撞更是让我们激发出了更多有趣的灵感。在最后我们要衷心感谢指导老师鲍沁星和张敏霞老师的悉心指导,他们的敬业不断激励我们继续前行,去实现我们心中对于场地未来最初的愿景,找到做为景观设计师最初的一抹热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