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健,刘文中,陈 萍,胡友彪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教学方法
新就业形势下“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调整的探索与实践
陈 健,刘文中,陈 萍,胡友彪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相关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承担着地质知识传递和学习兴趣培养的双重任务,在当前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形势改变、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同度降低、学习兴趣低迷的背景下,笔者基于教学实际,就其教学内容调整的探索与实践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详细阐述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全面性、实践性、创新性、时效性和知识性。
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就业形势
“普通地质学”是一门具有独立体系的地质专业基础课,承担着对地质专业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的任务[1]。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以煤田地质为特色,教学质量好、科研实力强、学生就业好,然而,由于当前国际经济整体不景气、国际煤价连续走低、国内煤矿企业产能过剩以及新能源的利用等因素,煤炭行业从“黄金期”进入低迷期,相应煤矿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减少,导致就业环境恶化,学生学习激情锐减,因此,调整“普通地质学”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目前尤为重要。
王博等介绍了教改新形式下提高“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2]。许云从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普通地质学”的学习兴趣[3]。郭艳琴和袁珍基于研究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互动等方面,对“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4]。黄菲等分享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普通地质学”教学的方法、手段、实验和考核等经验[5]。宋召军等分析了“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措施[6]。王家生等总结“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环节中野外和室内实践教学的经验,认为室内课堂教学应开发和挖掘校园内及周边存在的地质现象,激励学生主动去发现身边的各种地质现象,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实际[7]。陈蓉和杨可珍将物质与运动、空间和时间、对比和联系的哲学概念应用于“普通地质学”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8]。
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探讨了新就业形势下如何调整“普通地质学”的教学内容,以期为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1.教学内容调整的目标
“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调整的主要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质学的学科特点和基本内容,激发其对地质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地质工程专业的认同感;(2)从地球的组成、演化及各种地质作用的性质、特点、过程和结果入手,使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主要概念、专业术语、重要理论;(3)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以及分析地质现象、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调整的要求
(1)合理选择,规范教材。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教材的合理选择密不可分。基于近三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确定以地质出版社出版、舒良树主编的《普通地质学》为基本教材,该教材体系合理、概念准确、详略得当、图文并茂,学生对该教材的认可度较高;同时,以F K Lutgens 和E J Tarbuck主编《Essentials of Geology》(11thedition)为补充。
(2)适当拓展,丰富内容。以教材的知识框架为基础,在相应的章节和知识点适当扩展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学、地层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初步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拓展知识面,为学生深入学习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因地制宜,巩固知识。除课堂教学外,因地制宜,课后带学生认识校园内的各种园林造景材料(假山、碑石等)、建筑材料(地砖、砌石、墙面材料)等,与课堂所学相互印证,巩固课堂知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地质理论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普通地质学”作为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繁多,很多内容对初学者都比较枯燥乏味,加之专业就业形势的转变,其教学内容的调整对学生学习该课程乃至专业兴趣的激发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举例就“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全面性、实践性、创新性、时效性和知识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任何课程,其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都有促进作用。那么,“普通地质学”应如何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呢?例如:我校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淮南素有“五彩淮南”之称,刚入学的学生对淮南还不甚了解,充满好奇,因此,在“普通地质学”绪论中可从讲述淮南“五彩”均与地质学知识相关出发,即黑色煤炭的富集地—湖沼地质作用、红色火电的输出地—环境地质学知识、白色豆腐的发源地—地下水的类型及地质作用、蓝色生命的起源地—生命的演化、绿色生态的宜居地—河流地质作用,让学生了解淮南,初步认识地质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意识到地质学的重要性。又如在介绍矿物命名时,可以介绍鸿钊石,讲述地质学家章鸿钊的事迹。此外,在讲解人为地质作用中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时,可在幻灯片上展示图1所示的照片,以强化学生对地球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
图1 全球变暖(自谷歌图片搜索整理)
2.教学内容的全面性
“普通地质学”虽为专业入门课程,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教学内容应包含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知识点,甚至在某些知识点应有所拓展,让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扎实基础。例如,在矿物章节中对元素丰度、克拉克值、同位素等知识点的补充,为学生学习地球化学理论打下基础;在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章节中可补充中国地下水污染、开发和利用现状,以及地下水对采矿的潜在危害,为水文地质学和煤矿地质学的学习作好铺垫;在湖沼及其地质作用中增加沼泽类型、成煤过程和淮南煤田的沉积环境,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煤田地质学和古地理相关知识;在PPT制作过程中还可适当加入地质专业词汇,让学生对专业英语有初步印象。
