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涛,韩严振
(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河南 周口466000)
青瓷是中国最早诞生的瓷器,在明清以前一直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主脉,在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青瓷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南方青瓷出现的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并且名窑名器层出不穷,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相比之下,北方青瓷,特别是宋以前的青瓷却由于资料不充分,尚缺乏全面的研究。
对北方青瓷研究,判定器物的产地是首要问题。1948年,从河北景县北朝封氏墓群收集到青瓷大莲花尊和青釉盘、碗、瓶等器物。这批瓷器和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相比有明显的差异。陈万里先生以封氏墓及安阳卜仁墓等墓葬出土的资料为依据,明确提出了“北方青釉器有自成一个体系的情况”[1]的推断。稍后,冯先铭先生也撰文指出“封氏墓几件莲花尊的出土给我们指出了一个问题,说明北方青瓷也同样有它悠久的历史”,从而揭开了北方青瓷研究的序幕。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墓葬出土资料仍然是北方青瓷研究的主要对象。
北方青瓷窑场早年发现较少,冯先铭先生在《略谈北方青瓷》一文中讲到两处,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和河南巩县铁匠炉村,两处窑址的烧造年代相当,都是北朝晚期到隋代。此后又相继发现了山东淄博寨里北朝至隋初窑址、河南安阳北郊隋代窑址,还有安徽淮南窑即唐代寿州窑,此窑上限可以早到北朝末期。20世纪80年代,北朝和隋代北方青瓷窑址的资料公布的更多。河北临城和内邱两县邢窑遗址中都发现有隋代或北朝晚期烧造青瓷的遗存,河南荥阳翟沟窑窑址也有隋代器物。山东也发现多处早期青瓷窑址,如曲阜宋家村、徐家村窑、泰安中淳于窑、枣庄中陈郝窑、临沂朱陈窑等,前两处为隋代,后三处为北朝晚期。近年北朝青瓷窑址的发现又有重大突破。1995年,河南安阳县灵芝窑址曾发现有北朝烧造的遗存,此窑正处于北方青瓷的发展阶段。1996年,在江苏徐州市戏马台附近又发现了北朝末至隋的青瓷窑,徐州市汉王镇发现有隋代的青瓷碎片和窑具堆积[2]。这些窑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北方青瓷的特征和制瓷业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判定以往墓葬中出土的同时代器物的窑口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因此,对北方青瓷发展变迁的考察分析应成为被充分关注的课题。本文拟通过对北方地区墓葬、窑址出土的青瓷产品的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探讨,以求教方家。
