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是儿童走出懵懂状态接受知识启蒙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教师要重视传授学生知识,使学生得到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忘记小学生天真纯粹的儿童本质,让这份童心在细心的呵护和知识的沐浴下健康地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就语文教学方面提出如下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与生活相结合
小学生刚刚接触学校教育,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待培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际作为知识的载体,利用学生熟悉的方式将知识传达给学生,来达到教学目的。
案例分析:在学习“日”,“木”,“草”这三个偏旁的汉字时,教师可以把生字词组有效地组织在一个生活情境中。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一学期的春游活动吗?
学生:记得。
教师:那么大家记得春天美丽的景色吗?
学生A:有绿色的草地,还有迎春花。
学生B:还有柳树,还有燕子。
学生C:春天的阳光特别好。
教师:大家那么喜欢春天,就跟着老师一起用汉字认识一下春天的万物好吗?
学生:好。
接着,教师可以将“柳树”、“白杨树”、“树林”作为一组词,“燕子”、“小草”、“发芽”、“小花”作为一组词,“春天”、“春风”、“春雨”、“春光”作为一组词,分组向学生介绍。并且让学生发现生字中存在的相同的偏旁。结合这些偏旁,在带领学生学习生字的同时,教师也可以精心准备一点春天的景色视频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愉快的记忆中进行学习。
二、借助儿童文学资源
呵护童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对于想象能力的培养。儿童天真的心性是蕴育想象力的摇篮,教师所要做的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这种想象力,使得他们能在语文学习中展露出来,表现在语言的表达上和审美的感知上。其中,借助儿童文学的感染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案例分析:课本中就有许多儿童文学故事,例如动物故事系列:《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等。这些故事对形象的描写是学生认识形象、树立审美的起点,也是学生锻炼模仿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最佳契机。因此,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儿童文学这一良好的资源,把握儿童的阅读趣味,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自己的语言天分。
如果是课本上的故事,学生在认识完生字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本上的故事角色扮演出来。以《狐狸和乌鸦》为例,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自己慢慢感受乌鸦一开始的警惕慎重和后来的洋洋得意,狐狸从头到尾则善于把握机会并且狡猾多诈。通过对语气的把握和动作的模拟,学生可以慢慢感受到形象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描写的奥秘,从而进一步从经验感受层面领会到语言的魅力。
另外,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必须自己把课文中的对话整理成台词表达出来。在这一方面,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去重复课文内容,而应该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表达。
当然,课本上的儿童文学只是冰山一角,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丰富的课外资源引领学生进入儿童文学的王国。笔者就曾经每周开辟出一节语文课作为“故事会”,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走到讲台上来为全班同学讲述有趣的故事。并且,笔者还曾经给学生们播放过许多动画的精彩片段。例如“海的女儿”、“灰姑娘”,“美女与野兽”、“拇指姑娘”等等。结合这些视频片段,笔者将文本用拼音标注出来带着全班学生一起阅读。阅读的形式也很多样,可以大家自由阅读,也可以由老师或学生朗读,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对话。
这种“故事会”的形式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学生喜欢通过趣味阅读去感知真善美的不同体现形式,并且对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形象形成了独立的审美判断。在平时的表达中,也学会将自己印象深刻的表达化用出来。
三、以教学活动培养习惯
学校教育不同于课外生活,是具有规约性质的。如何在不扼杀学生自然心性的情况下教会学生遵守教育秩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此,笔者的建议是以教学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办一个“田字格”书写大赛,每个学生在田字格之上抄写一篇小短文,除了汉字的准确性以外,教师还可以从书写的整齐、规范等方面对学生做出评点和排名,也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秉持着一份呵护童心的理念,将儿童的童趣和童真引导至合理的学习方向,使小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够在轻松而自然的环境下获得提升。
高蓉,教师,现居江苏泰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