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E-Learning环境的差异化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09-27 00:33何利平广东海洋大学计算中心湛江524088
现代计算机 2015年24期
关键词:分层计算机考核

何利平(广东海洋大学计算中心,湛江 524088)

基于多元E-Learning环境的差异化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

何利平
(广东海洋大学计算中心,湛江524088)

0 引言

针对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差异,现行的做法是将传统教学模式改为分层教学模式[1]。具体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考试来打破原有自然班,重新按层次编班组织教学从而实现“班间分层”[2];另一种是仍按原有自然班组织教学,主要依靠任课教师构建差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手段来实现“班内分层”[3]。无论是“班间分层”还是“班内分层”都是“显性分层”,存在局限性。要实现信息素养差异大学生的因材施教,克服“显性分层”的局限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做更多的、更有效的教学研究和改革。

自1996年第一篇有关基于局域网培训的论文在美国《培训》杂志上发表以来,网络教育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蜜月期”。今天的E-Learning凭借其更低的成本、更强的灵活性等特点不断发展与演变,形成了除传统网络学习外的诸如虚拟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多元方式。将多元E-Learning应用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用新方法来解决信息素养差异大学生因材施教的问题,克服“显性分层”的局限性,建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是顺应时代要求、具有研究价值的。

1 “显性分层”的局限性分析

“显性分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班间分层”[2],另一种是“班内分层”[3]。“班间分层”方案更为全面,分别按学历、专业、学生基础分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环节和考核方式上体现出差异化教学。“班内分层”主要通过教师构建差异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手段来实现,它只在教学环节上分层,考试环节上不分层,即同一门课程统一学时、学分和考核方式。“班间分层”和“班内分层”是“显性分层”,存在不足和局限性。下面就“显性分层”的局限性进行分析。

1.1带来大工作量

“班间分层”会带来考试、编班、排课等额外的大工作量,实施阻力较大。高校扩招后此问题将更加突出,如我校2014年招收本科生7000多人,若实行“班间分层”,采用最省工的无纸化机试,按计算中心现有条件每批可考约420人,约需17批才能完成考试,如果每天安排4批考试,光考试就需要4天多时间;“班内分层”是教学环节上分层,虽然省去了考试、编班、排课等工作量,但增加了教学环节的工作量。随着计算机基础教育课时的减少和上课班级人数的增加,教师额外的授课工作量也会大大增加。

1.2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及抵触情绪

无论是“班间分层”还是“班内分层”,都是通过考试或其他方式人为地将学生分成信息素养“较好”、“一般”、“较弱”等不同的群体,被分入“较弱”群体的学生会产生不平衡心理及抵触情绪,影响了同学之间和谐,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相对削弱。

1.3限制信息素质“较弱”群体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

“班间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素养“较弱”群体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教学对象的分层决定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的分层和差异,“较弱”群体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必然受到影响。

1.4考核评价机制存在局限性

现行分层教学的考核评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只在教学环节分层,考试环节不分层,即同一门课程统一学时、学分和考核方式[2]。这种方式从表面上看似乎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各个方面(如奖学金评定)做到了公平、公正。实则不然,由于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一样,而课程考核的内容和要求一样,这种情况能做到考核公平和公正吗?一个典型的例子——课程期末考试,要面向哪一个层次的学生来设计考题,“较弱”群体未教的内容考不考;另一种是在教学环节和考试环节都分层,考核内容与该层次所学内容对应,实行差异化的考核评价方式[3]。这种考核评价方式虽然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较全面反映本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成绩不能反映出不同层次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对于学校奖学金评定,用人单位对同校同专业毕业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成绩优劣的判定等工作造成困难,而且会对分层教学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2 大学生信息素养差异调研及结果分析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狭义的信息素养是指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大学生信息素养差异不仅表现在入学前已经形成的差异,还表现在大学期间不同专业对信息素养要求的差异、个人对自己信息素养要求的差异、未来读研或参加工作对信息素养要求的差异等。这些差异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入学前形成的差异,因此研究大学生入学前的信息素养差异,是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因材施教的基础。为此,笔者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对本校2014级新生“信息素养”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涉及16个自然班共551人,收回有效答卷494份。问卷设计了21道选择题,其中一道选择题的题目为“你感觉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如何?”,共设计了7个选项,且这些选项是按计算机基础水平逐步提高的。表1是它的具体选项和回答情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4级学生入学时的信息素养情况——至少在狭义的信息素养方面存在差异: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作者根据表1的数据制作了一个反映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分布图如图1,它基本符合中间多、两头少的正态分布,即计算机“零基础”和计算机“高手”并不多,大部分同学有一定预备知识和操作能力。