青瓷,我国古代的著名瓷器,是在坯体上施以以铁元素为呈色剂的釉,在还原气氛中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的瓷器。我国的青瓷经历了原始青瓷、早期青瓷之后,一般认为在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进入了成熟阶段。所以这里所称的青瓷,一般是指成熟的青瓷。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浙江的上虞、德清、余姚、宁波、绍兴、萧山和永嘉等地都已发现东汉时烧造成熟青瓷的瓷窑。上虞县小仙坛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烧造水平,小仙坛出土的青瓷胎质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烧制温度已达1260—1310℃;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光泽莹润,淡雅秀美。
三国吴和西晋时,青瓷烧制水平迅速提高,浙江上虞、绍兴、余姚、宁波、萧山地区的越窑,温州地区的瓯窑以及金华地区的婺州窑,成为青瓷的主要产地。江苏宜兴均山窑和湖北、湖南、江西的一些地区也有生产。
东晋、南北朝时,青瓷生产已遍布浙江、江苏、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山东等地,在浙江曹娥江两岸山坡就发现窑址270余处。
隋代瓷器仍以青瓷为主,重要的窑址有河南的安阳窑、巩县窑;河北磁县的贾璧村窑;安徽淮南窑;湖南湘阴窑和四川省的邛崃窑。
唐代时期青瓷仍具有重要地位。浙江的越窑、瓯窑、婺州窑;湖南的岳州窑、长沙窑;江西的洪州窑,九江蔡家垅窑;临川白浒窑;福建安南窑、将乐窑;广东潮安窑、三水洞口窑、新会崖门官冲窑,四川成都青羊宫窑和邛崃窑等是当时的主要产地。闻名于世的越窑青瓷盛于唐代中晚期,其产品胎质细洁,釉色“类冰”、“类玉”、器形丰富,纹饰高雅,与北方邢窑的白瓷并称,是谓“南青北白”。
北宋中期以后,越窑渐衰,龙泉青瓷崛起。同时,北方的耀州窑、汝窑、临汝窑和北宋末汴京官窑的青瓷异军突起,达到了很高的烧制水平。到了金人歼辽侵宋,北方熟练窑工南迁,造成北方瓷业的衰落。
南宋立国后为了扩大税源发展陶瓷海外贸易,景德镇的青白瓷与龙泉窑的青瓷大量输出海外,南方的青瓷、青白瓷继续进步发展。南宋中晚期龙泉粉青釉、梅子青达到了青釉烧造的最高水平。
在宋代盛极一时的青瓷到明代有衰退之势。这主要是受到青花发展的影响。
青瓷在清代仍不起色,总的来讲青瓷已退出辉煌。
公元439年,北魏拓拔焘统一了北方,社会渐趋稳定,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北朝的瓷业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工艺技术也有进步。同时南方瓷业蓬勃的发展势必影响到北方,北方的青瓷也在山东淄博、河北河间以及河南相继发现。这些北方青瓷是后来隋唐青瓷普遍发展的基础。
北魏中期,北方瓷器的形态和纹饰,多和长江流域的产品类似,主要是厚釉的青瓷器。此后,北方的制瓷业迅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仅出现了各种深浅不一的青色釉,而且在青釉的基础上较成熟的烧造出黄釉、酱釉、褐黄釉和黑褐釉等彩釉器。
北朝的瓷器在山东、河北、陕西、河南等省市都有发现,绝大部分出土于王室、官僚等统治阶级的大墓,如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太原北魏辛祥墓、河南孟县北魏司马悦墓、安阳北齐范粹墓、河北景县东魏封氏墓、磁县东魏尧氏胡仁墓与茹茹公主墓、北齐尧峻墓、山东淄博崔氏墓等等,而中小墓中则不见,说明北朝瓷器的使用仅限于少数统治阶级,是贵重的生活用品。
另外,在北魏洛阳城西郭城内大市遗址中也发现有不少的青釉碗、杯、盏托砚等。
