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是面向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同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与大学英语以及思想政治课在高校中所“享受”的待遇可以说有天壤之别。按要求全体大学生都应该学习这门课,可是在高校里,开课情况却与这门课的要求、性质大相径庭。有的高校只在几个系开设,有的也只在几个专业开课,更有甚者索性不开,许多工科学校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有大学语文这门课,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学校里有语文老师。而且开设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大学语文课程与某些专业有着明显的联系(比如与艺术相关的专业),而有的开课带着临时性,有些教师不能完成所规定的授课时数,就借用大学语文课……总而言之,大学语文课在高校中已经沦落到“边缘”境地。
大学语文课程技术层面的问题是那些专家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只浅谈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误区,即大学语文有用还是无用,以期从中窥见大学语文课程面临如此境地的原因。
大学语文到底有用或无用的争论是开此门课的最大障碍,在争论中,语文总显得毫无招架之力而最终惨败,只能默默地退居到“边缘”地带。“大学语文无用”论调的支持者认为的“无用”无非是学习语文对学生将来的就业没有积极的作用,这一点确也是实情。相对于其他公共课,大学语文没有优势可言。学生毕业需要获得相应的英语等级成绩,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必要”课程,数学课在当今理工科一统天下的局面下不可能取消,体育课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不至于再沦为“病夫”。相比较而言,语文课不管是在现阶段还是将来都似乎没有存在的有力依据。
当然也会有不少人持“语文有用”的观点,比如当有的学生不会写文章(主要指应用文),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语,有的学生不会读写汉字,在这时候,他们就会说这是语文课没学好的原因,并且呼吁开设语文课。如果我们对语文课的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实在是太狭隘了。在大学阶段,写好应用文是应用文写作课程应该完成的任务。读、写、用汉字需要长期积累,是国人一生都不能抛弃的工作,其重要的学习阶段应该在中小学,其后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大学语文课不应该再将识字作为主要任务。
既然这样,是不是大学语文课就真的没有用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上面两种观点,无论是“有用论”还是“无用说”,其判断依据都是现实的,但眼光都是短浅的。就像教育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一样,我们把眼光放长远来看待大学教育就会发现,大学语文课对人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上文已提到,大学语文课不应该把应用文和学习字词作为主要任务,它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对学生思想上有所启迪,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具体来讲,大学语文课的“有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
当前国民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小学的语文和历史课来进行的,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很大的缺陷,有的深度不够,有的观点陈旧,还有的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能做到客观和实事求是。然而,当学生进入大学(尤其是职业院校)之后,在课堂上却很少再能受到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管是不是教育的原因,事实已经摆在面前,那就是国民(或者更一步缩小范围,受教育群体)本国文化缺失严重。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居然连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的先后顺序都模糊不清,更不知道唐宋之间还有五代十国;还有的歌手不知道9月18日是什么日子。……这样的事例在生活当中举不胜举。现代国学大师钱穆曾说过:“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在钱先生看来,“国民”二字身上背负着厚厚的传统文化。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其中的精华部分,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国民对自己的文化一点点丢弃时,它们却在其他地方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容一曾说过:“我们要做一手拿算盘、一手拿《论语》的企业家。”在他看来,算盘是经营手段,而《论语》则是人立身行事的守则。
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要从中提炼出能为我们现在所用的东西,这样才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虽然复兴的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艺,但却从中“提炼”出人文精神,就是赋予人独立、自由的人格,从而深入到人的本质。这场运动带来社会全方面的革新,从文艺到全部社会科学,甚至影响到自然科学,从而催生出欧洲近代产业革命,也就有现在全球的现代化。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文化巨人,至今依然影响着全人类。二战时期英国首相邱吉尔曾说过:“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想失去莎士比亚。”(按:二战及二战以前,印度是英国海外最大的殖民地)莎士比亚只是一个写剧本和诗歌的作家,但是邱吉尔知道,莎翁的剧作和诗作,不但是英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作品里面闪烁的人性的光芒,通过现代的英国人,可以转化为更多的物质财富。
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依然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的。我国一直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需要发展经济,但仅有经济发展而没有传统文化的复兴就不能称得上民族复兴。民族复兴的过程,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复兴的过程。只要民族复兴得以实现,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必然会得到提升,它必然会对民族创造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帮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民族自信心对于人的创造能力发挥有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把潜在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其他国家、其他民族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做到。从古到今,我国历史上不缺少创新能力,农业文明时代祖先的许多发明创造比世界其他国家都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然而当中国的小农经济发展到极致而停止不前时,我们的创造力突然也停止不前了。于是,在20世纪前后,中国的一些思想家就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创新基因,这是极不负责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以及高科技对人类文明向前推动的同时,本民族的创造力也一定会再次激发出来。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构成,两个半球又各有分工,左半球主要“负责”人类的科学创造活动,右半球主要“负责”艺术创作,而一般人对大脑的开发往往是偏重于一个半球。如果能通过一些能力的训练,尽可能把两个半球都开动起来,那么人类的智力也就会提升一个层次。所以,理工科的学生可以阅读和鉴赏一些艺术作品,这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智能开发是有帮助的。同理,文科的学生也是如此。
通过大量阅读,获取丰富的知识,尽可能地拓宽眼界,对培养创造力也大有裨益。有时,跳出自己的专业,从其他学科、其他角度来看自己的专业,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大学语文课程在知识面的涵盖上,具有其他学科不具有的优势。
三、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解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开发人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类来讲,培养审美能力也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生存除了必要的物质需求外,还有精神需求。巴金说:“人不能光靠吃米活着”,人还需要精神食粮。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生活寻求美的元素、美的瞬间,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健全良好的人格。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层面的需要也越来越高,许多技术行业也需要加入美的成份,比如,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不仅需要良好的性能,还要求外观的美观。建筑设计也是如此,就连烹制菜肴也要色香味、形具全。这些都需要大学语文教育加入审美的因素。
(郭卓敏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