3.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普通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一般包括室内(实验课)和野外实践(认识实习)两个部分,然而在课堂教学部分如何提高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呢?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同学身边可感知的地质现象或地质问题,以强化知识内容的实践性。例如,在讲解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时,可介绍淮南煤田周边由于煤炭开采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地表沉降,矸石山占用土地资源,展示图2所示场景,使学生印象更深刻,牢记地质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又如在讲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时,可提及安徽省北部氟斑牙(地方性氟中毒)与地下水中氟含量过高有关,地下水类型中喀斯特水—太原组灰岩水在淮南煤田A组煤开采中突水防治问题,以加强学生对地质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认识。
图2 淮南煤田煤炭开采伴随的地质环境问题
4.教学内容的创新性
在讲解“普通地质学”过程中,还需注意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任课老师在课堂可基于教学大纲的知识点,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尤其是一些创新成果,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培养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例如,笔者在讲授变质作用与变质岩时,便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岩浆侵入对煤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影响,介绍岩浆侵入的接触热变质作用导致煤变质成天然焦,与岩浆侵入伴随的化学活动性流体岩浆热液导致煤中原生黄铁矿为含铁白云石所交代(图3),从而掌握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化学活动性流体)和交代作用的相关知识。
图3 天然焦中热液成因的含铁白云石交代黄铁矿[9]
5.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度较高,因此,在“普通地质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及时更新部分内容及课件。例如,在讲解世界火山的分布时,结合2014年9月27日日本御岳火山喷发的新闻,让学生了解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在讲述地震相关知识时,可介绍2014 年8月3日我国云南省昭通市发生的鲁甸地震,让学生掌握地震的成因类型和地震的分布;而对人为地质作用,则可引入Quintana等2014年在《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An earth-sized planet in the habitable zone of a cool star》,展示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开普勒186f行星距地球500光年(图4),从而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意识到节约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的重要性,同时还能了解世界地球科学的最新进展。
图4 地球与开普勒186f行星(自维基百科整理)
6.教学内容的知识性
“普通地质学”的重要性不只在于培养学生对地质学和地质专业的认识和学习兴趣,还要认识到知识的传递性,为深入学习其它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做到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呢?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系统梳理相关的知识点,利用网络资源,用图表等形式归纳和总结。例如,在讲授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章节时,笔者利用谷歌图片搜索和维基百科的资源,将变质晕与变质岩(图5)和常见变质岩的结构及鉴别特征(图6)以图表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系统掌握变质岩的知识。
在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形势改变,学生对该专业认同度降低,学习兴趣低迷的背景下,笔者基于教学实际,就“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调整的探索与实践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详细介绍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全面性、实践性、创新性、时效性和知识性等,以期为“普通地质学”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图5 变质晕与变质岩(自谷歌图片搜索整理)
图6 常见变质岩(自谷歌图片搜索整理)
[1] 刘战庆,李赛赛,李社宏,等.关于普通地质学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 5.
[2] 王博,舒良树,解国爱,等.教改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普通地质学》野外教学质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8):99-101.
[3] 许云.普通地质学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8):87-88.
[4] 郭艳琴,袁珍.《普通地质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1,(6):108.
[5] 黄菲,金成洙,张建军,等.《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议与改革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3,(2):24-27.
[6] 宋召军,李月,胡绍祥.《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初步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2):48-49.
[7] 王家生,谢树成,龚一鸣.“普通地质学”野外和室内实践教学改革与体会[J].中国地质教育,2009,(2):79-82.
[8] 陈蓉,杨可珍.哲学在“普通地质学”教学中应用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3,(1):97-100.
[9] Chen J, Liu G, Li H, et al. Mineralogical and geochemical responses of coal to igneous intrusion in the Pansan Coal Mine of the Huainan coalfel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4, 124:11-35.
physical geology; course cont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G642
A
1006-9372(2015)02-0045-04
2014-10-07;
2015-01-18。
安徽省“岩石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2014gxk035)。
陈 健,男,讲师,主要从事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投稿网址: 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引用格式:陈健,刘文中,陈萍,等.新就业形势下“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调整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2):45-48.
Titl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Adjustment of Physical Geology Contents under the New Employment Situation
Author(s): CHEN Jian, LIU Wen-zhong,CHEN Ping, HU You-b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