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YBS408菌株的抑菌活性检测

2015-09-25 03:03孔艳娥杨本寿苏丽娜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抑菌活性

孔艳娥 杨本寿 苏丽娜

摘 要:对从野生茶树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获得的茶树菇YBS408菌株进行了人工驯化,代料栽培取得了成功。纸片扩散法检测初次纯化得到的和人工驯化后的茶树菇YBS408对12种病原指示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初次纯化的茶树菇YBS408菌株对病原细菌抑菌活性明显,而对病原真菌不明显。人工驯化后的茶树菇YBS408菌株对所有指示菌均无抑菌活性,出现抑菌活性丢失现象。

关键词:茶树菇YBS408 抑菌活性 人工驯化

中图分类号:TQ46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021-02

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粪锈伞科,田菇属。又名茶薪菇、杨树菇、柱状田头菇、柳菌、柳环菌、柳松茸、柱状环锈伞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具有明目、利尿、平肝、健脾、清热等药用价值。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菌,素有“中华神菇”之美誉。

茶树菇YBS408菌株是从曲靖市麒麟区护城河旁的柳树上采摘到的茶树菇子实体分离、纯化获得。依照文献报道[1-2]进行了形态分类鉴定,结合分子鉴定为茶树菇并命名。茶树菇YBS408菌株经过人工驯化后,代料栽培获得了成功。本研究主要对初次纯化得到的及人工驯化后的茶树菇YBS408菌株进行抑菌活性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茶树菇YBS408菌株,现存于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微生物研究所。

1.1.2 茶树菇YBS408菌株代料栽培配方

棉籽壳78%、麦麸18%、石膏粉1%、糖1%、石灰粉2%,PH自然。茶树菇YBS408菌株菌丝培养阶段置于25℃恒温箱内,待褐化转色后,开袋喷水,置于22℃条件下培养。

1.1.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病原指示细菌培养基:Nutrient Agar培养基(Pepton 5g,Beef extract 30 g,NaCl 5 g,Agar 15 g,加d H2O 至1000mL,pH:7.0-7.2)。病原指示真菌及茶树菇YBS408菌株培养基:PDA固体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自来水1000mL,pH自然);发酵培养基:PDB液体培养基;病原指示细菌培养基:培养温度为28℃,病原指示细菌、皮肤致病真菌指示菌培养温度为37℃,植物致病真菌指示菌培养温度为28℃。

1.1.4 病原指示菌

抑菌活性测试中所用到的35种病原指示菌特性、来源见表1。

1.2 方法

1.2.1 发酵样品的制备

将纯化的及人工驯化后的茶树菇YBS408菌株接种到35 mL PDB培养基中,28℃,200r/min摇床培养5d,无菌条件下滤去菌丝体,在得到的发酵液中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浸提48 h后过滤除去菌体,浓缩至干,加入2 ml甲醇制成发酵样品。

1.2.2 含菌平板的制备

取各病原指示菌的新鲜斜面培养物分别接入5 ml无菌水稀释制成菌悬液。无菌条件下分别取供试指示菌悬液各0.2 ml,加入相应的固体培养基制成含菌平板。

1.2.3 抑菌活性检测

采用滤纸片法(直径6 mm)测定抑菌活性,将浸泡有茶树菇YBS408菌株发酵液的无菌滤纸片三片叠加在一起放入含菌平板上。置于培养箱内培养48 h后,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直径。

2 结果与分析

2.1 代料栽培茶树菇YBS408菌株结果

茶树菇YBS408菌株菌丝培养60d后,菌丝长满菌袋,出现褐化转色现象。开袋喷水,在保持空气湿度85%条件下10d~15d后,子实体原基大量形成,并开始出菇。出菇结果见图1。

2.2 抑菌活性检测结果

采用滤纸片法对初次纯化得到的茶树菇YBS408菌株发酵液的甲醇提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茶树菇YBS408菌株的甲醇提液对所测定的3种革兰氏阳性菌和3种革兰氏阴性细菌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活性较强。对所检测的6种真菌抑菌活性较弱,只对水稻稻瘟菌16t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同时,对人工驯化后,获得代料栽培成功后获得的茶树菇YBS408菌株的发酵液也进行了抑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人工驯化后的茶树菇YBS408菌株对所检测的12种病原指示菌均无抑菌活性。

3 结语

本次试验成功的从野外生长的茶树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茶树菇YBS408菌株,并经过人工驯化,获得了代料栽培的成功。

通过抑菌活性检测试验,可以看出初次纯化获得的茶树菇YBS408菌株甲醇发酵液对所检测的6种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但对真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而对人工驯化后,经过代料栽培取得成功后的茶树菇YBS408菌株甲醇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均无抑菌效果,出现了抑菌活性丢失现象。抑菌活性丢失现象是继代培养造成的菌株退化引起的,菌株自身存在的自发突变和培养条件的改变都会造成菌株的退化。最根本的原因是菌株自身的自发突变引起的。传代次数越多,菌株发生变异的几率越高,控制抑菌活性性状的基因发生突变的可能性就越高,从而造成抑菌活性的丢失。因此,在以后的食用菌培养栽培过程中,只有控制传代次数,改变培养条件,改进菌种的保藏条件才可以有效避免抑菌活性的丢失。

参考文献

[1]Barnett HL,Hunter BB. Illustrated genera of imperfect fungi[M].Illustrated genera of imperfect fungi,1972(3rd ed).

[2]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抑菌活性
淀粉芽孢杆菌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响应面法优化具有抑菌活性的大麦乳酸菌发酵工艺
5种植物粗提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
一株放线菌蓝色素的提取及相关研究
苦瓜籽皂苷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
一株植物内生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油樟叶总黄酮和总多糖的抑菌活性
魁蚶蛋白胰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
海洋药物
菠萝皮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