从北方地区墓葬出土瓷器看,虽然绝大部分器形及装饰与南方的产品相似,但造型浑厚,釉色繁复,如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青瓷尊,其瓷胎含三氧化二铝和氧化钛都较高,和南方青瓷胎含氧化硅较高,氧化钛极微的情况不同,可以肯定是中原产品。但迄今北方瓷窑仅发现一处,即山东淄博村窑,烧造的青釉器形主要为民间常用的碗、盘、钵等。
在公元6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地区出现了白瓷和不同色釉瓷,说明东魏北齐十分注重瓷器的生产。北齐末年都城附近墓葬中曾出土彩瓷和白瓷,说明北方制瓷业已脱离了南方青瓷系统,具备了自己的特点。
北朝墓葬出土青瓷器
隋代作为中国瓷器烧造发展中的转折时期,南青北白的瓷窑系统大体从这一时期开始明确,北方青瓷仍在烧造,并在此时得到长足的发展。
安阳隋仁寿三年卜仁墓出土的青瓷四系罐、杯、高足盘,是首次发现的具有明确纪年的隋代瓷器。上一世纪50年代安阳又发现隋开皇十五年张盛墓,不仅出土有青瓷器,还出土一批烧造水平已经很高的白瓷器。上一世纪70年代在安阳旧城城北、洹河之南发现了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的窑场,窑址中出现有五铢钱等遗物,可知主要生产年代应在隋代。这是目前所知隋代窑址最大的一处,被称为安阳窑。
安阳窑是隋代北方重要青瓷窑址。发现的窑体略呈圆形,窑壁系用耐火土建造。窑具有支烧具、支棒、器托、垫饼及范模等,支烧具数量最多,形制复杂,说明这里的烧瓷技术较为先进。瓷器主要有碗、高足盘、四系罐、钵、杯、瓶等,还有俑和骆驼等冥器。北齐李云墓、北齐范粹墓、隋张盛墓和小屯隋仁寿三年墓出土的青瓷器应为安阳窑的产品[4]。
唐代北方生产青瓷的窑址比较有名的是陕西黄堡窑,又称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上一世纪90年代窑址发掘面积达11500平方米。发现了原料备制、成型、修坯、装饰、施釉、晾干、装烧和成品等制瓷工序的全过程遗迹。窑体略呈马蹄形。窑具有匣钵、支烧具、耐火架板、垫烧具等。产品以青瓷为主,器物有食具、茶具、化妆具、照明具、文房用品、药具和净瓶等。
中国青瓷的杰出代表——越窑,入宋渐渐被淹没,成为历史的陈迹。脱颖而出的北方的陕西耀州窑、河南临汝窑与南方的龙泉窑三足鼎立,主宰着宋、金、元三代北方瓷业的生产。
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的制瓷业大体可以分为五个区域[5]:
(一)河南省中西部到关中地区,此区兴起于晚唐时期。包括河南省鲁山、宝丰、禹州、颊县、汝州、新密、宜阳、新安、巩义、荥阳等地的诸窑场和陕西铜川耀州窑。这些窑场曾分别为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这一地区早期以白瓷为主,中期以豆青釉瓷为主,并且在该期青瓷生产达到了高峰。晚期则以钧瓷和白地黑花为主。
(二)太行山南段东、南麓地区。以河北磁县磁州窑、河南修武当阳峪窑和鹤壁集窑为代表。以白瓷烧造为主,青瓷在某些时段生产过。
(三)以河北省定州为中心的区域,包括定窑、井阱窑、山西的平定窑和辽朝南部的窑场。主烧白瓷。
(四)山西地区,以三彩和法华器著名。
(五)山东地区,此区的器物缺乏精品,极少有创新工艺,属于陶瓷生产主体区域的边缘地区。
北方地区的青瓷发展第一个区域比较具有代表性。该期代表瓷窑如下:
陕西耀州窑。耀州青瓷始烧于唐,同时兼烧黑釉和白釉瓷器。入宋以后,随着制作水平的提高,耀州窑由唐代多品种而转向以生产青瓷为主,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器物造型除盘、碗以外,有瓶、罐、壶、盆、灯、炉、枕、香熏、执壶等。这时不仅器物的种类丰富,而且葵瓣、多折等造型难度较大的形制,也能做到规整。耀州窑青瓷属于厚胎器物,随着瓷胎的增厚,耀州窑青瓷的刻花装饰改以深刻的手法,即先沿着纹饰的轮廓线垂直刻下,进刀较深。制瓷匠师在刻花的时候,纹饰以外按一定的坡度,近深远浅地剔去适当的空地,其刀锋犀利明快、线条酣畅流利,给人以粗犷有力、刚健泼辣的锐劲感。该窑场从北宋中期开始所烧制的器物是凸起的纹饰,釉薄色淡;周围的凹处,由于釉层的积聚而色浓釉厚。装饰层次清楚、黑白反差加强,具有独特的浮雕效果及奔放不勒的民间艺术风格。耀州窑青瓷所采用的刻花装饰,于北宋中期进入全盛时期,与此同时,青瓷上的印花装饰在这个时期也开始出现,到晚期印花则成为主要装饰手法。印花是把印模上的纹饰印在坯体器面上。印花装饰均施加在碗、盘、洗等圆器的内壁,大多非常规整,布局也很严整,讲求对称。它与刻花器物呈现完全相同的地域特色。北宋中期的耀瓷,刻花、印花为同类装饰之冠。耀州窑产品以民用为主,产品质量在北方属上乘。因此常年例贡烧造贡瓷供北宋宫廷使用。耀州贡瓷的时间是在神宗元丰到徽宗崇宁之间约30年。
河南临汝窑。宋代不少著名瓷窑都集中在豫中地区,临汝窑是它们的总称。临汝窑分布主要集中在原汝州所辖各县,包括临汝、郏县、鲁山、宝丰及临近的宜阳、新安、陈留、禹县、内乡等地,规模之大,为北宋南北窑场所不及。临汝窑系诸窑宋时烧瓷分两部分:一部分烧宫廷用瓷;一部分烧民间用瓷。作为一个大窑系,临汝窑系诸窑有一个相继仿制,相继成熟的过程。它历经五代,一直到元才走完全程。以下对临汝窑系诸窑做一简要的介绍[6]。
(1)严和店窑。严和店窑宋时以烧制碗、盘为主,兼烧瓶、尊、洗类等物,与汝瓷很接近,但多注重装饰。器表有各种不同的刻、印花卉图案,属于民窑系统。
(2)宝丰窑。该窑位于宝丰城西大营镇清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该窑以烧造民用瓷器为主,兼烧北宋宫廷用瓷(即汝窑)。其种类有刻花、印花青瓷,又有磁州窑类型的白地黑花、白瓷和白釉加绿彩、黑釉兔毫以及宋三彩和仿钧制品等。
(3)东窑。东窑在汴京以东的陈留县,亦称“董窑”,创于北宋初年,但未发现窑址。该窑以东青器见著,与汝窑、汴京官窑并列。
(4)宜阳窑。宜阳窑位于宜阳县西的三里庙,该窑以烧造青瓷为主,兼烧白釉,白地黑花及黑釉器。宜阳窑一般施釉较厚,这在临汝窑系诸窑中很少见。器表除去素无纹者外,刻花和印花占多数。
(5)内乡大窑店窑。内乡大窑店窑即文献中提到的邓窑。此窑延续时间很长,由唐至元历经500年之久。宋时以烧造青瓷为主,釉色介于钧、汝之间。
(6)东沟窑。东沟窑位于临汝的东北隅。所烧青瓷既有汝窑风格,又有钧窑特色。东沟窑烧制的板沿洗,具有典型的宋钧特征。
(7)禹县八卦洞窑。禹县是钧瓷的故乡,调查发现了近150处窑址。禹县城北门八卦洞窑,在烧造规模和产品质量上,为禹县诸窑之冠。
(8)新安城关窑。新安城关窑位于豫西地区,是一处宋元时期制瓷水平较高的生产窑场。
在临汝窑系统中,钧窑以其独特的特质在诸窑中独树一帜,以下将对钧窑进行具体分析:
钧窑遗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城内东北隅古钧台与八卦洞附近,因钧台得名,也叫钧台窑,属于北方青瓷系统。
烧制年代:钧窑发现于1965年,1974—1975年对窑址进行了局部发掘,清理了窑基、作坊遗址及1000余件瓷器标本,与故宫博物院现存的宋钧瓷吻合。此外还出土有用瓷土制做的“宣和之宝”钱范,与宋宫庭用瓷为同一时期产物。表明宫庭用瓷为北宋晚期,北宋后期是钧窑的鼎盛时期。
窑址:窑址的发现与发掘,证实了钧窑曾是北宋钧瓷的官窑烧造遗址,也充分揭示出钧瓷的烧造规律和烧成原理。