图1 

3 多元E-Learning环境下差异化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

3.1E-Learning多元化发展研究

E-Learning含义多元化:E-Learning即Electronic Learning,核心是通过使用数字及网络技术来改革教育模式。从2000年6月在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 (The CEO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简称ET-CEO)第三次年度报告中E-learning被首次提出来至今,E-Learning的含义在不断深化,已形成多元化的含义。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翻译和理解,包括强调学习方式的“电子化学习”、强调学习内容的“数字化学习”和强调学习环境的“网络化学习”或“在线学习”。普通学习者对E-Learning理解则更多元化,除以上几种外,还有自主式学习、延伸地学习、拓展地学习、增强地学习、探索地学习、易用地学习、方便地学习等。

E-Learning终端多元化: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随时接入互联网,用户的上网地点也由家或工作场所逐渐扩大到室外等非传统上网地点,使得E-Learning终端由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扩展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实现了E-Learning终端的多元化,E-Learning正在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轻松。

E-Learning平台的多元化:目前国内外建立了多元化E-Learning平台。从功能可分为学习管理驱动的平台和教学资源驱动的平台[4],前者如Moodle、Blackboard,后者如MOOC;从开放方式可分为免费开放平台和收费平台,校内开放平台和校内外都开放平台等。

3.2多元E-Learning为差异化教育提供了契机

为避免“显性分层”的局限性,在研究学生信息素养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在自己心目中对学生进行分层,而不对外公布,即实施“隐性分层”。多元E-Learning恰好为这种“隐性分层”提供了契机,多元E-Learning有丰富的学习工具和教学资源,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在属于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任何人可以通过多元E-Learning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习者只需了解感兴趣的内容或不会的内容,根本不会注意自己所在的层次,低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自卑或不公平,因此能够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

3.3基于多元E-Learning环境的差异化教育策略

(1)课堂教学与多元E-Learning结合,实施协同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基于多元E-Learning环境的差异教育策略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元E-Learning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重点解决共性的问题,即参照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教学;差异教学主要在多元E-Learning环境下完成,依靠其丰富的学习资源和E-Learning系统提供交互式、反馈及时的教学环境,学生与教师紧密配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和管理学生利用多元E-Learning环境进行学习。学生在E-Learning交互式、反馈及时的环境中学习,不仅要与所学习的知识打交道,而且要与教师、学习伙伴交流,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促进了知识的创造、交流和共享。课堂教学与多元E-Learning的协同教育,实现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差异化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

(2)优化课内E-Learning环境,构建差异化的MOOC学习模式

我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二本院校,每届招收本科生7000人左右,涉及67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差异在多方面存在,如入学前信息素养差异、各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差异、个人对自己计算机学习的要求差异等,而目前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只有12人,同时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的课时在不断缩减。为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从2013年开始我们建立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构建了包含课程介绍、课程通知、课程问卷、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材料(主要包括教学PPT、教学视频、实验教学材料等)、教学邮箱、教学笔记、答疑讨论、在线测试等多种教学资源的E-Learning环境。

目前课内E-Learning教学资源已比较丰富,但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差异化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扩充和优化。差异化教学资源的重点是差异化教学内容,它是实现计算机差异化教学的基础。构建、优化差异化教学内容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来确定差异教学目标、不同层次教什么内容,还且应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来规划教学方式,设计出层次性的差异教学内容,并使它最大程度上适合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教学内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统一整体,由若干个知识点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兴趣、学习风格来决定自己要学的内容及时间安排,按照其程序化的步骤,逐步达到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在扩充和优化差异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为目标,重点建设交互性论坛,逐步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MOOC学习模式。

(3)引导学生用好课外E-Learning资源,实施差异化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多元化

近年来,在线教育发展如火如荼,各种E-Learning资源不断涌现,例如,国外的edX、Coursera和Udacity在线教育平台,国内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微课网、传课网、MOOC中文网。除了在线课程外,还有其他多种类型的E-Learning资源,如教育导航、搜索引擎。这些E-Learning资源中不乏计算机类的资源,如网易公开课中目前就有22门大学计算机课程。课外丰富的多元E-Learning资源,为差异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了条件。

