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理结合式地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5-09-26 09:21徐继山曹丽文
中国地质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通识理论课程

徐继山,曹丽文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教育论坛

史理结合式地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徐继山,曹丽文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地学通识课是一种涵盖范围很广的课程形式,当前教育环境的变化造成教育领域出现“三重三轻”的不平衡发展现象。以“史”为经,以“理”为纬,将教学知识体系置于“历史—理论”的坐标背景上,能够有效地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效果。“史理结合式”的教学方法应贯穿于教学实践各项环节中——精编讲义、活化方法、实际训练、多项考查。该研究旨在探讨地学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是实现“史理并进、文工交融、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的有益尝试。

地学史;地学原理;通识教育;地学革命;教学方法

印度教育家克里希那穆提说,教育就是释放人的心灵,使人在知识的学习中成为完整的人[1]。通识性教育的理念,正以打破传统教学制度的壁垒为初衷[2],在不同专业之间、不同学科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使受教者能够自由地获取更为全面的知识[3]。探索特定课程的本质及其实现形式,是实现专业领域通识教育目的的直接手段。地学教育的定位,在于认识“人地关系”[4],以应对和化解愈加突出的环境、能源、灾害等现实问题。现代地学基本原理是科学革命后的产物,相对性、多元性、假说性又成其理论气质[5-6],相应地,地学教育就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本次研究以地学通识课程为研究对象,结合“一史一理”的方法(即地质学史与地质学原理),探讨地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并对教学实践效果进行考察与分析。

一、地学通识课的教学现状

地学通识课是一种涵盖范围很广的课程形式,它并未形成一个特定的定义,一般认为,它是直接或间接地以地球科学的普遍规律为认识对象的一类“课程群”。所谓“通”,就是通晓地学知识,它具有一定的横向普遍性;所谓“识”,就是形成独特的地学认知,它具有一定的纵向延伸性;学科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此类课程的独特价值。由于地学门类众多、方向繁杂,交叉、融合、派生现象又十分普遍[4],造成地学通识课无所适从的局面。目前在国内外高校中开设了各种课程,包括地球科学、天文学、地质灾害、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人文地理等不同方向。这些课程的授课对象包括地学专业学生,也面向非地学类专业学生,与其说它是一种全新的学科形式,不如说它是一种对传统教学的反思和突破(图1)。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通识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受众(学生)形成对地球系统的宏观认识,并在联系自身专业的基础上,在主观世界中构建整体地球观。从当前教学环境来看,国内地学通识教育存在着“三重三轻”的问题。

图1 地学通识课对传统学科的突破

1.重理轻史

从国内外高校地学类课程结构来看,多涉及地学知识、理论的讲解,而缺少对地学发展史的贯通,容易造成静态的学习观。比如,在国内大部分高校中设置的“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其授课对象比较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该课程所解决的问题并非是单一而明确的,相反地,它以系统阐述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为主要目的,包括各种地质作用、地球结构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运动规律等基本内容,所以具有很强的通识性[7]。如果将组成该课程的知识点重新“打散”—按照知识的时间属性进行分类,则可以看到,仅有绪论及“大地构造”等章节含有历史因素,而其余90%以上则为“说理性”成分(以理论讲解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而知识点都应该是时间的函数,即知识的状态为:k=f(t)。尤其对地学这一学科而言,既古老又年轻—新旧理论争论、更迭现象十分普遍,如花岗岩的成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说的发展,等等。如果去掉知识的时间属性—相当于时间t趋向于0(即历史逼近于现代),这固然可以省却许多课时,但同时也限制了学习者的知识视野,极易造成静态的、固定的理论观。可以说,传统课程大都建立在确定论的基础上,即潜在地认为理论是大抵不变的;而通识课的基础正是对确定论的“反叛”,它建立在怀疑论与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并赋予理论以宏观气度。对于地学类课程而言,知识点是一定理论、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应当将其置于二者构成的“坐标系”中,才能完整地呈现出地学知识的整体面貌。