在遗址中清理出大量的窑具、瓷器、瓷土、釉药、釉料、窑基、作坊、灰坑,还发现了保存完整的钧瓷窑,即一号窑和七号窑。一号窑窑室呈长方形,窑室北侧有两个乳状火膛,其东火膛仅有圆形气孔,西火膛留有窑门,上面有方形烟囱。窑室南侧设有三个扇面形烟囱。这个窑室特殊的构造揭开了宋代钧窑窑变之谜,证明了我国窑工在800多年以前已熟练掌握了钧瓷烧制过程中火焰性质转换的规律。七号窑是一个保存完整的瓷窑,此窑呈馒头形穹隆顶,单火膛在窑室北侧,上面有窑门向北,窑室南壁底部有5个等距离的出烟孔,从后壁上部收为一个方烟囱,露于室外。这座窑是典型的半倒焰窑,与现在使用的钧瓷倒焰窑基本相同,体现了当时高超的烧制工艺。
装饰特色:钧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并以这种釉色闻名天下。这种釉内含有少量的铜,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即紫红、玫瑰红、海棠红等。而其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色,近于蓝色。有天青、淀青、月白、天蓝紫红等多种色调,这种蓝色的乳光釉是钧窑的一大特色。
另外,在有的釉面上还有长条形裂纹,被称为“蚯蚓走泥纹”,也是钧釉的特征之一。
钧窑产品造型有各类花盆和盆托,如葵花式、莲花式、海棠式、渣斗式、六方形和长方形,还有鼎、炉、洗、盘、碗、瓶、人物、尊等。器物胎质坚固、细腻致密;釉面红紫相映、光彩夺目;器表偶有走泥者多开片状;一般器物底足满釉,有支钉痕。洗、盆类另涂釉。
传世的宋钧铭文有四种:其一是“奉华”和“省符”两种,为宋代旧刻,其中“奉华”为宋代内宫宫殿名;其二是刻器底的一到十的字样,为宋代旧刻,一般情况为数字越大器物越小;其三是器底刻“甲”、“乙”、“丙”、“丁”字样,为宋代旧刻;其四是器底刻清宫宫殿名或乾隆御诗,为清代后刻。
制作技术:钧瓷的铜红釉,是在釉料中掺用了少量的铜,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多变的釉色,使瓷器釉面呈现出以铜红釉为主的奇妙釉色。它的出现在北宋晚期异军突起,打破了豫中地区天青一色的沉闷局面,在徽宗时达到最高水平。
钧釉的成色机理是二液分相釉。而钧窑釉色的美丽乳光和窑变现象则是靠严格地控制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的工艺控制,使釉产生液-液分相现象和分相液滴在宏观分布上的不同流纹结构而获得的。
钧瓷同以往的传统青釉有很大的不同。它分很多层次,有的多达四层。从靠近胎体算起,第一、二层与一般无青釉结构一样,天蓝釉上的上部界面出现起伏很大的波浪形,有许多气泡;第三层是不连续交错的紫红层。第四层,即表面层,则是整齐均匀的铜氧化层,即淡蓝色层。这样的釉层结构,对各种光波有选择性的吸收和有选择色的反射,使釉层含蕴光莹,犹如宝石。釉层里的气泡对光线的搅动作用,使釉中的流纹出现无穷的变幻,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蚯蚓走泥纹”,它是因瓷胎在低温素烧再上釉后,促成裂纹和缩釉,当高温时,釉的粘度较低部分流入空隙填补裂纹而形成的。
艺术成就:(1)突破中国青瓷千百年来单色透明。釉的格调,烧出绚丽斑烂的窑变釉。工匠根据不同彩色的需要,配出不同的釉料,分层挂釉,多次挂釉,用独树一帜的烧窑工艺烧成,使钧瓷的釉层结构比一般青瓷要复杂得多。(2)在色彩上开辟了陶瓷美学的新天地。(3)体现复古之风。器物从造型到装饰都取法于夏、商、周、秦、汉的青铜器、玉器。朴实敦厚,简洁清新。
靖康之变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匠师四散,钧瓷一时受挫。
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形成了一个范围广泛的钧窑系。
