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鉴赏家》通过叶三和季匋民交往的几个片段生动地刻画了叶三这个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寄予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细细品读文章,这篇小说无论在情节的叙述上、人物的刻画上、还是主旨的揭示上正如前人的评论是“奇崛”的。小说所示的鉴赏内涵,至少有以下三个层面。
一、鉴赏画
叶三是鉴赏家,最直接的体现是其与大画家季匋民共赏画作。叶三这个人物凭借其生活经验和对画的最朴素理解,用最简洁、准确的语言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地对季匋民的画予以评价,以至于让“最讨厌听人谈画”的季匋民“首肯”他的评价。可见叶三确实具有鉴赏家所应有的素质。
一般人鉴赏画的常规做法,无非是对画面的色彩、构图等外在的形式作简单的欣赏。而叶三却不,他看到的是画中的“意”。季匋民画的特点“笔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是大写意,叶三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好”,乍看有奉承的意味,但是他确实能够“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他的评价实在而不花哨,没有虚伪,只有真诚。“他从不瞎评论”,而是以其内心真实感受一语中的地道出画的好处。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能赏出季匋民画作中的“美”,而且能赏出画作中的不足。“红花莲子白花藕”竟使得一向“从不当众作画”的季匋民也为他“破例著胭脂”了。不仅如此,他还能辨认是否是李复堂的画。由此可见,叶三是一个真正的“鉴赏家”。
二、鉴赏人
孟浩然曾经感叹“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贾岛也曾说“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在季匋民心中叶三无疑是他的“知音”。不仅能赏他的画,亦能赏出季匋民骨子里不流俗,他的画“不装模作样,没有江湖气。”文人雅士爱荷,季匋民也不例外“最爱画荷花”,尤其喜欢墨荷,“荷梗甚长,一笔到底”。荷,高洁之征象,更何况白荷?叶三欣赏他的画,难道不是欣赏他的为人之品,而且是“出于肺腑”的?
身为果贩的叶三,一个小小的商贩,却得到大画家的青睐:季匋民独独对他“另眼相看”,他画画时“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甚至送画给他并称之“泽之三兄”。这是为什么,“这样一个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叶三的大儿子是“店里头一把算盘”,“老二也很能干”“叶三抱孙子了”。叶三算得上儿孙满堂,家境富足。他完全可以在家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但是,“叶三还是卖果子”正如文中所说“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他做到了:他搜罗到最好的水果,如,“别处没有”的西瓜,他最先想到的就是给季匋民送过去。甚至在季匋民死后,他“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看来,叶三不仅是对季匋民的画赏识更是对季匋民这个人赏识和敬重,而季匋民何尝不是赏识叶三这个人呢?作为商贩的叶三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笔者看那是情理之中,毕竟他还是个果贩子;季匋民死后,他的画成为“精品”、“神品”,画价大增,面对“要多少钱都行”的诱惑,叶三爽利而坚定地说:“不卖”。一个朴素纯真、不涉功利的叶三形象,凸显在我们面前,真实而又高大。可见,叶三对美的追求不是热血沸腾的一时冲动,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以一生的追求去力行,最终画随他共存于地下。那何尝不是他“死了都要爱”的执着?
以果为媒,以画为介,我们似乎看到了叶三和季匋民之间显现出的人性之美:执着、本真、纯洁。
三、鉴赏生活
叶三,果贩?鉴赏家?当这样的身份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时,是多么令人费解?但是叶三确实做到了。他能够成为“鉴赏家”是必然,还是偶然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卖果子的叶三是一个怎样的人?也许能解开谜团。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但是他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他“出去买果子比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而且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都是一些“得四时之先”树熟的、大的、均匀、香甜、好看的果子。一个与众不同、懂得欣赏生活、有品位的以审美眼光去追求生活美的叶三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再说,“他也喜欢到处跑”,以至于他和送果子的人家很熟,熟的连“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他和果园主人也不是一般的熟,熟得“像是亲家一样”。勤快的叶三不仅送去了果子而且给一些深居简出的人送去节令。
丰子恺先生在《豁然开朗》中说:“你若爱生活,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生活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有着不同于世俗商贩审美眼光的叶三,因他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美的执著追求,能够不间断地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美,所以他“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他对生活的挚爱不仅增加了其丰富的阅历,同时也提高了他的生活品位和生活情趣,当然显著提高的还有他的鉴赏力。“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叶三能赏出季匋民的画“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汪曾祺的小说《鉴赏家》正是借助“这样一个”平常而又独特的叶三形象,向我们阐释了鉴赏家的内涵:对生活的热爱源自内心,善于观察、发现并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生活中的美。如果我们能像叶三那样对真、善、美执着地追求,那么,我们也能成为“鉴赏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谢海军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 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