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条脉络”打造特色检察文化

2015-09-25 07:48:21河北区人民检察院政治处
天津人大 2015年10期
关键词:廉政检察文化

坚持“三条脉络”打造特色检察文化

河北区人民检察院政治处

近年来,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围绕“思路凝心、阵地聚气、人才强基”三条脉络,积极探索“文化育检、文化树人”之路,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宣传形式、开辟文化阵地,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本院特色的检察文化,带动了检察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被评为天津市检察机关“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还先后荣获天津市文明单位、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全国纪检监察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等称号。连续三年在全市基层院建设考核中名列第一档次,今年被授予“天津市检察机关优秀检察院”称号并荣立集体二等功。

坚持“思路凝心”,展宏图、定规划,强化精神引领

打造核心价值引领。院党组全面总结了争创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的宝贵经验,认真回顾争创的奋斗历程,确立了“精神引领”的新思路。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河北检察精神”大讨论,提炼出以“崇法、厚德、善谋、坚韧、笃行”为内容的“河北检察精神”,树立了河北检察人携手并进、永争一流的奋斗理念。组织全院干警积极参与“天津检察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开展践行天津检察精神征文活动,多篇文章入选《天津检察精神征文集》,深化了广大干警爱天津检察、爱河北检察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强化思想根基塑造。院党组确立了“凝心聚气、巩固成绩、夯实基础、坚持高标准、寻求新突破、再创新业绩”的“十二五”期间检察工作指导思想,强力推进“两抓、三通过、三解决,一积累”的创新思路和招法,抓学习、抓考核;通过争先创优解决墨守陈规,通过公平竞争解决干警政治待遇,通过有效制度规范解决慵懒散奢;积累好经验,让经验成为规范,让规范成为习惯。

注重服务理念创新。开通“未检阳光”“案管律师接待”“举报中心”微信公众账号,建立社区检察QQ群,与全区110个社区搭建网上联络平台,积极探索便民惠民新途径,构建和谐检群关系。在区有线电视台开办《说案说法》栏目,以实际案例加强普法宣传功能,强化检务公开。建成高清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实现“让信息多走路,让百姓少跑腿,让检察服务更贴心”,努力让锐意进取的检察文化成果真正惠及群众,得到了市、区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坚持“阵地聚气”,争创新、求突破,激发进取意识

内部文化阵地“固本”。重建院史展览馆,循着检察机关发展的历史足迹,回顾建院以来的发展历程,总结检察人的奋斗征程和取得的优异成绩。利用办公楼内空间,精心打造检察文化长廊,展示书画、篆刻等干警自创作品。建设以“矫正”为特色的未检阳光工作诊室,让检察文化阳光照耀罪错青少年心灵,帮助他们重塑自我。运用院局域网“检察文苑”专栏,刊载干警原创的诗歌、散文等文章以及摄影作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干警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干警的幸福指数和归属感。

廉政教育阵地“塑形”。充分利用干警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平台,扩大廉政文化覆盖面,做到“八个有”,即机关有廉政教育基地、局域网有廉政文化专栏、办公楼内有廉政警语、电梯间有廉政规定、办公桌上有廉政手册、资料室有廉政文化专柜、干警手机有廉政提醒短信、各部门有廉政监督员,努力实现让“廉政”二字经常能听到、日常能看到、及时能学到、平时能做到。构建单位、社会、家庭“点、线、面”相结合的监督网络,让清廉从检、公正执法、作风廉洁观念深入干警心灵。

考核管理阵地“蓄势”。2012年尝试建立“晒指标”绩效考核体系,几年来又在考核的精细化、标准化上下功夫。逐步扩大了晒指标的公示范围和对比精度,科学衡量工作业绩,形成无需扬鞭自奋蹄的良好局面。不断强化向管理要效果的理念,在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出实效。案件评查、执法纪律作风检查,规范执法督察、行政安全检查等覆盖检察工作方方面面的制度规范以及无盲区的监督检查,让慵懒散奢现象无处藏身。

外部宣传阵地“助力”。在人民网、正义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大力宣传区院的检况报道、创新机制、先进典型,树立河北检察的良好形象。组建文艺宣传队,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相声、小品、乐器演奏等文艺形式,讴歌检察干警先进事迹,宣传检察工作。组建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由廉政警示教育、情景剧、微电影、漫画展和典型案例精编组成预防文化套餐,为全区干部群众送法上门。学雷锋志愿小分队常年进社区、进学校、进养老院、进困难家庭义务奉献,在与群众的亲密接触中树立检察新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举办党日活动,听老党员讲党课。

坚持“人才强基”,提素能、干实事,带动比学争优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院党组大力倡导学习的风气,中心组和检委会带头引领,每月在院局域网学习专栏跟帖留言说心得、谈体会,并接受全院干警的监督和评价,每年在理论调研上出成果。青年业务骨干以业务沙龙形式开展研讨,以专题汇报形式与检委会委员交流。各部门利用边角时间进行理论和业务学习,逐渐形成了八点半的晨读、十一点半的午学、十七点时段的汇总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海绵学习法”不仅让干警学到知识,更受到教育,增加了积累。开展“名家河北行”和“河北访名家”系列活动,邀请高校学者、实务专家传道授业解惑。赴先进单位求教取经,在与高手的切磋中开阔眼界、提升水平。建立“干警书吧”,让亲近书桌成为干警的自愿行动。

营造深入的研究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检察院,着力培养学者型检察官,鼓励干警勤动脑、勤思考、勤总结。通过科学完善的考核方法、潜移默化的培训方式、形式多样的理论研讨,使干警的理论研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干警们笔耕不辍、厚积薄发,多篇理论调研文章在全国和我市各类论坛获奖。预防科编写的《警·诫——预防职务犯罪典型案例精编》、未检科编写并公开发表的法制教案《检徽有形大爱无边》受到广泛好评。去年,我们择优选取了干警近年撰写的检察实务调研、案例分析、证据标准、文学随笔等文章,汇编并公开发表了《我们一起走过》四部曲丛书,集中展示了区院检察文化研究成果。

营造争先的干事氛围。利用启发、教育、激励、压力、动力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立起符合检察工作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结构,使领导班子富有活力;通过优胜劣汰,使中层骨干富有实力;通过提拔任用年轻干部,使检察队伍富有感召力;通过严管厚爱,使检察队伍富有战斗力。先后涌现出1名“全国模范检察官”、2名“全国十佳公诉人”、2名“全国侦查监督十佳检察官”、2名“全国优秀公诉人”和1名全国侦查监督业务标兵(提名)等青年优秀人才,在全国、全市业务竞赛中获得“十佳”殊荣的干警有19人30次之多,成为人才培养的先进院。

猜你喜欢
廉政检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少先队活动(2021年9期)2021-12-01 14:49:18
检察版(五)
检察风云(2020年10期)2020-06-29 07:55:26
检察版(四)
检察风云(2020年8期)2020-06-09 12:25:47
检察版(十)
检察风云(2019年20期)2019-11-06 02:59:01
检察版(九)
检察风云(2019年18期)2019-10-18 05:05:59
谁远谁近?
廉政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16期)2017-10-21 02:07:42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34