钧窑神垕窑址。该窑位于禹州市西南的神垕镇,1964年冯先铭、叶喆民曾调查此地,出土的钧釉瓷器有两种情况:一是胎质细密,呈深灰或黑灰色,釉质细腻滋润,釉色纯正,釉层均匀,另一是胎质粗糙,呈灰泛黄色,施半釉或施釉不到底,釉色不纯,釉层不够均匀。前者质量较高,时代应较早,应为北宋时期所烧造,下可延续至金代。后者质量较差,时代较晚,应是元代遗物。神垕烧纸钧釉瓷器的时代较早,估计可早到北宋中期。
郏县谒主沟(野猪沟)窑。窑址该窑位于郏县西北的谒主沟村,上世纪50年代曾调查此地,该窑烧制钧釉瓷器的时代约在北宋至元代。北宋时产品质量较高,器物有盘、碗、瓶、罐、盆等。郏县谒主沟窑址是一处民窑。它与神垕窑在烧瓷时间、器形、胎、釉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关系极为密切。
鲁山段店窑址。该窑位于鲁山县城北梁哇乡段店村,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采集到的钧釉瓷器多属金代遗物。其工艺水平与钧窑北宋时期的产品相差不远,是仿钧瓷产品中质量较好,时间较早的。此外,再现有的采集品中,有的制作工艺欠佳,可能是元代的产品。
宝丰清凉寺汝窑址。该窑位于宝丰城西大营镇清凉寺村南,出土的钧釉瓷器有明确的地层关系,1987年首次发掘,在金代文化层内出土一定数量的钧釉瓷器,其余的钧釉瓷器应是元代产品。在元代文化层内出土一些钧釉瓷器,胎质坚硬,呈紫灰色,带紫红斑,是元代钧釉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清凉寺汝窑址烧造的钧釉产品约始于金代,元代产量有所增加。
汝州严和店窑。该窑位于汝州西南蟒川乡严和店村,是汝窑中另一个烧制钧釉瓷器的重要窑场。1996年发掘的北宋时期文化层未见钧釉瓷器,可见严和店窑烧制钧釉瓷器应在北宋以后。冯先铭在严和店蜈蚣山采集的钧釉瓷器从造型和工艺上看属于金元时期。
新安窑址。新安窑的年代为北宋至元代。烧制的瓷器品种较为复杂,计有青釉瓷器、黑釉瓷器、白地黑花瓷器和钧釉瓷器等。北宋和金代以前以烧前三个品种为主,元代以烧钧釉瓷器为主。新安窑烧钧釉瓷器约开始于金代,元代大量生产。
焦作窑址。该窑位于焦作市周围的严和店村、店后村、李封村、恩村、西王封村、寺后村、东张庄村、石碑村和高窑河村,烧制年代为宋元时期,瓷器品种多为元代产品。
鹤壁集窑址。该窑位于鹤壁市北的鹤壁集镇,1963、1978年两次考古发掘在元代文化层内出土一些钧釉瓷器。可见鹤壁集窑烧钧釉瓷器约开始于金代晚期,元代大量生产 。
淇县窑址。该窑位于淇县西北,调查所获资料均为钧釉瓷器。产品为元代遗物 。
林县窑址。该窑位于县城东南,调查采集的瓷器均为元代钧釉瓷器。
安阳窑址。该窑位于县城西、西南,安阳窑是河南省最北的瓷窑址。调查采集的瓷器均为元代钧釉瓷器。1952年以来多次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共发现宋元时期的窑址10处,其中有7处窑场烧制钧釉瓷器。瓷器品种明显为元代产品。
磁州窑窑址。该窑位于河北省磁县县城西观台镇、彭城镇一带,迄今发现窑址十余处。磁州窑是宋元时期北方地区一处规模较大的民窑。该窑烧制的瓷器品种复杂,计有白釉瓷器、青釉瓷器、黑釉瓷器、白地黑花瓷器和钧釉瓷器等。这些钧釉瓷器具有明显元代瓷器特征。同时,发掘所获资料出土于元代文化层内之中,北宋、金代地层中不见。磁州窑烧钧釉应在元代。
定窑窑址。该窑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城城北涧滋村一带,定窑创烧于唐代,元代衰落,以生产白釉瓷器为主,同时生产少量的黑釉瓷器、钧釉瓷器等。在考古发掘的北宋、金代地层中未见钧釉瓷器,但在地表踏查时发现一批钧釉瓷片,推测是元代遗物。