2.重工轻文

在教学内容上,地学教育多注重技术主义的灌输,少有人文精神的熏陶,这与本学科的创立初衷是相悖的。世界是统一的,认识世界的知识也应是综合而系统的[8]。由于认识手段的局限,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采用的是“截取”片段的方式进行的,比如各种门类、专业、方向的划分,这便人为地割裂了世界之间的联系。推究起来,最大的割裂就是人文与理工之间的断层—不仅表现在学科的体系划分上,更表现在执教者、受教者的主观意识中缺少必要的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它着眼于人的发展[9],是整个人类在改造自然世界过程中,形成的对主体—人的本质不懈思考的、长期的沉淀与结晶。当代人文精神至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以人为目的,它提示着学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发展遇到的问题;二是以人为本,学科的发展依赖于人类思维的全面进步;三是以人为辨(反思),这一点是对工具主义教学观的突破。反思人的本质问题,不仅是人文专业的职责,更是每一个人不可推脱的使命。将人文精神与工科教育结合起来,就是把客观反映和主观追求结合起来,就是把当下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就是把社会健康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3.重知轻行

在教学方法上,多注重细节知识的阐释,而少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实践手段作为补充。与其他学科不同,地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所谓地学实践,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定性描述地质客体,获取地质学事实的探索性活动[6]。它具有两种形式,即野外观察和室内试验,由于地球客体的巨大性和实践主体的局限性,造成实践活动只能是片面的、区域的、局部的,这也是引发地学中的学术争论的原因。鉴于地学的实践性,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当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种实践性的展示。由于地学教育的变革与分化,造成实践性课程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地学素质也有下降趋势(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10],从而导致“知”与“行”的分离。以上这些消极现象,是当今地学通识教育乃至地学教育中所呈现出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本次研究的初衷。

二、史理结合教学的理论分析

科学的历史是由一系列科学思想的巨大变革构成的,被称之为科学革命[11],它象征着理论内核—范式的更迭。当前地学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如系统地球、数字地球、定量地学等[12],催生着新的地球观的诞生。地学思维,从客观实在到理论形态遵循着模型“活化”的过程[13],这也促成了地学思维的鲜明特征—宏观性、复杂性与猜测性。纵观地质史的发展脉络,地学教育就是在地学思维的影响下的教育活动。以史为经,以理为纬,抓住一个点(史理结合),可以更好地透视当前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经—地学历史

地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系统及其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等内容[14]。从历史视角来看,地质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5],即稗史时代(18世纪中叶以前)、英雄时代(18世纪中叶至1830年)、经典时期(1830年至20世纪中叶)和现代时期(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类生存、生产空间向自然界扩张,人类对地球的研究尺度(如大气圈、岩石圈)也在逐渐增大。相关地学知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但将地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却始于18世纪中叶。这是因为地学因兼蓄他科而成之为一科,同时需要一定时期的知识积淀,如勘探技术促进了构造地质学的发展,显微镜技术促进了矿物学的发展。地学也在争论中取得进化,如著名的水火之争、均灾之争、涨缩之争、固活之争等,这些假说的存在,正说明地学长期处于“不成熟”状态,而在一定的背景知识上做出宏观解答(如地球的成因或变化),无疑对促成地学的思维、学习与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显然,在以培养特定专业技能的传统教育领域中,是无法完成对地学历史进程的“照看”的;对于地学通识课而言,则有必要认真梳理地学历史,以揭示地学革命的本质、规律与动力。