多元E-Learning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友好、交互、开放的教育环境,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寓学法于教法中,不但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由给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转变为引导学生如何使用好多元E-Learning资源,利用课内E-Learning环境可以积累大量学习记录的特点,通过分析这些记录,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学习特点,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推荐适合个人自主学习的课外E-Learning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路线。

(4)实施多元评价方式,实现差异化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良性循环

差异化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考核评价方式应做到灵活多变、有别于传统考核评价方式。我校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学习效果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即课内考核和课外考核相结合。课内考核原则上按学校要求进行,它是本门课程成绩的依据,记入学生档案。与以往不同的是平时成绩增加了课内E-Learning学习情况考核,课内E-Learning学习情况包括教学模块或知识点学习情况、与教师同学互动情况、参与兴趣小组讨论情况、教学资源下载情况等。为激发学生利用ELearning进行自主学习的热情,实现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逐步增加课内E-Learning学习情况占平时成绩的比例。课外考核评价实施“隐性”方式,考核结果不向全体学生公开,不让学生产生心理负担。具体做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自愿选择考核评价方式。教师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和课堂教学宣传、公布差异化考核评价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和要求来选择考核评价方式。目前供学生选择的差异考核评价方式有:①针对课程差异教学目标利用校内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构建差异化考试平台;②利用本校是NCRE考点的条件,教师向学生介绍NCRE各方面的情况,方便学生自主选择考试内容和级别;③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本人意愿,教师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并对参赛选手进行指导和培训;④对于计算机“发烧友”,可推荐参加微软认证、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等考试。通过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这些差异考试,让学生学会主动评价和自我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实现差异化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良性循环。

3.4多元E-Learning环境的差异化教育及效果

在研究多元E-Learning环境的差异化教育策略的基础上,笔者对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差异化教育实践,在笔者所承担的2014级16自然班(分为4个合班进行教学)中任意选取一个合班(4个自然班)进行实践。笔者对选定的动物科学专业4个自然班共114位学生按照基于多元E-Learning环境的差异化教育策略来进行教学,而其余12自然班仍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笔者对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了统计,未参加差异化教育实践的12个班的平均分74.18,而参加差异化教育实践的4个班的平均分76.22,两者平均分存在明显差距。在后续的实践中,我们将组织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来参与,并逐步推广到所有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使全体学生受益。

4 结语

为适应信息素养差异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个性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造就“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笔者对基于多元E-Learning环境的信息素养差异化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及“显性分层”的局限性等问题,达到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目标。如何对学生利用多元E-Learning环境进行学习的效果做出及时的评价,保持学生对学习的新鲜感和收获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热情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1]龙怡.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述评[J].计算机教育,2014(23):80-84.

[2]李丽萍,李凤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7-138.

[3]胡兵.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科教导刊,2014(23):80-84.

[4]张俊,徐小双,崔欣欣,宋国柱.E-Learning学习平台的发展与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3-26.

Multi-E-Learning;Differenc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University Computer Basis Teaching;Dominant Hierarchical Teaching;Hidden Hierarchical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Basis Education Differentiation Based on Multi-E-Learning Environment

HE Li-ping
(Computer Teaching and Study Center,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

1007-1423(2015)24-0009-05

10.3969/j.issn.1007-1423.2015.24.003

何利平(1968-),男,湖南邵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2015-06-04

2015-07-30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一直存在教学对象的信息素养差异,现行的解决办法是实行“班间分层”或“班内分层”的“显性分层”教学。在分析现行“显性分层”教学局限性,并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差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多元ELearning环境下“隐性分层”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实现计算机基础的差异教育,而且解决现行“显性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多元E-Learning;信息素养差异;计算机基础教育;显性分层;隐性分层

As the differences exist among the object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s teaching,the current solution is to implement"dominant hierarchical teaching"such as"hierarchical teaching among classes"or"hierarchical teaching in class".Analyzes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dominant hierarchical teaching",and makes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hidden hierarchical hybrid teaching mode”based on multi-E-Learning environment is constructed,which not only has realized the computer basis education differentiation,but also solved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dominant hierarchical teaching”,guiding and motivating students'autonomous learning,cultivating students'innovative spirit and personality,and accomplishing the teaching goal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猜你喜欢
分层计算机考核
计算机操作系统
有趣的分层现象
内部考核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雨林的分层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有趣的分层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