浑源窑址。该窑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大磁窑堡、古磁窑、青磁窑村。浑源窑创烧于唐代,金元时期继续生产,产品有白釉瓷器、黑釉瓷器、钧釉瓷器等。调查采集的钧釉瓷片,推测是元代遗物[7]。
由上可以看出钧窑系形成的过程——北宋是钧釉瓷器创烧和成熟时期,烧造地点较少,能确定的仅有距神垕窑较近的郏县谒主沟窑。金代烧制钧釉瓷器的窑场增多,除神垕窑、郏县谒主沟窑外,还有鲁山段店窑、宝丰清凉寺汝窑址、汝州严和店窑、新安窑等,金代晚期鹤壁集窑开始烧造钧釉瓷器。这时期烧造钧釉瓷器是以钧窑为中心向西南、西、西北和北扩展,但基本是在黄河以南的豫西地区。
元代是钧釉瓷器生产迅速扩展时期。除原有烧制钧釉瓷器的窑仍在继续生产外,河南省的焦作窑、淇县窑、林县窑、河北省磁县磁州窑、曲阳定窑、隆化窑、山西长治窑、临汾窑、介休窑、浑源窑和内蒙古清水河窑等,在元代陆续烧制钧釉瓷器。烧制区域扩展到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由此可见,钧窑系形成的过程是以河南省禹县钧窑为中心,以宋末、金代开始向其周围辐射状扩展。金代晚期、元代逐渐越过黄河,沿太行山东、西两麓主要是东麓向北发展,直至长城以外地区。数量众多的烧纸钧釉瓷器的窑场基本连成一片。这一时期钧窑系诸窑烧制的钧釉瓷器种类、造型、胎、釉等均极为相似,难以区分。
钧窑系形成较晚,此时北方地区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业已衰落,北方瓷业趋于没落,钧窑系的出现,为北方瓷业带来了一线生气。
元末明初,因兵燹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艺人或逃或亡,技艺渐渐失传。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上停烧。
北方青瓷作为中国青瓷的另一派系,在和南方青瓷有着同质性和异质性并存的情况下,形成了自己的变迁历程,这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从外观上看,北方青瓷造型新颖,粗犷雄壮,胎体厚重,颗粒结构比较粗糙,有黑点和气孔,孔隙度的百分比比较大。釉层薄,玻璃质较强。南方青瓷比较秀气,胎体较薄,胎色青灰,颗粒结构较细,黑点少,孔隙度的百分比比较小。釉色青绿发翠,有半木光。五代时有一度断烧。
(2)胎料的化学组成。北方青瓷三氧化二铝的含量较高,氧化铁含量较低。南方青瓷氧化铁含量较高,北方青瓷氧化钛的含量较高,南方则较低。
(3)北方青瓷的玻璃釉配方已不再是稀淡的石灰釉,而是粘稠的石灰碱釉。许多青瓷都给多次施釉,利用釉中微小气泡所造成的折光散射,形成凝重深沉的质感。突破了单色釉的局限。
(4)不断改进烧制工艺。南方多为龙窑烧瓷,用木柴烧窑,北方地区多马蹄形窑,使用煤燃料。北方因为瓷胎不够精细,较早使用化妆土美化坯胎,南方引用匣钵改善瓷器质量。北方首先采用覆烧工艺提高产品的产量。
早期北方青瓷,尽力在提高釉本身的装饰效果,即釉没有作成纹饰,仅釉的色泽美就充分美化了瓷器,此时较为成功,如仿越窑釉的“千峰翠色”,装饰效果就极佳。到了宋代,北方陶瓷器大大发展,在陶瓷装饰上是胎装饰与釉装饰并重。比较起来,胎装饰使用较多,而釉装饰亦得到更大发展,其发展速度超过胎装饰。
胎装饰:以印花、划花、刻花为主,雕、塑、堆、贴、镂等技法用的较少。北方瓷器以定窑系白瓷印花,耀州窑系青瓷刻花,青白瓷系列划花最有代表性。北方青瓷系统中耀州窑的刻花装饰为当时装饰之冠。耀州窑第一次成熟地体现了中国窑工的刻划技巧和装饰工艺,刻花线条流畅,刀法类似西周玉器常用的“一面坡”刀法。斜坡切入深,线条夸张有力,从侧面能见凹凸感,斜面十分光滑,这显示了当时工匠娴熟的技艺。