2.纬—地学原理

从地学的理论构成来看,它是一个庞杂的学科群,涉及地球不同深度、尺度、范围,乃至不同圈层上概括出来的基本原理。由于地学事实从观察到陈述具有含有“伪成分”,使其所构成的地学理论带有定性性、假说性、综合化的特点[16]。科学始于问题[17],地质学理论的进化也依循着“问题→试探性理论→排除错误→新问题”的基本发展脉络(图2),即从地学问题出发,提出试探性的解释理论,再上升为一般具体,并进行验证,如将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理论(地洼说、断块说、波浪镶嵌构造说等)应用于全球,经过排除错误、修正等步骤,才能成为“可接受”的理论(非确真性理论)。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地质问题可以衍生多种试探性的理论,进而产生诸多方面的新问题(图2)。从发展方向来看,地学理论也具有广义化的发展趋势[18],即地质学中某个假说或理论试图进化为广义的完备状态,以说明更为宏观的尺度,从而获取理论的“统治资格”,如板块构造之于地球起源,花岗岩成因说之于热液成矿理论。可见,地学通识课应以地学原理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跨课程、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并在反思中寻求突破与创新。

图2 地质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3.点—史理结合

对于地学通识课而言,知识的定位尤为重要—它能够使学习者从深层把握地学课程的内涵。地学知识“生长”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定位一种知识,则必须将其置于“历史—理论”的坐标系下。如图3所示,地学知识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曲线(是数量、深度等综合考量的定性结果),它所涉及的时间长度应当无限接近地球的历史。人类认识手段和视野是有局限的,这决定了“相对客观”的认识只能延伸到地球历史的某一时刻(te)—在此点之前的部分属于猜测性认识,在此点之后者则属于学科内的内容(因为具有相对固定的常规性手段)。图3显示了学科发展曲线是波动地上升的,即在某一个时间内(如t0、t1、t2、t3等),地学理论发生了剧烈变动,即所谓的“地学革命”,如16世纪初哥白尼关于地球观的理论(图3,t0),18世纪维纳、赫顿等人的成岩成矿学说(图3,t1)、19世纪莱伊尔提出的“地质渐变论”(图3,t2),20世纪初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图3,t3),极大地促进了地学理论的发展[19]。因此,地学历史与地学原理的结合在理论是必然的,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

图3 地学知识(理论)随历史变化曲线

三、史理结合教学的实践应用

史理结合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概括为“一个目的、两条主线、三个原则、四个环节”,即把塑造人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以地学发展史、地学原理(主要是地质学原理)为主线,以“贴近课堂、贴近自然、贴近学生”为教学原则,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准备、实施、训练、考查等各项环节中。

1.在教案编写上围绕一个“精”字

教学准备是教学过程最初的、也是最长的一个环节,其物质性的成果表现为教案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案就是对教育功能的丰富展开。对于地学通识课而言,可利用的备课资源多而繁,因此,如何抽丝剥茧,编撰出精致的教案显得尤为重要。在教案收集阶段,要分门别类进行寻找,并在寻找中捕捉新的灵感,以适应通识教学的授课形式,不仅要收集地学理论知识,也要收集地质学史、地质学家传记、地质知识、地学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等方面的知识;在教案编写时,要对课程整体进行梳理,采用“通俗化”的语言风格进行编写,以适应非地质专业的教授与学习。

2.在教学方法上把握一个“活”字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具体实施所依据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经验性和可复制性。如何做到对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大概有三个方面:其一,多方借鉴通识教育方法,包括地学专业内和地学专业外的,甚至人文学科的讲解方式也可以吸纳,比如从地质学家谈大地构造学说、从科技发展谈地学发展、从玉石文化谈矿物岩石学等,较成型的方法还有故事式、说理式、辩论式、演绎式、归纳式等,不一而足。此外,还要综合使用多媒体、模型试验、现场观摩等表现形式,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地球演化过程的模拟、人类进化的模拟、造山作用试验,等等。

3.在练习方式上抓住一个“实”字

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拥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在于它的实践特点。一方面地学知识来自现场的、野外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地学知识的习得也必然依赖于地质实习。需要指出的是,“实习”包括室内的和野外的,同样也包括其他间接性的实习。实习的本质,就是人与地质体之间的“行为(人)—作用(地)”的互动,凡是能够触发这种互动并形成主体深刻认知的,都应当作为实习方式。这种间接的实习可以通过观看、动手等上机操作实现出来,比如电脑交互式操作(模拟勘探、建矿等)。

