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耀宗先生,国家一级演员,是国内硕果仅存的单弦拉戏表演艺术家。单弦拉戏先后被武汉市、湖北省正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顾耀宗是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笔者:顾老先生您好,据我们所知,单弦拉戏已于2007年成功申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您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吗?
顾老:上世纪20年代,我父亲顾伯年在苏州学艺,师从民间艺人玉春普,学习“三弦拉戏”。在多年的演奏生涯中,他尝试改用小三弦,经进一步实践,又将三弦去掉两弦,只存一弦。“单弦拉戏”在演奏时使用一弓一弦一指,上、下把位灵活自如,声音连贯婉转,音色明亮,并在保留“三弦拉戏”演奏内容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可以演奏模仿京、汉、楚、黄梅调等戏曲各种行当的唱腔。我是“单弦拉戏”的第二代传人。“单弦拉戏”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按指方法与演奏技巧,深受群众的喜爱。
笔者:单弦拉戏是由三弦弹戏、三弦拉戏演变而来的,请您谈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单弦拉戏的独特之处。
顾老:单弦拉戏的前身就是三弦弹戏,由北方艺人王玉峰首创,演奏时使用的是大三弦,过门(伴奏)和唱腔都由自己演奏。后来由上海的邱聘卿给三弦加上了弓子,改成了三弦拉戏。三弦拉戏不同于三弦弹戏,它有了专门的伴奏,三弦拉戏只负责拉戏的环节。后来苏州的顾伯年(我父亲)跟随南方艺人沈易书学习三弦拉戏,他认为大三弦音色欠佳,故改成了小三弦,又把三弦中的两根弦去掉,改成了现在的单弦拉戏。作为单弦拉戏的第二代传人,我在拉戏的过程中,对它进行大胆创新,把木制琴筒改为铜制,将丝弦变为不锈钢弦,琴杆加长,弓子加长,如此一来,不仅扩大了音域,音色也更美、更富表现力。凭着扎实的功底,一根单弦能演奏京、汉、楚、越、评、黄梅调等戏曲各种行当的唱腔及中外流行名曲。单弦拉戏和三弦拉戏的相同点是都以模仿为主,模仿戏曲唱腔、模仿鸡鸣狗叫等。不同的是单弦拉戏的曲目比三弦拉戏更为广泛,以前三弦拉戏只模仿戏曲,现在又加入了民间小调、民歌、流行歌曲等,拓展了表现力。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一弓一弦一指,所用乐器又不同于任何传统的弹拨乐器和弓弦乐器。
笔者:您退休后经常奔波在大小演出场地,甚至自掏路费,您是怀着怎样的心态去演出的?
顾老:第一,这么多年我对个人名利看得都很淡,别人请我去演出,我一般会义不容辞地去,从来都不讲条件,不计报酬。积极参加各类演出,而且大多数都是义务演出。我参加过的演出可以说是不计其数。第二个原因就是我的演出有观众群体,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老、中、青,哪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所以我很乐意去演出。这也是我至今为止大小场合都去演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第三就是我必须通过各种演出活动让更多的人熟知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单弦拉戏虽然在2007年就已经申报了湖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现今好多人都还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也不知道单弦拉戏是什么,所以我肩上的担子很重。要传承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一是要靠政府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我与弟子们要参加各类演出来宣传它。
笔者:单弦拉戏近几年来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您对想学单弦拉戏的学生,有什么条件限定或要求吗?对于传承和发展这一非遗,您有什么新想法或者寄予什么样的希望?
顾老:进人21世纪以来,72岁的我一直老当益壮,为传承单弦拉戏这门优秀民族艺术,不知疲倦地活跃在文艺舞台上。2000年12月,我主演的《单弦拉戏艺坛一绝》专题节目荣获“国家广播文艺奖”三等奖,同时获得湖北省广播电台“老年世纪之星”最佳表演奖。2002年,我参加了由文化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先进社区”文艺展演,荣获银奖。同年参加全国老龄委主办的文艺展演获“湖北省老龄委文艺展演”金奖。
在收徒方面,我的要求很简单:第一,最好能有二胡基础,这样学起来相对容易些,因为二胡与单弦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属于拉弦乐器,把位感觉和揉弦等都是通用的。只是单弦的弓子比二胡长一点,琴身也比二胡略长,拉琴时只需要一个手指去演奏。第二就是要有戏曲的积累,单弦拉戏主要以模仿戏曲唱腔为主,所以要想拉好单弦首先得学会唱戏。单弦拉戏最难的地方就是如何把唱腔模仿得逼真到位。第三点就是要持之以恒,近年来我陆陆续续地收了几个徒弟,但是最后能坚持下来的没有几个,有个大徒弟学得很好,很聪明,但后来当官去了。只有我的孙女顾丽敏、武汉说唱艺术团的李进,还有武汉市歌舞剧院的双胞胎姐妹,至今还在学。最后,我说一下我的几点愿望:
一、希望我的几个徒弟作为非遗的传承人,能够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把基本功练好,然后多演出、多实践,为人民大众服务;
二、希望他们学成之后能够不断坚持下去。我为什么83岁了还不断去演出,去参加相关的活动呢?就是为了让自己不要丢掉,坚持下去,让这门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单弦拉戏是湖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去爱惜它、保护它,让它永葆青春。相信有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再加上我们的努力,单弦拉戏一定会越走越远。
作者简介:
段成瑶,湖北师范学院,讲师,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音乐方向研究。
注:本文系2013年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单弦拉戏的艺术特点及审美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3q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