釉装饰:有进一步发展。在我国陶瓷史上,是最为重视釉本身对陶瓷器的美化装饰作用的时期,也最成功,真正实现数百年来人们不断追求的釉质如冰似玉,釉色雨过天青,千峰翠色的愿望。此时期釉本身的装饰效果(不依靠图案纹饰)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有若干影响深远的创造。钧窑创造了窑变釉(两种以上釉合用变化出的特殊釉)、铜红釉。汝窑、官窑均重视釉本身的美化装饰作用,只凭单色釉本身就制造了极佳的装饰效果,釉的凝重、深沉、含蓄、厚润(有的时期,釉厚超过胎体厚度),极好地美化了瓷器,达到它种装饰手法达不到的装饰效果。开片釉,开辟了釉装饰工艺的新途径,即釉色不同有不同的装饰效果,釉的形式有差别,更有一种别开生面的装饰效果,开片纹以其似残而非残的特殊形式,创造了一个新的美学情趣。
北方青瓷受到南方制瓷业的影响,自北朝开始出现,在隋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到唐代由于白瓷的繁荣曾有一段时间的衰落,到了宋代,北方陶瓷器大大发展,在陶瓷装饰上胎装饰与釉装饰并重。此期,胎装饰使用较多,而釉装饰亦取得得突破性进展,重视釉本身对陶瓷器的美化装饰作用,釉本身的装饰效果(不依靠图案纹饰)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有若干影响深远的创造。钧窑创造了窑变釉(两种以上釉合用变化出的特殊釉)、铜红釉。耀州窑重视瓷胎本身的美化装饰作用,只凭刻划花本身就制造了极佳的装饰效果,极好地美化了瓷器,达到它种装饰手法达不到的装饰效果。开片釉,开辟了釉装饰工艺的新途径,即釉色不同有不同的装饰效果,釉的形式有差别,更有一种别开生面的装饰效果,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南方制瓷业形成南北两大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体现青瓷生产的时代进步性。
]
[1]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晋佩章.中国钧瓷艺术[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3]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冯先铭.有关钧窑诸问题[A].中国古陶瓷论文集[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
[6]权奎山.简论钧窑形成的过程[J].中原文物,1999,(3).
[7]秦大树,王晓军.记一组早期钧窑瓷器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文物,2002,(11).
[8]关松房.金代瓷器和钧窑的问题[J].文物,1958,(2).
[9]李辉柄.中国瓷器的时代特征[A].中国古陶瓷论文集[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10]蔡小辉.也谈“窑系”——兼谈古代名瓷的被仿烧问题[J].东南文化,2005,(3).
[11]阎夫立.钧瓷的发展及其特点[J].史学月刊,1994,(5).
[12]秦大树.钧窑三问――论钧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5).
[13]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编辑委员会.禹县钧窑遗址[A].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