4.在考查方式上做到一个“多”字

考查环节是通识教学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新一轮教学的起点,它起着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反馈的作用,并与其他几个环节构成一个闭合的环路(图4)。所谓考查,指的是通过对学生习得情况的分析,综合评价教学实践活动对教学功能的达标情况。由于通识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相应地,考查方式也不宜单一化、形式化和固定化,而宜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如现场考核、课堂考核、课外考核、成果考核。即使是某种形式的考试,也应当采取较为温和而宽松的形式,以使学习者从课程中习得的综合素质客观地显现出来。考查结果是否是能力或素养的体现,在于考查方式是否可取,即创新性。在考查的最后,应将教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形成教改成果。此外,在适当的条件下,吸收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有利于“寓学于教、寓教于学”的有效发挥。

图4 地学通识教学的实践环节

四、结论与展望

以上通过对地学通识课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合地学史、地学理论的授课方式(史理结合),是一个理论可行、实践有效的措施。教育与研究是统一的,从地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史的视角,研究当前地学教育中的知识构成、热点现象、科学问题,有助于完善地学的理论形态。以地学发展史为轴线,探讨地学的理论与教育,也是史理并进、文工交融、知行合一的有益尝试。在地学教育中,借鉴并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思维方式及教学方法,有助于扩宽专业视野、打通学科界限、更新教育理念。

[1]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1-2.

[2] Thomas Russell.The search for a common learning: General education(1800—1960)[M]. New York: McGraw-Hill,1962:13.

[3] 路德维希·胡贝尔.通识教育与跨专业学习[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 5(4): 92-101.

[4] 毕孔彰,胡轩魁,李信义.对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4,(1): 1-8.

[5] 孙荣圭.地质科学史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29-30.

[6] 段联合,曹胜斌.论地质学的实践[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99-103.

[7] 杨承运.地学教育现状及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0,(1):26-28.

[8] 王殿华.把人文精神融入地学教育—浅谈地学文化与地学创新[J].中国地质教育,2003,(2): 8-10.

[9] 郝文武.当代人文精神的特征和形成方式[J].教育研究,2006,(10): 8-12.

[10] 王登红.地学教育的困惑与契机[J].中国地质教育,1995,(1): 27-41.

[11]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20.

[12] 赵鹏大.高等地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与新任务[J].中国地质教育,2005,(4): 13-16.

[13] 雷援朝,段联合,彭建兵.地质学的思维[M].西安: 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15.

[14] 何起祥.地球科学思想的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展望[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23(3): 115-122.

[15] 涂光炽.地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36.

[16] 徐继山.地质学中的真伪之辩[D].西安:长安大学,2009: 17-19.

[17] 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40-246.

[18] 段联合,彭建兵,雷援朝.地质学事实和地质学理论的特点[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12(2): 19-21.

[19]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5,477.

geoscience history; geoscience theory; general education; geoscience revolution; teaching method

G642

A

1006-9372(2015)02-0005-04

2015-0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华北典型长大地裂缝形成演化机理研究”(41302249);中国矿业大学教改项目“结合地质学史的地学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教改项目“工程地质学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抽—蓄—渗水作用下地裂缝活动模型试验研究”(1402063C);中国国土资源部专项基金项目“苏南平原区地裂缝成因机制及预警研究”(201411096);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创新团队”(2014ZY002)以及中国矿业大学“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徐继山,男,讲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及地学哲学的研究工作。

投稿网址: 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引用格式:徐继山,曹丽文.史理结合式地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2):5-9.

Title: Study on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General Geoscience Course

Author(s): XU Ji-shan, CAO Li-wen

猜你喜欢
通识理论课程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